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以前有個願望,想把五嶽都征服,這回終於可以行動了,那就從北嶽恆山開始吧!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早上六點從大同市區出發,去大同火車站對面坐上去渾源縣的大巴車,然後到了渾源縣成西面的轉盤路口下車,在附近的小飯館吃的早飯。

吃飯早飯後,在轉盤路口打車去恆山。去恆山有8路旅遊專線,但是不好等,如果人多,打車很方便,打車費用20元,司機直接把你送到恆山售票處。

旅遊提示

1、由於渾源旅遊業混亂,出租車司機宰客現場嚴重,去之前提前瞭解好路線,到時候可以砍價。

2、恆山的售票處和登山口不是一個地方,所以買完票還得坐車到登山口,有小商務車,坐滿就走,但是打車也還挺實惠,打車20元,一分都不多給,愛走不走。

3、如果你不選擇做纜車的話,旅遊途中一定要保持體力,會很累,帶好水。

北嶽恆山

恆山,為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尹志平曾在此修煉,古稱玄武山,崞山,高是山,紫嶽。明朝中期利用古恆山人文景觀損壞嚴重之際,竊取河北恆山大茂山歷史文化,通過偽造仙蹟,牽強附會轉移到天峰嶺上,不斷要求北嶽移祀,並最終在順治年間獲得剛剛入關的清政府承認,上升為北嶽,成為五嶽之一。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里處,距大同市市區62公里。中國該山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為中國地理標誌,揚名海外。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登山的山門

開始登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恆山山脈始於太行山,橫跨塞外。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山雖不高,但是也很險。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邊走邊眺望遠方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繼續遠眺

沿途的風景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山間植被茂盛,風景很美。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半路上遇到佛教和道教一起的觀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建築依山而建,很有意思,但是當時正在維修中,無法靠近。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南北朝,恆山就建有寺廟。飛石窟內的主廟,是始建於北魏,又經過唐、金、元代重修的古建築。明、清時恆山已經寺廟群居,規模很大,人們稱之為"三寺四祠九亭閣,七宮八洞十二廟"。可惜後來遭到破壞,所剩不多。恆山以自取景色美而著稱,歷來有恆山18景之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遊恆山後,把在恆山的見聞錄入《徐霞客遊記》中。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大好河山

紫雲門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紫雲門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樓主帥照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一隻小貓

向山頂衝去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正值中午,太陽很曬,大腿很酸,堅持

最後衝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經過了一個又一個臺階,終於看到了主峰的位置。

登上主峰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主峰,海拔2016.1米。

俯瞰山下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俯瞰登山口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準備下山

下山途中走的是另外一條路,也挺有意思。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恆山

懸空寺

恆山懸空寺位於山西大同市渾源縣,距大同市區62公里,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恆山是經歷次造山運動和歷次地殼升降運動形成的一座斷層山,岩層為古老的寒武紀奧陶系石灰岩,據今已有五億年。基岩面積裸露,風化破碎嚴重,峰巒均呈尖形,溝谷切割較深,相對高差達1000米以上。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歷代都對懸空寺作過修繕,北魏王朝將道家的道壇從平城(今大同)南移到此,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恆山懸空寺距地面高約50米,懸空寺發展了我國的建築傳統和建築風格,其建築特色可以概括為"奇、懸、巧"三個字。

值得稱"奇"的是,建寺設計與選址,懸空寺處於深山峽谷的一個小盆地內全身懸掛於石崖中間,石崖頂峰突出部分好像一把傘,使古寺免受雨水沖刷。山下的洪水氾濫時,也免於被淹。四周的大山也減少了陽光的照射時間。優越的地理位置是懸空寺能完好保存的重要原因之一。

"懸"是懸空寺的另一特色,全寺共有殿閣40間,表面看上去支撐它們的是十幾根碗口粗的木柱,其實有的木柱根本不受力,所以有人用"懸空寺,半天高,三根馬尾空中吊"來形容懸空寺。而真正的重心撐在堅硬岩石裡,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樑為基。

懸空寺的"巧"體現在建寺時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峭壁的自然狀態佈置和建造寺廟各部分建築,將一般寺廟平面建築的佈局、形制等建造在立體的空間中,山門、鐘鼓樓、大殿、配殿等都有,設計非常精巧。寺內有佛像八十多尊。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寺廟大門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佛像都為木質雕像,雕工精美,現在用玻璃隔絕保護。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驚險的小道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懸空寺,不僅以它建築的驚險奇巧著稱於世,而且獨特的"三教合一"宗恆山懸空寺。

恆山懸空寺教文化內涵同樣精彩紛呈,以巧妙的多元宗教文化內容,在作為邊塞民族融合之地,和歷代戰爭此起彼伏的金戈鐵馬格局中,竟然得以1500多年保存完好,未受損害,堪稱奇蹟中的奇蹟。正因為懸空寺三教合一,歷代統治者都對其進行了保護。在懸空寺千手觀音殿下的石壁上,嵌著兩塊金代的石碑,距今已800多年曆史。碑文中讚頌了三教創始人各自不同的出身和偉大的業績。後人據此碑認為,懸空寺是從金代開始由單一的佛陀世界變成了三教合一的寺廟。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渾源太守的題字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唐開元二十三年(735年),李白遊覽懸空寺後,在石崖上書寫了"壯觀"二字。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懸空寺距地面高約60米,最高處的三教殿離地面90米,因歷年河床淤積,現僅剩58米。懸空寺發展了我國的建築傳統和建築風格,整個寺院,上載危崖,下臨深谷,背巖依龕,寺門向南,以西為正。全寺為木質框架式結構,依照力學原理,半插橫樑為基,巧借岩石暗託,樑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緊聯。

北嶽恆山和懸空寺旅遊攻略

懸空寺

對面的是恆山水庫,這是水庫開閘放水口。

總結

恆山,作為五嶽之一,不僅盛名與它的海拔,更重要的是它幾千年來所沉澱的文化。自北魏以來,帝王和文人墨客相繼留名題詩,再加上道教、佛教和儒教獨特的文化,決定了恆山必將名揚中國。

懸空寺地處恆山的山澗之中,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巧妙的建築方式絕對會讓世人驚訝。站在懸空寺下,很難想象當時的工匠能有這樣大膽的想法。懸空寺將永遠值得後人去膜拜!

爬山是一個考驗人意志力的過程,只有堅持,才能到達頂峰。

後記

旅遊行程:

1、上午8:30到達渾源縣城

2、上午9:00開始登山

3:上午11:30到達山頂

4:下午1:00到達山下

5:下午2:30到達懸空寺

6:下午3:30準備返程

吐槽一下:

1、由於當地部門不是很重視旅遊業,導致現在恆山旅遊線路混亂。為了方便,最好是打車,砍價是必須的。

2、景點中的旅遊線路指引模糊不清,景點介紹牌數量很少,如果沒有導遊,理解三教文化很困難,但是導遊費又很貴,很矛盾。

3、從恆山旅遊完去懸空寺交通不是很方便,雖然間隔1公里,但是需要穿越隧道,不建議步走去。

4、從渾源縣城到恆山和懸空寺的公路路窄而大車太多,經常造成事故堵車,提議應該做旅遊專線,引導大車貨車走別的公路。

5、旅遊景區混亂,也許有人來了一次就不想來第二次了,所以當地政府部門應該為旅遊良性循環多做努力。

6、景點確實不錯,旅遊小白應該在去前多做功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