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學的態度來看風水

以科學的態度去看待“風水”

中國的住宅風水學是包含宇宙學、環境學、建築學、美學、地理地貌學、園林學、人體與環境學等等為一身的綜合性學科。講究人與自然的和諧

“風水”是什麼?“風水”只是一個顯得不夠完整的一個名詞而已,主要是指如何把人與環境相協調的一種學問。

所謂“風”就是空氣的質量與流動現象。所謂“水”是指因水流動而造成“氣”流動變換質量的一種現象。一切都是圍繞著“氣”來講的。“氣”就是地氣與空中肉眼看不到的虛無之氣,卻是萬物賴以生存的生命能源。“氣”是能量,他以“場”的形態存在於整個宇宙中的任何一個空間和角落。而這種“氣場”, “氣”是隨著風與水的流動而變換著其質量,從而“場”的質量也將隨其而改變。 “氣”也是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概念,也是風水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理論和方法都是圍繞“聚氣”這個問題而展開的。

比如說,住宅風水中講究的是:要有“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打個比方:就象我們平常所座的椅子,除了背後要有靠背,左右雙手也要有扶手,前面要有平坦而開闊的視野,人只有處於其中,才會有一種安全感和平穩的心態,人們的居住環境也是同理。人——只有處在這種和諧安定的環境中,才會有平靜而良好的心理、生理活動狀態。故能正確判斷是與非,而從容處理好包括生活、事業、人際等等問題。

假設一把椅子,沒有後靠,沒有左扶手,只有一邊右扶手,而椅子前面近處卻有一尖利之物對指著椅子正面,試想:假如人長期座在這把椅子上工作和生活,會是怎麼樣的一個心裡狀態?這是一個不平衡的、不和諧的狀態,時間久了,人就會受其影響。同理,如果長期處在這樣一個居住環境裡生活,人們的心理和生理肯定受影響。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比喻,現實中卻是一個很複雜的學問。

“風水”中,水土、氣候、朝向、採光等都是涉及居住環境的要素,其中生態和景觀是中國傳統風水最精華之處。屋宅的通風、採光,與方位、向背、排列結構有直接關係,生態平衡良好有利於居住,這是作為建築設計師必須掌握的知識。

風水是人們聯繫自然環境,對於建築物選址、定向等方面的講究。那就是強調“人與環境和諧”的概念。

從古至今,人類一直把選址定居作為安居樂業的頭等大事來對待,選址營建的經驗日積月累慢慢就變成了一門學問,它的主要內容是指導人們如何去選擇住宅的位置、朝向,以及確定營建的時間。

古代人就已經意識到人與自然是不可分割的整體,“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念就是這種認識的概括和總結,也是中國哲學最突出的特點。所謂“天”是指無所不包的“自然”,所謂“人”是指現實中真實存在的人,天人合一就是人要融於自然才是和諧統一的整體。

對人類影響最大的就是居住的生活環境,居住環境的好壞影響著人類的發展。

正所謂是“物盡天華,地靈人傑”。

風水實際上就是一門討論人類“居住法則”的科學,它能夠教會人們如何尋找適合生存的環境,並期望好的風水能夠讓人們豐衣足食、子孫興旺、事業順利、財運旺盛。

名詞:陰陽

世間的任何一種事物或現象內部都存在著陰和陽兩種勢力,而且它們又不斷變化、發展,相互作用相互制約。日有升落,月有圓缺,往復循環,是陰陽雙方共同作用的結果,也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發展的共同規律。

陰陽對立即指自然界中一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對立的兩個方面,而對立的陰陽雙方又是互相依存的,任何一方都不能脫離其中一方面而單獨存在。所謂的孤陰不長,獨陽不生就是這個道理,如上為陽,下為陰,而沒有上也就無所謂下。如白與晝的關係、男與女的關係、雌與雄的關係……,任何一方如果離開了另一方,即失去平衡與和諧而無法繼續下去。所以說,陽依存於陰,陰依存於陽,每一方都以其相對的另一方的存在為自己存在的條件。這就是陰陽互根。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互根互用並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始終處於一種消長變化過程中,陰陽在這種消長變化中達到動態的平衡。

名詞:五行

在陰陽變化的過程中,又衍生出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五行中的“五”是指金、木、水、火、土五種構成世界的基本物質或基本元素;“行”是指這五種物質的運動變化及其相互聯繫。

“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爰稼穡。”“水曰潤下”是說水具有滋潤、向下的特性;“火曰炎上”是說火具有發熱、向上的特性;“木曰曲直”是說木具有生長、升發的特性;“金曰從革”是說金具有肅殺、變革的特性;“土爰稼穡”是說土具有長養、化育的特性。

五行學說歸納客觀世界是由金、木、水、火、土5種最基本“元”構成的,自然界各種事物和現象(包括人在內)的發展和變化都是這5種“元”不斷運動和相互作用的結果。金、木、水、火、土之間的相互對立、依存和轉化是宇宙間萬事萬物生生滅滅的規律和原因。這個觀念是樸素而又唯物的,與近代科學“元素週期表”和“物質不滅”規律極其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名詞:八卦

卦是宇宙間的現象,是我們肉眼可以看見的宇宙間共有的八個基本的大現象,而宇宙間的萬有、萬事、萬物、皆依這八個現象而變化,這就是八卦法則的起源。八卦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八種自然現象,分別“由乾代表天,天總是在最上面,即使是到了太空,頭上還是天,所以天是頂在頭上的;坤代表地,人是地球上的生物,地總是踩在腳下;離卦代表太陽,坎卦代表月亮,它們在不停轉動,代表了時間、空間和宇宙;震代表雷,雷就是宇宙間的電能震支;巽代表風,有了氣流就是風;艮代表山,就是陸地上的高山;兌代表澤,就是海洋、河流”。在宇宙間,這八種自然現象相互對立,就衍生了出了無窮無盡的萬事萬物。所以八卦就是告訴我們宇宙之間有八種現象,它代表的是形成天地萬物的八種元素。

名詞:三元九運

地道有變遷,人道有興衰,天道有運移。三元九運是對時空的一種劃分,這種劃分給宅運增加了靈活運用的因素,從而運用陽宅空間佈局,能夠達到趨吉避凶的目的。

三元九運的由來

三元九運是宇宙中太陽系星球運轉的產物,中國古代有十二生肖的說法,十二生肖的產生也是有來歷的,太陽系最大的行星是木星,木星每12年繞太陽公轉一週,所到的方位就是一個“生肖”所臨的位置,這十二生肖便被稱為“歲星”。另一個圍繞太陽轉的土星,繞太陽公轉一週是30年,另外每20年和木星相會一次。木星、土星的會合對地球的運勢有巨大的影響,古人掌握了天體運行的規律,便用土星、木星二十年會合一次為一運,以九星配九運,九星是根據洛書、八卦分宮配數而來的紫白九星。根據天體運行規律木星公轉的12年和土星公轉30年的最小公倍數60年定為一個甲子,即為一元,三元,即三個甲子,共180年。

三元九運的另一種說法來自古代的干支紀年,古代紀年是用干支來進行的。相傳在古代,黃帝推天象演曆法,定為黃帝元年,甲子始為元,六十年為一個循環週期,俗稱“六十花甲子”,為一元。三元,即三個甲子,共180年,三元又分為上元、中元、下元。九運是根據九星而來的,依次為一白水運、二黑土運、三碧木運、四綠木運、五黃土運、六白金運、七赤金運、八白土運、九紫火運。

研討風水,對三元九運,紫白九星不可不懂,只有年、月的紫白九星配合運星、山、向及宅主的本命星互相配合推斷,才能正確判斷出宅運的旺衰和住宅內居住的人的吉凶。

年有年運屋有屋運

知道了住宅在什麼元運建造,便有了元運盤,也就是屋運。一所住宅和一個人一樣,建造的過程就如同一個生命的誕生,所以只要知道這所住宅建於何運之內,也就可以知道這所住宅的盛衰了。

在中國古代人眼裡,日月星辰的運行,風雲雷電的出現,都不僅是自然現象,而是和人間事物密切相關的,天道和人事有著緊密的聯繫。中國人對天象的觀察有著悠久的歷史,保存了大量的天文資料,體現了人對天道的關注。

人與天地、萬物總是息息相關的,宇宙是一個大的整體,宇宙中的事物又是一個不同的整體,但不論是哪一種物質,其形成結構都類似,如地球上有山川河流,生存在地球上的動植物即有肢體和血脈一樣,其信息和“場”都是同步的。

本人在多年的實際經驗中,已經驗證過很多,因為信息同步,所以只要看了房屋就知道此屋住的大概是什麼樣的人,其住所之人的身體生活狀況基本能夠明瞭。而見了人,也能從人的信息裡判斷出其所住的房屋是什麼樣的格局。當然,要達到如此的境界,並不是太簡單的事,若非較透徹的掌握相關知識及多年的修煉,是不能感悟出其中奧妙的。有很多領域還需不斷的探索和研究,在此再強調一下,真正的風水學,絕不是迷信。

在此也要提醒一下,現在社會上不乏有一些一知半解的“風水師”打著大師的旗號公開為別人“調整風水”,真的很擔心,內行人都知道,做風水之人,如果水平不到位,胡亂調整房屋佈局是很危險的。這樣的實例也見識過不少,如兩年前在某處為一客戶看房屋,此客戶之前曾請過一位據說很有一定名聲的風水師調過風水,雖是第一次和他見面,但在與其聊天的過程中,我就通過其自身信息追查了一下,發現其佈局亂七八糟,就跟他說出幾點問題所在,如廚房在哪,水在哪,哪一邊的房牆貼住別人的房子,空調外機擺何處等等,還有魚缸擺放的位置,其當時不併不承認我所說的一切,但我還是很肯定自己的說法。為了證明一些東西,我直接就跟他說:“那位風水師X都不懂,你的老婆都跟人跑了,你還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他一聽此話,就震驚了,這是他的個人隱私,誰都不知道,卻在這裡被我給說穿了,之後就一直求我幫他重新佈局房屋,結果第二天去到了他家裡,我之前所說沒一個不應驗的。他的房屋佈局本來就不和諧,再經不懂的人那麼一“調整”,問題就更多了,我指著他家客廳的魚缸說:“你知道你老婆為什麼跟人走了呢?就因這個擺錯了位置,而與其它格局形成的特定氣場,造成了這樣的結局”。他當時就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