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第一天文化“充電” 歷史文化相伴好開端

到圖書館參加讀書會,去博物館參加體驗活動,到美術館看展覽……元旦假期,越來越多人選擇走進各類文化場館,為自己“充電”。

新年第一天文化“充電” 歷史文化相伴好開端

呼和浩特市玉泉區圖書館在元旦假期組織“迎新年”主題系列活動,針對不同年齡段的讀者,開展了寫春聯送祝福、學傳統文化、張燈結綵迎新年、新書推薦分享會四個各具特色的活動。

寫春聯送祝福活動中,書法名家和愛好者們齊聚圖書館,現場揮毫潑墨書寫春聯,將美好的祝願凝於筆端。學傳統文化活動吸引了許多小學生參與,他們身穿漢服,學習國學知識、成語故事,誦讀經典詩詞。張燈結綵迎新年是一個親子體驗類活動,家長和孩子共同製作紅燈籠,既增進情感,又營造出濃濃的節日氛圍。新書推薦分享會聚集起愛書的人,共度一個書香四溢的假期。

“活動很有趣,學到了很多歷史知識,還認識了新朋友,下個假期還要來圖書館參加這種活動。”身穿漢服的小學生王哲在活動結束後開心地說。

內蒙古博物院在元旦假期迎接著來自五湖四海的遊客,許多遊客到此參觀,是為了一睹館藏文物“鷹頂金冠飾”的真面目。

“我在紀錄片《如果國寶會說話》中看到鷹頂金冠飾的時候,完全驚呆了,沒想到2000多年前生活在草原上的遊牧民族已經掌握了這麼高超的金屬製造工藝。”來自河北石家莊的遊客王瑾,這個假期帶著女兒到內蒙古旅遊,在感受冰雪之旅的同時,她們還到內蒙古博物院體驗文化之旅。

在博物院中參觀的王瑾母女,被一則活動通知吸引住了目光。1月1日,內蒙古博物院將舉行以“敬賀元旦”為主題的“聚焦節慶”活動,活動面向8歲以上的青少年,將帶他們瞭解從中國傳統的元日到元旦節的變化過程,並通過製作賀卡、寫下新年計劃歡度元旦節。

內蒙古博物院社會教育部主任烏蘭託婭介紹說,“聚焦節慶”活動以傳播傳統節日文化為初衷,內蒙古博物院將博物館資源與中華傳統文化、民族歷史文化相結合,為節假日“量身打造”教育活動,平均每年舉辦“聚焦節慶”活動100餘場次。“文化的傳播不只是書本學習,更要讓孩子在動手參與的過程中學習。”

王瑾和女兒計劃元旦再到內蒙古博物院來參加“聚焦節慶”活動。她說:“新年第一天,想在博物館中度過,希望新的一年能時常與歷史文化相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