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12條”乾貨亮點在這!①

“科創12條”乾貨亮點在這!①

前幾天,小科發了“科創12條”出爐的消息,woo……後臺不得了。大家紛紛對新出臺的 “科創12條”刨根問底,小科回覆簡直應接不暇了。所以,今天小科特意給大家來個深層次的解惑。

“科創12條”是廣東省政府以粵府1號文發佈的《關於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這是廣東更好發揮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切實舉措。

“科創12條”乾貨亮點在這!①

新亮點、新突破

“科創12條”堅持問題導向,聚焦創新主體需求,注重體制改革和開放創新,遵循“從高、從優、從實”的原則,在全國率先提出一系列具有超前性、突破性政策措施,力爭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的廣東經驗,進一步增強企業、高校、科研機構和科研人員的“獲得感”。

“科創12條”共形成12條政策60多個政策點,重點佈局區域創新、創新主體、創新要素、創新環境四個方面:

在區域創新方面,包括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加快高新區改革創新發展,提高區域創新發展平衡性協調性;

在創新主體方面,包括加快建設省實驗室和新型研發機構,加大企業創新普惠性支持;

在創新要素方面,包括支持財政科研項目資金跨境港澳使用,打造更具吸引力的人才政策環境,打通科技成果轉化“最後一公里”,促進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加強科研用地保障;

在創新環境方面,包括加強科研誠信與科研倫理建設,持續加大科技領域放管服力度。

大家是不是覺得還不夠?別急別急,小科這就給你們放出政策乾貨及特點……

一是政策更具改革性。

這次《科創12條》政策中比較鮮明的導向就是深化改革,在破除體制機制障礙、最大限度釋放和激發創新活力方面,在經費使用、成果權屬、科技評價、國資管理、科研組織模式、職稱評價等方面提出一系列改革力度大的政策舉措。

“科創12條”乾貨亮點在這!①

圍繞高校院所較為關注、呼聲也比較強烈的地方,儘可能簡化流程、下放權力,在經費使用、成果權屬、科技評價、國資管理等方面加大簡政放權力度,賦予高校院所、科技人員開展科研更大自主權。

賦予省實驗室人財物自主權,自主選擇登記省或市事業單位,不定級、不定編。

賦予新型研發機構國有資產投資決策自主權,試點實施事業單位屬性新型研發機構運營管理機制改革,允許新型研發機構持運營公司“大股”。

允許高校獨資設立的資產管理公司將高校委託或劃撥的科技成果自主作價投資;試點利用自有物業、閒置樓宇建設孵化機構的高校、科研機構自主招租或授權孵化器運營機構公開招租,租金收入全額返還,其提供專業孵化服務所取得的收入屬於科技成果轉化收入,留歸高校、科研機構自主使用。

實施企業家職稱評審直通車制度,科技型企業家可直接申報高級(含正高級)職稱。

深化高新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賦予國家高新區和具備條件的省級高新區一級財政管理權限。

二是政策更具開放性。

圍繞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在更高水平上擴大開放,從人往來、錢過境、物流動等方面提出政策舉措,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全面提高科技創新國際化水平。

“科創12條”乾貨亮點在這!①

完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共建共享共用機制, 建設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集群並向港澳及全球開放。

創新科研組織模式,改革科技重大項目形成機制,採用懸賞揭榜、並行支持等新方式,面向全國(包括港澳地區)開放申報。

三是政策更具普惠性。

為進一步引導和動員各方力量聚焦科技創新,營造激勵創新的公平環境,充分考慮各地、各類創新主體的實際需求,對科技型企業、新型研發機構、創投機構、科技人才等提出更多普惠性政策。

“科創12條”乾貨亮點在這!①

借鑑國際通行做法,降低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成本,鼓勵地市比照研發費用加計扣除100%比例,對評價入庫的科技型中小企業增按25%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標準給予獎補。

建立覆蓋企業初創、成長、發展等不同階段的普惠性支持政策,鼓勵地市對設立時間不超過5年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按形成的財政貢獻給予獎勵。

對當年通過高企認定、高企入庫培育、新建研發機構的企業給予獎勵。

為打造國際風投創投中心,支持地市對新註冊成立的創投及創投管理企業給予落戶獎勵,省財政對投資初創科技型企業的創投企業給予財政獎補等。

面向外籍人才提出參保兜底政策:對在粵工作、不能享受社會保險待遇的外籍人才,允許用人單位使用財政資金為其購買任期內商業養老保險和商業醫療保險。

四是政策更具針對性。

圍繞制約我省創新發展的“痛點”、“難點”,精準發力,在區域創新發展不平衡、人才住房難、投融資供需信息不對稱、科研用地資源利用率等內容進行重點突破。

“科創12條”乾貨亮點在這!①

提出加強分類指導、實施差異化政策促進區域創新協調發展系列舉措,包括以省市共建、省投入為主在粵東西北地區建設省實驗室。

針對普遍反映的人才住房難問題,提出試行職住平衡、就近建設、定向供應產權型、租賃型人才住房制度。

針對投融資供需信息不對稱問題,提出建立企業投融資需求信息與金融機構對接機制,向銀行、創投機構提供高企、科技型中小企業和承擔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項目企業投融資需求相關信息。針對提高科研用地資源利用率,提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利用原有科研用地提高建築系數、增加容積率,可享受優惠徵收土地價差政策。

對天使投資、創投機構提出普惠性扶持政策,包括新成立創投及管理機構給予獎補,給予金融機構為科技型企業提供普惠性科技信貸一定比例風險補償等。調整優化企業研發財政補助政策,持續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並適當向粵東西北企業傾斜。

“科創12條”乾貨亮點在這!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