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唐人街》到《摘金奇緣》:中國人形象的變與不變

從《唐人街》到《摘金奇緣》:中國人形象的變與不變

2018年的電影市場,有一部影片值得一說。那就是全亞裔班底打造的《摘金奇緣》。與在中國反響平平不同,《摘金奇緣》在美國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不僅連續三週位居北美票房榜首,一個月內攬下2.3億美元票房,進入去年美國電影票房收入前二十名,爛番茄評分高達91%,而且先後獲得好萊塢電影獎、國家評論協會獎、製片人工會獎、評論家選擇獎等的提名和獎勵。

從《唐人街》到《摘金奇緣》:中國人形象的變與不變

看著一眾亞裔黃種人在美國和新加坡炫富,並且獲得那麼多美國電影獎的肯定,感覺很奇怪。美國的傲慢在世界上是可以排第一位的,別說亞洲,就連英國、德國、法國這些歐洲強國都不放在眼裡。好萊塢電影就再明顯不過地傳達了這種“美國精神”。在面臨宇宙中外敵的入侵時,總是“美國英雄”拯救了世界。在好萊塢電影中,亞裔黃種人從來就不值一提,要麼根本就看不見,要麼就是“下三濫”的社會渣滓。《摘金奇緣》能夠出現在美國和世界電影市場,並且獲得口碑和票房雙豐收,實在值得研究。

從《唐人街》到《摘金奇緣》:中國人形象的變與不變

《唐人街》海報

在觀看《摘金奇緣》時,我條件反射地想到了羅曼·波蘭斯基拍攝於1973年的美國電影《唐人街》。這部名為《唐人街》的電影,其實與唐人街無甚關係。全部故事都發生在洛杉磯的一群白人中,唐人街只是作為一種意象出現。傑克·尼科爾森飾演的私家偵探曾經是唐人街的警察,卻發現那裡不受法律和道德約束,犯罪無人過問,於是辭職當了私家偵探。影片唯一一場在唐人街的戲就是結尾,費·唐納薇飾演的艾弗琳·莫拉雷被警察打死,而主張正義的私家偵探傑克被警察逮捕,老奸巨猾、惟利是圖的惡棍諾亞安然無事地帶著他的女兒兼外孫女揚長而去。這個悲劇結局彰顯了導演羅曼·波蘭斯基和多數美國人當時對唐人街的看法:這裡就是罪惡的淵藪。

從《唐人街》到《摘金奇緣》:中國人形象的變與不變

《龍年》海報

此後,我們還看到邁克爾·西米諾執導,奧利弗·斯通編劇,拍攝於1985年的《龍年》;王穎執導,溫明娜、俞飛鴻、盧燕等主演,拍攝於1993年的《喜福會》。前者講述紐約唐人街華人黑幫的故事,後者則講述了4箇中國母親和她們的女兒竭力融入美國社會的故事。前者因為有明顯的辱華傾向遭到全球華人的抵制。後者上映時雖然受到好評,票房也不錯,但卻沒有延續下去。此後,好萊塢一直沒有這類全亞裔演員出演的電影,一直到25年後的《摘金奇緣》。

從《唐人街》到《摘金奇緣》:中國人形象的變與不變

《喜福會》海報

這裡,我們可以看出一條脈絡:亞洲題材和亞裔演員在好萊塢被嚴重忽視,只是隨著全球化的逐漸推進,亞洲題材和亞裔演員才開始得到重視。過去,亞裔演員在好萊塢只能飾演妓女、罪犯,很少獲得出演正面角色的機會。1986年,陳沖在電影《大班》中跪地磕頭,感謝英國人娶其為妻的屈辱場面,曾經引起輿論的嚴厲批判。即便在中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後,好萊塢依舊沒有興趣關注東方。從這幾年中國參與投資的好萊塢大片中華人演員像撒蔥花那樣驚鴻一現的場景,就可以讀出美國人的傲慢:他們根本就不把你們當一回事。

從《唐人街》到《摘金奇緣》:中國人形象的變與不變

直到2018年,情況才有了改變。正如《摘金奇緣》開頭那段情節一樣,華人富豪以自己的經濟實力讓倨傲的白人目瞪口呆。《摘金奇緣》《網絡迷蹤》《致所有我曾愛過的男孩》在去年下半年連續出擊,掀起了一股亞裔電影的熱潮,令人刮目相看。我以為,這主要是中國經濟地位上升在娛樂業的反映,而並非美國亞裔群體崛起的表現。中國早就不是那個“東亞病夫”,不是那個貧窮落後的蠻荒之地,理應在電影大銀幕上得到正確的反映。

從《唐人街》到《摘金奇緣》:中國人形象的變與不變

但是,看完《摘金奇緣》,我又頗為失望。就像很多影評所說,這根本就是一部炫富的好萊塢低俗喜劇,全部換成白人演員也沒有任何問題,跟亞裔文化沒多大關係。影片中的華人形象個個都像暴富的土豪,俗不可耐,簡單概念。用影片中的那句話說再準確不過,那就是“就像一根大香蕉——外面是黃的,裡面還是白的。”

從《唐人街》到《摘金奇緣》:中國人形象的變與不變

表面上看來,《摘金奇緣》的出現,似乎預示著亞裔在美國(至少在好萊塢)地位的改變,預示著中國人形象的改變。但是,骨子裡,我以為卻沒有實質的變化。電影的片名就說明了一切,《Crazy Rich Asians》,直譯就是《瘋狂的亞洲富豪》。在美國人眼裡,亞洲人除了有錢,還有其他麼?所以,《摘金奇緣》在中國電影市場遭到冷遇就很自然,票房只有區區1149萬元,豆瓣評分只有6.2。別在意,那隻不過是一部美國電影而已,不關中國人什麼事,雖然那些面孔是黃種人。

從《唐人街》到《摘金奇緣》:中國人形象的變與不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