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界限少衝突的幸福家庭

有界限少冲突的幸福家庭

小喇叭:微信群免費集體答疑開始啦!如何加入微信群?如何預約?請留意文末二維碼。瞭解我們的服務方式。

有界限少冲突的幸福家庭

孩子還小的時候,我正在學習“離開家庭”這個功課,堅持自己生的孩子要自己帶,不讓我母親干涉。在這個“離開”的過程中,我跟母親一直在“界線”這個問題上有很多痛苦的掙扎。在我的很多課程中,我會形容健康的界線就像皮膚,有彈性,能呼吸,隨著需要可以調整毛孔的大小。我瞭解界線以前,對界線的意識模糊,就像圖片裡面的第二個人,幾乎不存在界線。

然後,當我開始建立界線的時候,我跟我母親都覺得我的界線太僵硬,什麼要求都會遇到我的“不”(但是對保護我們的小家庭很有益)。這是學習建立界線必須要經歷過的一個過程。到了一個階段,母親跟我說:“你什麼都不要我,但是我需要被需要,怎麼辦?”

觀念的調整

我的第一個調整,就是要求母親負責購買我孩子們的所有睡衣和內衣等。她聽到了好高興!她終於被需要了!還有就是,我們住在溫哥華的時候,孩子們每週六都可以去外公外婆家。我父母專門為他們準備了一大櫃子的點心,他們隨時去就能有的吃。一週裡的那一天,我們夫婦完全不管。孩子們要吃什麼零食,我媽媽要怎麼追著他們餵飯,我們都不管。

但是回到我們家之後,孩子們知道家裡的要求和期待是什麼,生活規律不會被打亂得很嚴重。(不禁想起,春節在家鄉與平時在居住地,孩子的活動模式自動切換)

界線的建立和堅持值得維護嗎?絕對值得。因為就像母親跟我說的:“管教孩子是你們做父母的義務,寵愛孩子是我們的權利。“當我們能夠堅持管教孩子的原則,孩子們學會了尊重規則,禮貌待人,還有自己的事情自己來。但是當我們能夠放手讓長輩進來有限地寵愛孩子們,他們也得到了更多一份的愛和關懷,也讓孩子們對整個家族增加了更多的歸屬感。

很多家長會擔憂如果是自己管教孩子,卻讓老人寵壞了孩子,孩子會不會混亂?

我們的孩子沒有混亂,因為他們知道回到家裡就需要這樣做,而在外公外婆家可以那樣做。大部分的時間,孩子們都在家,所以他們的生活習慣也有得到足夠的訓練和培養,不會因為一天的離開而丟失。

孩子會不會喜歡老人多於父母?

外公外婆會讓他們盡情吃零食,讓他們玩電動玩具,但是爸爸媽媽會陪他們閱讀繪本,唱歌,運動,還有做其他他們也很喜歡的事情。孩子們兩邊都喜歡。其實,愛就像氣球一樣,越愛越多,而不是越少。我們不需要擔憂孩子得到太多愛,因為愛是無限的,可以不斷擴展的。孩子們有能力愛我們,也同時愛老人,這並沒有衝突。

另外一個很讓三代人都很懷念的,就是每年一次,外公外婆會帶孩子們旅遊。剛開始只有老大,因為老二太小不能離開我。但是後來兩個孩子都跟外公外婆一起旅遊。他們開心,我父母興奮,我們夫婦放鬆,共贏!這種旅遊也成為了我們家的一個家庭傳統。通過這種童年的亮點,孩子們從老人這一輩聽到了家族的各種故事,熟悉了自己的家族歷史。各種研究證實:越熟知家族歷史的孩子,自尊心越強,越有控制自己人生的意識,也越相信自己的家庭會越來越成功。我覺得這也在我的孩子們的身上得到了證實。

現在孩子長大了,已經開始工作了。 孩子們想念外公外婆,就自己買機票坐飛機去看他們。請外婆做她小時候最喜歡的菜,也約定了要帶他們去小時候最喜歡吃的港式點心餐廳去吃飯。這種親情是什麼都不能代替的!無論是老人還是父母,

童年與孩子建立的美好回憶,是一種很有回報的投資,因為這些美好回憶能夠在孩子們長大以後引起懷念,讓他們願意回家找我們。現在外公外婆正在美滋滋地收穫這筆投資,享受孫子回報的甜蜜時光。

溫馨提示:頭條號上現有不少家長諮詢兒童心理問題,因三言兩語無法獲取全面信息,也無法有針對性地給出建議。劉鴻雁工作室提供集體答疑(免費)和一對一諮詢服務,預約請加微信號“lhyxinli”,註明“頭條號”。

來源:本文根據新浪微博(蔣佩蓉女士)相關文章整理。

免費集體答疑開始啦!

隨著粉絲量的逐步增加,諮詢輔導量也在與日俱增,儘管我們也投入了大量精力,但是資源的確有限,同時我們又心牽著每一個需要幫助的家庭,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推出了集體答疑的服務,進行每週固定時間與有需要幫助和輔導的父母進行互動,探討育兒話題。集體答疑服務免費。

諮詢預約/聯繫我們

兒童心理成長的微信號:ertong_xinli,是兒童心理資訊和服務平臺,歡迎關注。

問題快速查找:A叛逆,B愛發脾氣,C固執,D嫉妒,E敏感,F急脾氣,G磨蹭, H愛告狀,I哭鬧&耍賴,J立規矩,K膽小和不自信,L安全感,M抗挫,N拿別人東西,O教育方法,P做個好爸爸,Q入園焦慮,R不合群,S興趣培養,T注意力,U性心理,V二孩教育。請關注本號後回覆對應的字母,如“叛逆”回覆“A”。

點擊好看讓更多家長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