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戲王鍊金術卡組:我不是在打牌,而是在鍊金(一)

《遊戲王》中的卡牌形象來源可以說非常的廣泛,而神話其實是這類遊戲最好的題材,所以有大量的卡牌含有神話的背景。不提本身就出自埃及神話的三幻神卡,還有很多可以成為獨立卡組的套牌也是如此,而這其中白夜比較感興趣的就是其中一副未完全O化的套牌——鍊金術卡組。這套卡是在《遊戲王GX》中第45、46集裡由大德寺在對戰主角遊戲十代時使用的,大德寺本身的隱藏身份就是一個鍊金師,而這場決鬥最有意思的一點就是大德寺將鍊金術完美的融合進了卡牌決鬥之中。對於大德寺來說這場決鬥與其說是在打牌,倒不如說在做一場鍊金實驗。白夜在這裡就藉著這套卡組的形象來介紹一下鍊金術。

遊戲王鍊金術卡組:我不是在打牌,而是在鍊金(一)

鍊金術的基本歷史

說到鍊金術(Alchemy),我們首先能聯想到的畫面就是在光線昏暗的實驗室之中,一位鍊金術士在燃燒著熊熊火焰的鍊金釜中投放著各種稀奇古怪的材料並唸誦著神秘的咒語。事實上最早的鍊金術雛形起源自埃及的手工業者,而且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神秘,其存在的基本目的就是為了造假。沒錯,就是造假,把白銀渲染成看起來像黃金,把銅染色使其看起來像白銀,大抵如此這般。這一時期出現的文獻《萊頓草紙》和《斯德哥爾摩草紙》記錄著這些奇特的配方。

遊戲王鍊金術卡組:我不是在打牌,而是在鍊金(一)

而到了公元前3世紀左右,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後,希臘文化入侵到埃及,哲學家們如亞里士多德、柏拉圖等探討著世界基本組成等神秘哲學,因此公元1世紀左右的羅馬時期鍊金術在埃及的工匠知識與希臘的哲學思想的融合下正式誕生,其運用目的也從單純的金屬染色變成了制金。

到了公元7世紀到10世紀左右,鍊金術傳入了阿拉伯世界延續並發展開來,我們所熟悉的《翠玉錄》也是這一時間出現的,這是鍊金術的成熟階段,大量鍊金學著作如《平衡之書》、《哲人集會》、《秘密的秘密》等在此時出現,為後來的鍊金術士們留下了理論基礎。而在這一時期最主要的一點就是“賢者之石”這一概念的出現,作為鍊金術士們最終極的追求,賢者之石不僅能點化黃金,還可以帶來長生不死藥。而有關不死藥的說法,在希臘—埃及時期的鍊金術只是單純的鍊金,不死藥更多的來源於我國傳播過去的煉丹術,東方的煉丹術和西方的鍊金術在阿拉伯世界相互融合,形成了後世流傳的鍊金術不死神話的基本傳說。

到了公元12世紀,這股鍊金術熱潮從阿拉伯世紀傳到了歐洲,經過鍊金術最繁榮的17世紀,一直到19世紀這股熱潮才漸漸削弱。而在這一階段有兩位人物是我們所熟悉的,一位就是被蘋果砸到的牛頓,這可是披著物理學家外衣的最後一位鍊金術士,在殘害了我們腦細胞的同時還欺騙了我們這麼多年的感情;另一位就是尼可·勒梅,傳奇的14世紀的法國抄寫員,額,不知道他是誰的朋友請參考《哈里波拉特和魔法石》與《神奇動物在哪裡2——格林德沃之罪》。

遊戲王鍊金術卡組:我不是在打牌,而是在鍊金(一)

鍊金術的歷史大抵如此,當然在鍊金術的歷史中還有著很多其他的著名鍊金術師和歷史事件,但基本上只流傳在鍊金術師和歷史學家之中。這些說起來就太枯燥,白夜這裡就不掉課本了。不過,這裡白夜可以提供一個鍊金術雛形時期的文獻《萊頓草紙》中的“聖水”配方:“石灰,1/16盎司;硫,事先磨成粉,等量。將它們共同放入容器。加入氣味刺鼻的醋或一個年輕人的尿,加熱底部,直到液體看起來像血。將它從沉澱中濾出,純淨使用”

,這個配方是對銀使用的,它的效果嘛可以說導致了阿基米德帶著問題去泡澡,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一試。下面白夜正式開始對卡牌形象的解析。

遊戲王鍊金術卡組:我不是在打牌,而是在鍊金(一)

鍊金釜·混沌提煉

鍊金釜·混沌提煉——鍊金儀器

未OCG的永續魔法卡,動畫中出場的第一張牌,其效果是把所有送入自己墓地卡牌排除出場外。這個意思呢白夜覺得也就是將排除場外這一過程當成鍊金反應,事實上鍊金術其實也就是古代西方的化學實驗,咱們高中時的化學實驗大部分都是用坩堝進行的,而大部分的古鍊金術師們也是如此。這種儀器的樣式更多的像是我國古代最早期的煉丹術中使用的丹釜,我國古代的丹釜分上釜和下釜兩個部分,下釜放原材料,上釜倒扣在下釜上,抹上泥密封住,之後就可以加熱煉丹了。而在西方鍊金術中,這種密封的釜主要是用來進行蒸餾的,比如最為著名的“賢者之卵”就是由埃及出產的一種密封蒸餾器,它象徵著物質轉化跟宇宙相結合而孵化出的蛋,而從這張魔法卡的名字就可以看出其模仿的就是“賢者之卵”。

這種密封釜與坩堝的使用,可以算是代表了鍊金術中兩種不同的操作方式。賢者之卵常用於“溼法”,這種方法又被稱為“長時法”,顧名思義所需時間和步驟就比較長,需要反覆配以硫、汞等物質進行蒸餾、淨化之類的實驗,獲取純度較高的基本物質後以之對混合物進行轉換。這種方法依據的是我們現在的化學原理,其運用可以清晰用肉眼看到鍊金術混合物轉化的各個過程及顏色變化,是鍊金術大師較為喜愛的方法。而大部分半吊子鍊金術士所用的坩堝煅燒,這種方法被稱為“幹法”,又叫做“短時法”,這種方法就類似冶煉金屬了,所依據的也是熔鍊原理,不過這種方法的成功率嘛完全看運氣。

而當初鍊金術士們在進行鍊金實驗時發明的如蒸餾器、熔爐、坩堝、燒杯、過濾器等等設備,其類似的器具還一直沿用在我們今天的化學上,這些東西在阿拉伯鍊金大師拉齊的《秘密的秘密》中有著詳細的記錄。

遊戲王鍊金術卡組:我不是在打牌,而是在鍊金(一)

元素吸收器

元素吸收器——物質基礎理論

這張永久陷阱卡O化了,其效果是把手中一張怪獸卡從遊戲中除外,只要這張卡在場上,持有和這個效果除外怪獸卡相通屬性的對方怪獸不能做出攻擊宣言。動畫之中這張卡給遊戲十代造成了很大的麻煩,大德寺除外了屬性精靈卡中水、土、風、火四大精靈將十代的E·HERO的普通怪獸們的攻擊封印了。而之所以在這裡出現這四種屬性而不含光和暗,這是由於在鍊金術中對“物質”的概念即是亞里士多德所認可的火、土、水、風四元素說。這裡重點強調一下,四元素說並非亞里士多德提出的,他認為四元素是複合物的抽象本原,並非是實際物質。事實上早期的希臘哲學家們對鍊金術做出的最大貢獻就是對組成萬物的“物質”這一概念的思考,這其中有“水”說,“原子”說和最經典的“四元素”說等等。而四元素說被確立主要還是在於公元9世紀的“化學之父”——阿拉伯鍊金術士扎比爾,他留下來的《扎比爾文集》延續了亞里士多德的理論,並在這之上提出了四種性質,即熱、冷、幹、溼

,每種元素本原包含兩種性質。在他的理論之中,各種金屬都是通過兩種元素本原組成,每種金屬擁有著對應元素的四種性質,表象上我們能看到的兩種性質被稱為“外質”,而金屬包含的另外兩種固有特質被稱為“內質”。而區別於亞里士多德的元素抽象本原的觀念,扎比爾認為四元素可以作為單一物質分離出來,進一步可以分離出四性質的單一物質。而四元素之間因為兩兩擁有的相通性質,所以可以通過單一性質的物質的加減增量相互轉化,舉了栗子,火的性質是“熱”和“幹”,土的性質是“冷”和“幹”,他們都擁有“幹”這一特性,因此我把“冷”拿走,加點“熱”進去,火土之間可以轉化,而通過這種元素轉化進而可以對金屬的性質(主要是內質)進行轉化,一種金屬也就可以轉化成另一種金屬,這一過程也就是鍊金學上所說的嬗變(transmutation)。

遊戲王鍊金術卡組:我不是在打牌,而是在鍊金(一)

水之精靈

遊戲王鍊金術卡組:我不是在打牌,而是在鍊金(一)

巖之精靈

遊戲王鍊金術卡組:我不是在打牌,而是在鍊金(一)

風之精靈

遊戲王鍊金術卡組:我不是在打牌,而是在鍊金(一)

炎之精靈

因此,動畫之中出現的元素吸收器也即是映射“四元素”這一理論基礎。而大德寺除外的四大屬性精靈卡,水之精靈的名字是“水瓶座”的英文音譯,巖之精靈是希臘神話中大地女神蓋亞的子女“泰坦”,風之精靈是印度神話中天龍八部之一的大鳥“迦樓羅”,火之精靈“伊弗裡特”來自阿拉伯神話,也就是《阿拉丁神燈》裡的魔神。當然這只是卡牌之中的四大屬性精靈,而在鍊金術上是確有其對應的四位精靈,他們是土之精靈Gnome(侏儒),風之精靈Sylph(希爾芙),水之精靈Undine(烏狄妮)還有火之精靈Salamander(薩拉曼德拉,換個我們熟悉的名字就是沙羅曼蛇)。這幾位其實也有對應的卡牌,但為啥沒混到屬性精靈卡牌之中,這就不得而知了。

希臘的四元素理論和咱們國家的五行說其實是異曲同工的,這不光體現在對物質的解釋上、通過鍊金術和煉丹術還延伸到人體、醫學、音樂、天文等等方面,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驚人的巧合。

未完待續......

我是解讀神話形象的狐狸“白夜”,歡迎朋友們來我的文章下面交流評論,您的關注和點贊就是我最大的支持。求評論!求關注!求點贊!謝謝!

遊戲王鍊金術卡組:我不是在打牌,而是在鍊金(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