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The light of dawn is falling into the skylight of the dome。

從非洲的蜂巢小屋到巴克明斯特·富勒的短程線圓頂結構,穹頂都是一種美的象徵。對於西方國家而言,穹頂更是一個傳統的標誌。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非洲的蜂巢小屋與蒙特利爾生物圈

穹頂建築始於羅馬,不同時期的文明都採用過這種半圓形的結構形式。今天,它也是我們最熟悉的建築風格之一。它被繼續用來裝飾寺廟、教堂、清真寺、紀念碑,甚至政府大樓。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世界十大穹頂建築。


Top10. 萬神殿(Pantheon) · 意大利

萬神殿修建於公元126年,原本用來供奉羅馬諸神,自7世紀後這裡便成為了羅馬天主教堂。萬神殿圓頂為無鋼筋混凝土質地,中間成中空狀態,謂之為萬神之瞳,其規模之大自竣工兩千年來一直長踞世界同類建築之首。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萬神殿

萬神殿的結構簡潔明瞭,主體呈圓形,穹頂的最高點也是43.3米,穹頂內部五層凹格,凹格的面積逐層縮小,但是數量相同,因此更加襯托出穹頂的巨大,並給人以一種向上的感覺。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萬神廟的外觀結構圖 Creator:Claude-Antoine Jombert

穹頂頂部有一個直徑8.9米的圓形大洞,用於採光。這個洞也是萬神廟唯一的採光點,這樣以來光線從頂部洩下,並會隨著太陽位置的移動而改變光線的角度,給予人一種神聖莊嚴的感覺,十分適合宗教建築的本性。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萬神廟的大穹頂

神廟整幢建築都用混凝土澆灌而成,但是當時的人們能用混凝土澆灌出如此巨大的穹頂依然是一個奇蹟。


Top9. 聖索非亞大教堂 (Ἁγία Σοφία)· 土耳其

聖索菲亞大教堂位於現今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有近一千五百年的歷史,因巨大的圓頂而聞名於世,是一幢拜占庭式建築。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聖索非亞大教堂

教堂內部的空間廣闊,結構複雜。教堂正廳之上覆蓋著一個最大直徑達31.24米、高55.6米的中央圓頂,圓頂直徑較萬神廟的穹頂直徑少了四分之一,但高度卻多了四分之一。圓頂下連綿的拱廊使圓頂看似失重,其下方的40個拱形窗戶引進光線,使室內呈現色彩。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聖索非亞大教堂平面圖

如何在立方體的建築上放置圓形穹頂,一直是古代建築學的上的難題。聖索菲亞大教堂給出的解決之道是帆拱,四個三角凹面磚石結構將世界上最大的圓頂之一架設在了恢弘的大廳之上。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聖索非亞大教堂

室內地面鋪上了多色大理石、綠白帶紫的斑岩以及金色的鑲嵌畫,在磚塊之上形成外殼。這些覆蓋物掩飾了柱墩,同時使外觀看起來更加明亮。


Top8. 泰姬陵(ताज महल) · 印度

泰姬陵是位於印度北方邦阿格拉的一座用白色大理石建造的陵墓,是印度知名度最高的古蹟之一。它是莫臥兒王朝第5代皇帝沙賈汗為了紀念他的第二任妻子已故皇后姬蔓·芭奴而興建的陵墓。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泰姬陵

主殿上巨大的圓頂是泰姬陵最壯觀的特徵。圓頂高度近35米,其高度和圓頂底部的直徑相仿,其下約7米高的鼓形圓柱底座使圓頂顯得更為突出。這一形狀常被稱作洋蔥形圓頂或番石榴圓頂(amrud)。圓頂頂端為蓮花形裝飾,進一步凸顯了圓頂的高度。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泰姬陵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泰姬陵內部的示意圖,描繪了姬蔓·芭奴和沙賈汗石棺外的屏風,以及大廳上的穹頂。

泰姬陵陵墓建於1648年,位於印度莫臥兒王朝時期,擁有世界上最知名的圓頂之一。難怪它被評選為“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Top7. 岩石圓頂寺(قبة الصخرة)· 以色列

岩石圓頂寺(又名岩石圓頂清真寺),於公元688到691年建立,是保存最完好、最為重要的伊斯蘭早期建築傑作。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岩石園頂寺

據史料記載說,馬立克哈里發之所以下令建造這座清真寺,一方面是為了紀念和緬懷先知穆罕默德的“登宵”之舉,另一方面也有當時複雜的政治考慮。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岩石園頂寺平面圖

圓頂清真寺建於公元七世紀,是伊斯蘭建築中現存最古老的典範,長期以來以其金色圓頂的美麗美景而備受讚譽。但那是外面的。在圓頂內部,馬賽克突出了猶太人,基督徒和穆斯林神聖的內部空間。


Top6. 千年穹頂(Millennium Dome))· 英國

千年穹頂位於倫敦東部泰晤士河畔的格林威治半島上,是英國政府為迎接21世紀而興建的標誌性建築。用現代科技營造傳統宗教夢魘的現代設計,直刺雲天12根100米高的鋼桅杆,猶如歌特式建築高聳入雲的塔尖,表現出現代西方追尋與上帝同在的夢幻。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千年穹頂

彎項直徑320m,周圈大於1000m,有12根穿出屋面高達100m的桅杆,屋蓋採用圓球形的張力膜結構。膜面支承在72根輻射狀的鋼索上,其截面為2×φ32,這些鋼索則通過間距25m的斜拉吊索與系索為桅杆所支撐,吊索與系索同時對桅杆起穩定作用。另外還設有四圈索行架將鋼索聯成網狀。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千年穹頂

建築師理查德·羅傑斯(Richard Rogers)設計的千禧穹頂作為一個為期一年的臨時建築,於1999年12月31日落成,跨越千禧之年它仍然屹立不倒,最終成為O2娛樂的核心區。


Top5. 美國國會大廈 (United States Capitol)· 美國

大廈最初由威廉·桑頓博士設計,該建築以一個圓形大廳上的圓頂以及它的兩翼作為標記。每一翼作為一個議會的所在地,北翼是美國參議院,而南翼則是美國眾議院。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美國國會大廈

它是一個典型的新古典式建築。國會大廈是一幢全長233米的3層建築,以白色大理石為主料,中央頂樓上建有出鏡率極高的3層大圓頂,圓頂之上立有一尊6米高的自由女神青銅雕像。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美國國會大廈的新古典主義圓頂

托馬斯·烏克爾·沃爾特(Thomas Ustick Walter)的新古典主義圓頂直到19世紀中期才被加入國會大廈。今天,從裡到外,它都是美國的永恆象徵。1800年以來就是國會會議的召開地。國會議員聚集在此制定法律,美國總統亦在此宣誓就職、並且宣講每年的國情諮文。


Top4. 徳國國會大廈(Reichstag)·德國

德國國會大廈是位於德國首都柏林米特區的一座建築。1894至1933年間首先是德意志帝國的帝國議會,後來在魏瑪共和國時期是共和國議會的議會會址。1933年毀於火焚。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波恩斯臺特1872年的設計

二戰後遭到廢棄,東德在東柏林另建共和國宮以召開人民議會,西德也在波恩以聯邦大廈召開聯邦議院。1960年代該建築受到局部翻修,但是直到1990年10月3日兩德統一的時候才得到完全恢復,此時根據建築設計師諾曼·福斯特的方案重建。從1994年開始每五年德國聯邦大會在這裡選舉德國聯邦總統。1999年開始它是德國聯邦議院的會址。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德國國會大廈

英國建築師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用德國柏林的高科技玻璃穹頂改造了19世紀新文藝復興時期的德國國會大廈。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德國國會大廈穹形圓頂特寫

像過去歷史悠久的圓頂一樣,福斯特1999年的圓頂是功能性和象徵性的,但是以新的方式。斜坡讓遊客“象徵性地在他們的房間代表的頭頂上升”。中心的“輕型雕塑”,“將地平線反射到室內,而遮陽板跟蹤太陽的路徑以阻擋太陽能增益和眩光。”


Top3. 休斯頓太空巨蛋體育場(Astrodome) · 美國

1966年4月,位於德克薩斯州休斯頓的太空巨蛋體育場啟用時,是世界上最大的圓頂體育場館之一。在當時,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蹟” 。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太空巨蛋體育場 CSU Archives/Everett/Rex

隨著太空事業的停滯,太空巨蛋也日漸蕭條,2008年之後,它徹底告別了比賽。由於過於巨大,這座太空遺蹟的命運一度面臨推倒重建的窘境,實在是不經濟又傷感情,太空巨蛋不可避免地走向蕭條。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休斯頓太空巨蛋體育場

2005 年鄰城新奧爾良遭受卡特里娜颶風襲擊,15 萬災民被臨時安置於此。超級穹頂因為在颶風來臨時成為避難所而最為著名。


Top2. 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 · 英國

聖保羅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是世界著名的宗教聖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國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圓頂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聖保羅大教堂

聖保羅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後經多次毀壞、重建,由英國著名設計大師和建築家克託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紀末完成這倫敦最偉大的教堂設計,整整花了35年的心血。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聖保羅大教堂穹頂特寫

聖保羅教堂另一個建築特色,是少數設計、建築分別僅由一人完成,而非歷經多位設計、建築師的教堂之一。教堂內還有一個建築師雷恩的墓碑,上書“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聖保羅大教堂平面圖

教堂是古典主義風格,覆有巨大穹頂,高約111米,寬約74米,縱深約157米,穹頂直徑達34米。這座宏偉建築設計優幽完美,內部靜謐安詳,是建築大師雷恩最優秀的作品。塔頂是眺望倫敦市區的絕佳地點。1981年舉行過戴安娜王妃與查爾斯王子的婚禮大典。


Top1. 佛羅倫薩大教堂(Florence Cathedral) · 意大利

對於許多建築師來說,意大利佛羅倫薩聖母百花大教堂的圓頂是世界穹頂建築的傑作。由當地金匠菲利波·布魯內萊斯基(1377-1446)建造,圓頂內的磚砌圓頂解決了佛羅倫薩大教堂屋頂洞的難題。對於使用佛羅倫薩以前從未使用過的建築和工程技術,布魯內萊斯基被稱為文藝復興時期的第一位工程師。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佛羅倫薩大教堂

佛羅倫薩大教堂穹頂是利用天然混凝土整體澆鑄的,會在穹頂的起腳處產生均勻的側向推力,又稱“環嚮應力”。為了平衡環嚮應力,或者如同萬神殿一般利用厚重的牆垣,或者如同聖索菲亞大教堂一般利用帆拱和側面半穹頂。這兩種作法共同的缺點是需要環繞穹頂設置大量的結構部件,因而只能遠眺穹頂,在近處會被結構部件遮擋視線。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佛羅倫薩大教堂

為了彰顯穹頂的外型,建築師設計了一個高高舉起的穹頂,使觀者在近處依然可以欣賞其輪廓。與萬神殿相比,教堂穹頂的最大直徑(42.2m)少了不足1m,但是卻遠遠比前者高得多,這進一步增大了平衡側推力的難度。設計師Neri和他的繼任者都沒有解決這一難題。在此後將近半個世紀的時間內,多次嘗試均以倒塌收場,甚至有人斷言這個穹頂永遠也無法建造起來。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佛羅倫薩大教堂穹頂特寫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設計師沒有試圖重現萬神殿,而是發明了一種前所未有的工藝:他將哥特式建築的尖拱和肋架券技術應用到穹頂之上,把殼體結構改為框架結構。“魚刺形”的模式建造圓頂,磚石從下往上逐層砌成,這樣磚石的重量便能轉移到距離圓頂最近的垂直肋骨。

世界十大穹頂建築盤點

△佛羅倫薩大教堂穹頂外觀:白色採光亭和肋架券,磚紅色蹼,褐色鼓座

我們可從圓頂之間的空間觀察得到,布魯內萊斯基在外圓頂的九個不同立面把其八個角的內側加厚,從而構成九個磚石環形結構。為了抵消環嚮應力,外圓頂並沒有嵌入鏈條,而全靠與內圓頂的底連接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