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和電影都有彼此抵達不了的地方

文學和電影都有彼此抵達不了的地方

在文學評論家李敬澤的新書《會飲記》的對談現場,導演賈樟柯和李敬澤就文學和電影等話題分享了各自的看法。

賈樟柯認為,文學和電影都有彼此抵達不了的地方。

他用李敬澤書裡的例子來說明電影的侷限,《會飲記》裡寫到湄公河,說這是一條失去貞操的被征服過的河流。

但怎樣表現“失去貞操的河流”,影像卻無能為力,而文學用一個修飾語就能表達了。同時影像也有文學抵達不了的地方,比如文字裡的色彩,電影用一個鏡頭就可以呈現。

此外,兩個人也談到了抖音等新媒體對於電影和文學的影響。

賈樟柯說,電影是科技的產物,這些年電影技術的發展,一方面是影像生活極大地豐富了,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分眾”。他認為,電影的魅力之一是“聚眾”,而新科技都是“分眾”。

比如,現在大的電影院也在“分眾”,“過去電影院只有一個廳,可以容納幾百上千人,現在變成十個廳,每個廳七八十個人。人的分流,使觀看變成一種孤獨的觀看”。

李敬澤也發現,當今人們對圖像的理解力和耐心遠超文字。但他認為,文字不需要特別焦慮這個問題,一些基本的東西仍然是有效的。

越是碎片化的時代,文學越不能放棄它的夢想,也就是“建立想象,確認表達這個世界和人生的普遍聯繫”。

賈樟柯也覺得這個問題不用焦慮,“人類是需要智慧的,智慧不是在碎片中產生的,一定是從系統的理解、從豐富的關聯性中能夠獲得的”。

希望以上觀點對你有啟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