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寫字順序為什麼要從右到左?

古人寫字順序為什麼要從右到左?

蘭亭序

許多現代中國人腦中可能會有一個問題,中國古人為什麼豎著寫字,而且是由右向左寫呢?

在今天的人來看,寫字的時候,右手總是把已經寫好的文字給掩蓋住,而且右手腕或者衣袖還可能會把未乾的墨汁碰花。

於是,古代人寫字時要提腕,甚至要用左手裹住右衣袖,這其實已經造成了很大的不方便。但是為什麼古人一直這樣寫呢?其實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古人最早是在竹簡上寫字。

古人之所以豎著寫字,是因為在造紙術發明之前,古人是在竹木簡牘上寫字的。

竹木簡牘都是窄長的竹木片,用繩串起來可捲成冊。“冊”字就是簡牘的象形字,而打開卷冊自然是右手執端,左手展開方便。

所以,書寫也就是自上而下,從右往左了。還有一點,古時竹簡的書寫,是一片片單片寫好後再裝訂的。

二、漢字的特點和人的書寫習慣

從漢字的特點和人的生理習慣來看,一個字的筆順自然是從上至下來、從左到右方便。

如果從右往左橫寫,寫左半部時,毛筆勢必擋住右半字形,不便於安排結構,影響結字的美觀。

而每個漢字的末筆都是在中下或右下,寫完上一字的末筆緊接著寫下一字的起筆,豎式書寫比橫式書寫更便於筆勢的連貫。

三、古人以右為尊

漢字書寫的自上而下,自右而左,也反映了古人的尊卑思想。

古代,上為君,為父母;下為臣,為子女。右為大,左為小,“無出其右”就是沒有超過的意思。

四、跟在石頭上刻字有關

阿拉伯文、希伯來文都是從右向左書寫的,據說這與古代人在石頭上刻字有關,對於一般人來說,左手拿釺子,右手拿錘子,刻字的方向自然是從右向左的。

五、為了方便

人的左腦主管語言邏輯,而腦與肢體是交叉對應的,所以多數人右手寫字較自在。

古時候人寫字都是像大家都知道的一樣:是用竹簡,並且沒有桌子,是以手持簡。右手執筆,左手持簡。右手寫了一豎行,左手放一點,竹簡垂下一點,正可以晾乾剛寫好的字。

所以,古人從右向左寫字,是為了方便!

以上來源於文化藝術報社。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