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 瀾滄東回--孟連縣城】

很早水站便來了生意,狗開始狂吠,天也逐漸亮了。

我收拾好行頭告別唐大哥,繼續朝著孟連前進。空氣中雖有些薄霧,但是卻特別的清新舒爽。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見路邊有一養蜂場,便鑽了進去,其實這在我們當地也並不新鮮,每年油菜花開的時節很多養蜂人都會蜂擁而至。不過嘛,正因為我現在的旅行,所以讓我忽然間有衝動想要去了解養蜂人的生活。

這個養蜂場的主人是兩個女性,看樣子年齡也不算大,三十出頭,兩人此時正在搗鼓著蜂箱,我也不知道在幹啥,就準備過去看看。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我正想著如何與養蜂的大姐打招呼時,對方卻提前招呼起我來,“你好啊,旅行者。”

“旅行者”?好像很少有人這樣稱呼過我,旅行這個概念在中國普及率太低了,所以大家通常會問我哪裡來旅遊的。在我看來,旅行和旅遊從花費時間,出遊概念和方式等多方面來看都有不小的差別。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你們好,兩位姐姐。”我快速回應著,大姐的主動還是讓我有些開心的。

閒聊了幾句,我得知這兩位姐姐其實並不是本地人,但是姐妹倆在此養蜂卻已經有七八年之久,居於山野,既有樂趣又有收入,雖然和外界聯繫少了一些,但是卻特別喜歡這樣的生活。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我很好奇地問大姐:“你們這一年能收入多少?”

“我們養著差不多200箱蜂,一年收入也就十幾萬吧。蜜蜂繁殖能力很強,照顧得當每年數量都能翻上一番,這一箱就有兩萬多隻蜜蜂,200箱可就500萬隻了。我和妹妹人手有限,照顧這麼多的小傢伙現在也算是飽和了。”大姐取著蜂箱的花粉告訴我。

500,萬?真是天文數字啊。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突然有隻蜜蜂眼睜睜地在我面前哲了大姐一下,我心裡一緊,趕忙問她有事沒有。

大姐說:“這些蜜蜂都是我的孩子,我已經習慣了,你倒是注意點。”

看來這還真不開玩笑,嚇得我趕緊把帽子扣上。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大姐為了讓我進一步瞭解到她們的生活,又主動打開蜂箱給我看蜂王,拿出樣本解說什麼是蜂膠,花粉,蜂蠟以及有什麼功效能賣什麼價格。我是真沒有想到蜜蜂除了產出蜂蜜還能產出這麼多有價值的寶貝,和養蜂大姐的一番對話真的讓我受益匪淺。

時間有限,不得不拜別養蜂的大姐,繼續前行,不久的前方便出現了拉祜文化中很重要的一個地方—東回鄉班利村。

東回班利距縣城39公里,是一個拉祜族傳統民風民俗,民族禮儀,民族歌舞保存完好的地方,是拉祜族傳統舞蹈“擺舞”的發源和發展的重要基地,被命名為“拉祜族擺舞之鄉”。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進村的路是一條彈石路面,對負重走路來講並不好走,尖銳的碎石塊特別紮腳底,讓我想到了初進雲南在綏江爬山時的慘狀,相同的道路。

跟隨一位農婦進了一個寨子,整齊的房屋相當有規模和氣勢,圍坐在一群老人之間,雖然聽不太明白他們的話語,但是融入少數民族總是給我一種親近的美感。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雖然不曾相識,但是這裡的老人們也不生分,還和我開起了玩笑,感覺這群老人倒是見過一些世面。

我問那個一直打量著我的大爺:“大爺,你們這房子不錯,是政府出資修的嗎?”

這是一個喝過酒的醉老漢,說什麼也不是很清楚,“我們搬下來的,政府出錢。”我估摸著大概的意思應該就是整個村子統一規劃,集體安置。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那您是靠什麼為生啊?”我繼續問著,想去進一步瞭解這些當地的民生。

“黃豆,甘蔗,茶葉嘛,還要養豬。”雖然交流不算順暢,但是模糊地語言中我判斷是這些詞彙,應該沒有錯。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據說這裡是擺舞之鄉,怎麼跳的啊?”我有些迫不及待想見識一下了。

大爺連忙搖手,“現在不是時候,不會跳,要二月過節的時候才跳哦,不是時候哦。”

我有些失落,但是能瞭解到一些在山裡的拉祜人民的真實生活,我也是很滿足的離開,繼續上路吧。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下午四點左右,總算來到了孟連,找了一間旅社,很便宜但是條件卻還不錯,之前便查了一些網上的攻略,很多人都說這裡的住宿相當便宜,看來的確不假。

時間充裕,我也得以有時間到縣城逛逛,縣城不算大,但是商業氛圍還挺濃,縣城裡商家搞活動的聲音此起彼伏。在這座縣城我早已有了前往的目標,那邊是縣城一側的娜允古鎮,那裡有座“孟連總佛寺”據說非常有名。

在門口想給自己留張影,正巧一名婦女帶著孩子從佛寺出來,我請求她幫我拍上一張,她也樂意幫忙。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大姐見我獨自一人,也很熱情地開始自我介紹。大姐告訴我她姓楊,傣族人,因為今天正好是傣族的開門節,所以剛從寺廟拜佛出來。

“開門節。”我很激動,沒想到踏破鐵鞋無覓處,前些日子錯過中緬第一寨開門節活動,沒想到今日在孟連趕上了。那說啥,走去看看唄。

不過馬上楊姐又補了一句:“一般都是上午舉行,現在基本沒人了。”

我頓時感到很失望,既然都碰到日子,卻沒有對上時間,也算無緣,楊姐得知我是徒步旅行者,也很爽快歡迎我去她和老公開的飯店吃飯。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這次我沒好意思接受大姐的好意,不過對於大姐邀請我來年到此地歡度潑水節我倒是樂呵呵的應承了,畢竟也得客套一下嘛。

即使儀式結束了,我也進到了佛寺裡面,佛寺里人確實已經很少,但是仍有幾位老者在用民族樂器演奏助興,音樂不分民族不分國度,所以只有節奏好聽起來都很讓人愉悅。

在娜允古鎮將其他幾個寺廟逛了逛,天色便逐漸暗了下來。

每天都能經歷不一樣的精彩,這樣的旅行還真是很有意思。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十年旅行,徒步中國日記第五十四日,十年身居邊境深山的養蜂大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