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敬敷書院及安徽大學紅樓


敬敷書院及安徽大學紅樓舊址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於安慶師範大學菱湖校區內,安慶師範大學為安徽省第一個擁有“國保”單位的高校。

敬敷書院舊址建於清光緒二十三年,位於安慶師範大學敬敷大道東。敬敷書院是清代安徽規模最大、辦學時間最長的官辦書院。著名桐城派文學大師姚鼐、劉大櫆曾為書院院長。書院為一座東朝西走向的清代建築群,包括門坊、長廊、齋舍與碑廊,總建築面積936.9平方米。原書院建院時講堂正樑、考生試卷等均保存完好。

書院後歷為安徽大學堂、安徽高等學堂、安徽武備學堂、安徽陸軍小學堂、安徽省女子蠶桑講習所、安徽省公立法政專門學校。1927年至1938年,安徽省立大學設立於此。


敬敷書院和安徽大學紅樓是安徽近代高等教育現存的唯一的標誌性建築,是安徽高等教育的根和源



紅樓是民國安徽省政府興辦的省立安徽大學的教學大樓,位於安慶市菱湖南路,現在的安慶師範大學校園內,是安徽省高等教育的標誌性建築。紅樓佔地11.3畝,建築面積3008.5平方米。樓高兩層,磚木結構。門簷呈半圓形,兩側環有6根圓石柱。因大樓由紅磚砌成,以此特色命其名為“紅樓”。安徽大學紅樓是安徽省近代高等教育發展的標誌性建築。

省立安徽大學1928年成立時,自有校舍只有兩片舊房子,一片是清朝省學敬敷書院和民國安徽省立法政專科學校的校舍,1933年夏安徽大學聘請上海大德營造公司劉漱芳工程師設計新校舍大樓,由南京繆順興營造公司承建,1934年開工,1935年竣工。

1928年,省立安徽大學創立於安徽省原省會安慶。抗日戰爭中,安慶淪陷,原“省立安徽大學”被迫停辦。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由“省立安徽大學”的元老朱光潛、楊亮功、程演生、陶因等人在原“省立安徽大學”位於安慶的舊校址上覆建,並改稱“國立安徽大學”,時有“於京滬一帶,僅次於上海同濟大學”之譽,並直屬於當時的中華民國教育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