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安徽大學曾齊名同濟大學,分為兩家,兄弟校史之爭

國立安徽大學最初於1928年創立於安徽省原省會安慶,當時稱省立安徽大學。抗日戰爭中,安慶淪陷,原“省立安徽大學”被迫停辦。抗日戰爭勝利後,1946年由“省立安徽大學”的元老朱光潛、楊亮功、程演生、陶因等人在原“省立安徽大學”位於安慶的舊校址上覆建,並改稱“國立安徽大學”,時有“於京滬一帶,僅次於上海同濟大學”之譽,並直屬於當時的中華民國教育部。後來

國立安徽大學曾齊名同濟大學,分為兩家,兄弟校史之爭

安徽大學和安徽師範大學的校史之爭,最為激烈,兩校之間師生的“口水戰”一直沒平息過。

國立安徽大學曾齊名同濟大學,分為兩家,兄弟校史之爭

安徽師範大學認為:安徽師範大學是在國立安徽大學原址上辦學,同時繼承了國立安徽大學的檔案包括國立安徽大學關防印章,而新安徽大學只是與“國立安徽大學”校名相同,與“國立安徽大學”無任何承繼關係。

國立安徽大學曾齊名同濟大學,分為兩家,兄弟校史之爭

安徽大學認為:1958年在合肥大學、國立安徽大學部分科系建立起來的,所以校史為1928年成立的省立安徽大學,因此是原國立安徽大學的衣缽繼承者。

國立安徽大學曾齊名同濟大學,分為兩家,兄弟校史之爭

解放前的安徽大學建於1928年,校址安慶(現安慶師範學院所在地),當時稱為安徽省立安徽大學,1939年因日寇入侵被迫停辦,1946年安徽大學恢復,改省立為國立。1949年4月,安慶、蕪湖先後解放,7月中旬,長江洪水氾濫,國立安徽大學被淹,10月,華東局文教部決定以安徽大學和安徽學院兩所大學為基礎,合併改組,重新建立安徽大學。同年12月,國立安徽大學從安慶遷往蕪湖,從此,安徽大學開始了新的歷程。

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安徽大學成立師範學院、農學院兩個學院。1954年2月,中央教育部決定取消安徽大學校名,分別建立安徽師範學院、安徽農學院。1958年省委決定安徽師範學院的文科系遷往合肥,與合肥師範專科學校合併,建立合肥師範學院。1972年,經國務院批准,正式定名為安徽師範大學。

由此可見,解放前的安徽大學、安徽學院等都是安徽師範大學的前身,當然,其中的演變過程比較複雜,但都是有檔可查的。

更多高考資訊盡在 高考管家APP 高考有問題,就進高考問答QQ群 383792355

高考公益微課堂-微信號:bnyc123456 微信實時關注高考,高考英才微信公眾號:bnycedu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