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字乾貨,幼小銜接面臨的3大難題及應對方法,建議收藏

當孩子即將升入小學,家長的焦慮指數也是直線上升。

在幼小銜接這個重要階段,我們父母需要提前做好準備,和孩子一起順利度過,讓孩子能夠享受小學時光。

果媽和你分享幼小銜接攻略,幫助你解決以下3大難題:

  • 如何選擇合適的小學?
  • 幼小銜接培訓班,該不該報?
  • 如何幫助孩子化解幼小銜接壓力?

本篇文章5446字,如果你耐心看完,將瞭解小學一年級是怎樣的,入學前我們需要為孩子做哪些準備工作,緩解幼小銜接的焦慮。


大家好,我是果媽李璇,歡迎來到果媽公開課,這次分享主題是:幼小銜接攻略分享。

我是果媽閱讀的創始人&CEO,目前帶領5000+媽媽每年精讀40本育兒育己書,用閱讀和社群陪伴媽媽的自我成長之路。本身我是美國認證的正面管教家長講師,美國認證如何說孩子才會聽高階講師,歐盟認證的蒙臺梭利中級教師,美國認證的平和式教養法講師……

在這些講師身份的背後,我最喜歡的一個角色就是6歲男孩的媽媽,因為母親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工作。

5000字乾貨,幼小銜接面臨的3大難題及應對方法,建議收藏

所以,我更喜歡用媽媽的思維來分享我的經驗,收穫給你,也希望這次分享能讓你找到自己在幼小銜接上可以採用的合適的方式。

這次分享會從三個部分來講述:1、如何選擇合適的小學;2、幼小銜接培訓班該不該報;3、如何幫助孩子化解幼小銜接壓力。

如何選擇合適的小學

擇校的話題,表面看是一個選擇的問題。雖然我們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制約,環境的影響,但其實它的背後是跟每個人的價值觀息息相關的,這就反應了你更在乎的是什麼?你更看重的是什麼?

我們現在處在一個信息爆炸的社會,什麼聲音都有,充斥在我們周圍,再加上在大城市裡,選擇是多元化的,每個人的選擇機會變多,看似是好事,但焦慮也隨之產生。

5000字乾貨,幼小銜接面臨的3大難題及應對方法,建議收藏

尤其是我們周圍的人都在強調,學區房的重要性,社會也在給父母很大的壓力,讓父母覺得如果不為孩子的教育投資,就不是一個好父母。

Q:在徵集的問題中,有會員私信問我:果媽,我現在很困惑是否要買學區房。如果我去買學區房,可以讓孩子上個好學校,可是如果這樣,我們一家三口只能擠在40多平米的房子內,因為太大的我們買不起。

同時,我和爸爸上班都會很遠,孩子下午放學必須要託管,再加上我們會有高額的房貸要還30年。你說我是選擇學區房,還是就選擇在現在住的附近的小學呢?

這兩所學校的教育質量看起來差異還是蠻大的,我擔心,如果我不選擇學區房,以後我的孩子沒有教育好,我會後悔一輩子。

這樣的問題,我想你我都會碰到,到底要不要給予孩子更好的教育條件呢?

我的思考邏輯是這樣的,在不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的基礎上,我可以在能力範圍內做出符合自己條件的選擇。同時做好家庭教育,注重孩子品格和能力的陪伴,真正的陪孩子走過小學六年。

而絕不是孩子進一所好學校就萬事大吉,因為教育不僅僅是學校老師的事情,家庭教育更重要。這裡有2個關鍵點:

1、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做選擇,不攀比。

在擇校這件事情上,我一直覺得能力範圍到哪裡,就到哪裡,不必糾結。之前有朋友問我,果媽,果果的小學選擇私立或者國際嗎?我說,就家門口公立,走路15分鐘之內就到了,孩子輕鬆我也輕鬆。

我朋友說,你沒想著送他去新教育的學校或者國際學校嗎?對果果的成長肯定更好。我說,我也知道那樣的學校很好,或許孩子的未來會不一樣。

但目前我的經濟能力達不到,讓我一年花20多萬去這樣的學校,會影響我的生活質量。朋友一針見血地說,你還是因為沒錢啊!

5000字乾貨,幼小銜接面臨的3大難題及應對方法,建議收藏

確實,如果我的經濟水平能夠很輕鬆地負擔起這樣的學費,或許我也會做出和當下不一樣的選擇,但這個如果我不會假設,因為我現在的能力範圍就是達不到,我也不苛責自己。

因為,我一點兒不覺得自己因為沒錢就上公立有什麼不好,任何的教育制度都不完美,我會和果果一起去面對他人生路上的各種挑戰,是好是壞,都是我們選擇的結果。

辦法總比困難多,我對自己的家庭教育很有信心,我相信即便果果在體制內的學校,他也一樣可以更好的成為自己。

其實,擇校這件事情上,只要父母安心,放下焦慮,孩子就能體會到任何教育體制的快樂,關鍵是我們的心怎麼看待這個選擇,你是全然地接納,還是無奈地接受,你的態度會影響很多。

2、學校教育不是唯一的因素,做好家庭教育更重要

我身邊有家長,為了讓孩子上一所好學校,全家拼盡全力,讓孩子進了牛校,但是他們卻忽視了最重要的家庭教育,一味的把孩子的成績寄託在學校教育上。

總和孩子說,媽媽砸鍋賣鐵買房給你選擇了這個學校,我為你付出了這麼多,你要是成績不好,就對不起我。孩子的壓力特別大,生怕自己的成績媽媽不滿意。

可是在這樣的重壓之下,孩子的成績一直就是不上不下,媽媽又陷入新一輪的焦慮中,擔心小升初的選擇。

作為家長,我們都想給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這本身沒有錯。錯的是把孩子的未來全部寄託在學校的選擇上,好像孩子進了好學校就是進了保險箱。

殊不知,孩子的成長不是隻受到這一個因素的影響,家長與孩子的親子關係,孩子能力和品格的培養,自身的努力等等都是成功的基本因素。

5000字乾貨,幼小銜接面臨的3大難題及應對方法,建議收藏

所以,如果你的孩子能進入到很好的學校,那就好好利用這所學校的優勢,陪伴孩子發揮出他最大的潛能,如果你的孩子能進入家門口一般的學校,也請不要喪失信心。

或許你聽到的、感受到的,和真實的情況不一樣,而且我一直相信,大多數的老師都是愛孩子的。我們要和學校老師站在一起,共同去承擔起陪伴孩子的職責。

5000字乾貨,幼小銜接面臨的3大難題及應對方法,建議收藏

既然選擇,就去面對它,接納它,因為我篤定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如果你作為家長,願意持續走在自我成長的道路上,用閱讀開闊自己的視野,提升自己的格局,一起陪伴孩子學習,跟他一起規劃他的未來,那我相信,你的孩子就是幸福的,因為他有一個真正愛他的父母!

幼小銜接培訓班要不要報?

聊完了擇校話題,我來說說幼小銜接班的情況,有的幼兒園會開設這樣的班級,有的培訓機構會有這樣的設置。

那麼是否選擇,也是要看這個培訓班,它看重的是孩子能力的培養,還是僅僅是知識的學習。

其實上不上幼小銜接培訓班,和擇校一樣,關注你更在乎的是什麼。

下面我就說一說幼小銜接這個階段,家長很關心的學習問題,因為家長選擇幼小銜接班,更多的是關注在要不要讓孩子提前學習一年級的知識。

1、拼音

據我瞭解,小學一年級前兩個月會學拼音,但目前也有一些地區開始先識字,而不是從拼音開始學。

那作為家長,我也會焦慮,只學兩個月,那麼多拼音可怎麼掌握啊,如果孩子不提前學,跟不上,別人都學了,孩子會不會自卑。

面對這個問題,我諮詢了果媽閱讀會員中的一些小學老師。她們說,確實拼音只學兩個月,但是一二年級會反覆的鞏固,不是隻教兩個月之後就不教了。

所以,家長大可不必特別的焦慮,三年級還會有拼音的內容,老師會不斷的重複,給孩子時間。

5000字乾貨,幼小銜接面臨的3大難題及應對方法,建議收藏

想一想,確實如此啊,漢語言文學的本科生,還會在入大學第一年,再次學習拼音呢,沒有什麼知識是一蹴而就的,所以放過孩子,也就是放過自己。

孩子的學習是一個過程,需要循序漸進,正因為此,一二年級老師都不會太過強調孩子的成績,而是會培養孩子入學後的適應能力。

如果一二年級的習慣培養很好,那麼三四年級孩子就更加適應。很多人都說三四年級是個坎兒,因為一二年級都是在做鋪墊,所以也可以說,一二年級依然是幼小銜接的延伸階段。

所以呢,如果孩子感興趣,拼音可以適當學一些,可以使用一些遊戲的方式玩起來,孩子能掌握多少就掌握多少。

但如果孩子不感興趣,或者學習起來非常困難,說明他在這方面的學習還需要一些時間,可以從閱讀入手。下面就講講講識字和閱讀的重要性。

2、識字和閱讀

在準備下個月果媽閱讀幼小銜接主題閱讀的課程時,我採訪了一部分家有小學生的會員。

她們都說:對上了一年級的孩子來說,其實最大的挑戰不是拼音,而是識字量。

因為前幾個月,老師也知道孩子剛入學,所以呢,會給念題,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孩子的識字量不夠的話,就會影響到他的語文,數學,因為數學的題也是文字,孩子看不懂,那根本就沒法做。

所以,提前的準備,更應該是從閱讀入手,讓孩子用橋樑書,慢慢的過度到自主閱讀。而且,從小和孩子的閱讀習慣培養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從小就建立了閱讀習慣,不止是小學,那是受益終生。

5000字乾貨,幼小銜接面臨的3大難題及應對方法,建議收藏

果果在4歲的時候,開始出現識字敏感期,我就順著他的發展,開始給他指讀,走到哪裡見到文字,他就會好奇地問,我就帶著他識字。

在家裡,有時候我們就玩識字的遊戲,把字拆開,重新組合,有時候組出來的字,我都不知道有沒有,我就帶他一起查字典,在這個過程中,他就對漢字有了很深的感覺,逐漸掌握了漢字的結構。

到現在已經認識500個字以上,因為他在書店要求我給他買了一本書,學前識字500個,好像是這個名字,自己全部都認識了,說要做好上學的準備。

3、那這些孩子是否需要提前學習?

提前學習的好處是孩子提前掌握了基本的知識,在課堂上敢於回答,會擁有自信。

但因為孩子都會了,所以也可能會存在在學校裡注意力不集中,不認真聽課,反而在三年級失去原本具備的學習的優勢。

5000字乾貨,幼小銜接面臨的3大難題及應對方法,建議收藏

不提前學習的孩子好處是他會非常認真地在課堂上聽課,因為這些知識對他來說都是全新的。每個孩子都是擁有極強的好奇心。

但是成績會和以前學習的孩子比是有差距的,因為有時候別人都會,老師會講的很快,這個時候,就需要家長的鼓勵和陪伴,你給予孩子的支持是最重要的。

所以,在我看來是否提前學習,並不是最重要的,而是要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才是重中之重。

因為我的工作性質,我有機會接觸很多的孩子和家長,在我陪伴這些孩子小學的階段時,我發現,重要的不在於孩子是否提前學習,是否認識拼音,會算數,知識學習到什麼程度。

而是孩子的好奇心、關注力、是否保護的很好,保護孩子的學習興趣這才是幼小銜接階段,作為家長更要在乎的。

因為這是孩子的內驅力,如果一個孩子喜歡學習,那麼他生髮出來的那種力量,是可以鼓勵他一直走下去的,無論遇到什麼樣的困境,他都敢於去面對。

即便他已經學過的內容,但他依然可以在課堂上保持好奇心,去學習到他之前沒有體會到的內容。

如果他沒學過,他也會努力地學習,只是比別人晚學會一些,那又何妨呢?學習是一個過程,小學要上六年的時間,本身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

這也是,果媽閱讀為什麼會在2月份選擇品格教育的主題閱讀,因為這是幼小銜接的基礎,也是孩子一生成長的基礎。

如果一個孩子擁有了好奇心、關注力、堅毅、勇氣、自信,那麼他入學以後,就會一直保持著學習的興趣,因為他會逐漸明白,學習不是家長的事情,是自己的事情,是為了以後能成為更好的自己而應該做的事情。

說完了學習這個層面,最後我們看第三個話題。

如何幫助孩子化解幼小銜接壓力?

1、在入學之前需要做好心理準備

幼兒園的教育方式是以遊戲為主,而小學教育是以學習為主,這種學習方式的轉變,需要為即將入學的孩子做好足夠的心理準備。

果果是2012年9月的孩子,所以他是晚一年上學,我告訴他等你7歲的時候,你就是小學生了,是真正的大人。

我帶他去看了他即將上的小學的學校,當然是在學校外面,也帶他看一些小學生課堂裡的視頻,告訴他課堂是那個樣子,在他心理是很期待小學的到來,因為他覺得上學就是大人,很有成就感。

同時,我還和他經常聊天,分享我自己在小學的事情,讓他憧憬著小學的生活。千萬不要嚇唬孩子,讓孩子對學校造成恐懼。

5000字乾貨,幼小銜接面臨的3大難題及應對方法,建議收藏

在我看來,人生就是一個成長的過程,所以,果果很期待去上小學,他說可以認識新的朋友,可以學習到很多知識,可以擁有自己的書包,自己的房間,自己可以決定自己的時間安排。這份心理準備非常重要。

2、在入學之前需要做好讀寫準備

其實,在這個階段,不要刻意追求讓孩子認識多少字,而是要著眼於發展觀察、分析、比較和分類的能力,這對孩子入學以後學習識字和寫字非常有幫助。

果果的幼兒園是有畢業班的,也就是幼小銜接班,老師會按照小學的要求來規範孩子的行為,每天也會留一些作業,讓孩子從現在開始就知道作業是他的事情,是必須要做的。

我們還會每天進行親子閱讀,有的時候,我會讓他自己讀,給我講,有時候他讀幾頁就累了,不想讀了,我就給他講,我享受的是我和他在一起閱讀的時光,而不是當成任務,所以我們彼此都很輕鬆。

3、在入學之前需要做好社會性準備

每年在果果過生日的時候,我都會給他講述這一年,他自己發生的變化,比如3歲自己會穿鞋,4歲穿脫衣服很自如,5歲可以晚上自己上廁所,6歲會做飯,煮麵等等,讓他自己看到自己自理能力的成長,同時給他下一年制定一個目標。

那麼在社交上,我也會有意識地讓孩子多認識一些小區的小朋友,他們會一起入學,相互熟悉,即使不在一個班級,也會在一個學校。

孩子在社交能力上的培養,其實是小學階段非常重要的,因為孩子在小學才是真正社交的開始。這一點,在果媽閱讀去年的兒童社交主題中詳細講述過。

4、在入學之前需要做好運動準備

讓孩子跳繩,拍球,鍛鍊體能,這些很重要,再有多在週末帶著孩子去大自然放鬆。自然本身就有力量,能幫助孩子緩解入學之前的壓力。即便孩子上學後,也要多運動,多親近大自然。

你會發現,大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釋放壓力的場所。這一點,在我們的自然養育主題閱讀也有詳細的講述。

5、在入學之前做好習慣的培養

  • 良好作息的習慣——時間觀念;
  • 吃好早餐的習慣——健康意識;
  • 自己收拾的習慣——責任意識;
  • 做事專注的習慣——優秀意識;
  • 每天閱讀的習慣——長遠意識。

以上這5點,就是我總結出來可以幫助孩子緩解幼小銜接壓力的一些方法,其實,幼小銜接這個事情,帶給家長的壓力也很大。

當你看完我分享的這三大點之後,你應該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到底是孩子上學,還是父母上學?我能做什麼,那就做什麼,做不到的就放下,做自己能做到的。

相信孩子生命的力量,幼小銜接其實只是孩子成長中一個重要的階段,家長放下焦慮,孩子才能放下焦慮。

我這次是站在一個媽媽的角度講述我給孩子做的幼小銜接的準備,其實這裡更多的還是我們自己的成長。如果父母的眼光能看長遠,不急功近利,就能陪伴孩子走好這段時間。

我是果媽李璇,歡迎你關注我,這裡會有我寫給媽媽的心理學專欄,也會有很多好書推薦,更重要的是,這裡有的是溫暖和愛,讓我們一起學會和焦慮做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