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筆、墨、紙、硯是中國古代重要的書寫繪畫工具,在中國歷史上佔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它們不僅表現了中華民族別具一格的風俗,也為世界文化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要想作畫寫作首先要磨墨,這時就需要在硯臺上進行,硯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它在“文房四寶”中身居首位也是名副其實。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一位氣質翩翩的少女,雙手握住硯臺,仔細認真的研磨,全身上下融入了筆墨的精髓,而最早的硯臺距今已有五千個春秋......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在陝西省臨潼縣姜寨一處原始社會的遺址中,發現了一套原始人用以陶器彩繪的工具,其中有一方石硯,硯有蓋,硯面微凹,凹處並有一根石質磨杵,硯旁留存數塊黑色顏料,這處遺址歸屬於母系氏族時期的仰韶文化。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到了漢、晉時期,歙硯製作技藝開始問世,至唐代開始名聲鼎盛,宋代開始飛速發展,宋代書法家蔡君漠曾贊:“玉質純蒼理致精,鋒芒都盡墨無聲。相如聞道還持去,肯要秦人十五城。”詩中將歙硯與卞和玉相媲美,認為歙石價值連城。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在新中國成立後,以歙硯傳統文人胡震龍為代表的“硯雕世家”的硯雕作品更是名流權貴、文人雅士收藏的新寵。1980年鄧小平出訪日本時將胡震龍雕刻的一方“硯池春”作為國禮贈送給日本首相。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作為硯雕大師胡震龍的幼子,著名硯雕家胡笛作為胡派傳人承其衣缽,精通浮雕、圓雕、鏤空雕等,他在繼承傳統技法的基礎上汲取了現代派諸家之長,刀法細膩精奇,構思新穎獨特,其作品具有極高的實用和收藏價值。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胡笛的雕硯作品曾屢次獲獎,他的《蜀水懷古》獲“七五”全國星火計劃博覽會金獎;《桃花源記》獲百花獎銀獎;《赤壁賦》獲百花獎金獎;《柳浪鳴蟬》獲海峽兩岸金獎;《清影搖風》獲安徽省工藝美術金獎。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要雕刻出一個好的歙硯作品,創作中需要心手合一,在選石過程中,採用‘看、摸、敲、洗、磨、刻’等方法鑑定出石質優劣後,將符合制硯標準的優質硯石挑選出來。雕刻過程中根據雕刻的立意和內容選擇刀法,或奔放、剛勁,或細膩、含蓄,應剛柔相濟,把握好輕、重、徐、疾。只有用心去雕琢的歙硯才是富有靈氣的作品,這也是我們這一代匠人最應下功夫的地方。”胡笛說道。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墨香四溢,他用雙手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胡笛老師在30多年的雕硯經歷中,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推陳出新,將所創作品結合現代審美融入自己的創意,必將在以後的日子裡雕刻出屬於他的匠心之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