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摸金校尉”將黑水城30多座佛塔全刨開,對文物進行洗劫


黑水城,又叫黑城,位於內蒙古阿拉善盟額濟納旗額濟納河下游北岸的荒漠上。提起黑水城,很多人可能很陌生,喜歡盜墓小說的就比較熟悉了,這裡藏寶無數,機關重重,很多人喪生在這裡,黑城向來是神秘莫測的地方。

黑水城,蒙古語稱為哈拉浩特,又稱黑城,位於乾涸的額濟納河下游北岸的荒漠上,距內蒙阿拉善盟額濟納旗旗政府所在地——達來庫布鎮東南方向25公里,是居延文化的一部分。黑水城之所以稱為“黑水”,是因為在元之前有黑水河流到這裡,形成內陸湖名居延海,漢朝時,趕走匈奴後就有屯田駐兵,現今額濟納成為居延遺址和黑水城保護基地,成為旅遊風景區。

黑水城始建於西夏時期,當時西夏王朝在此設置“黑水鎮燕軍司”。黑水城是西夏在西部地區重要的農牧業基地和邊防要塞,是元代河西走廊通往嶺北行省的驛站要道,西夏十二監軍司之一黑山威福司治所。1286年,元世祖忽必烈擴建此城,並設“亦集乃路總管府”。


公元1226年,成吉思汗攻入居延,據守在這裡的西夏“黑山威福軍司”被打敗了,後西夏國投降成吉思汗。從此,亦集乃古城為元朝佔領,在這裡建立了亦集乃路總管府。1275年,馬克•波羅曾經來過這裡。他描述說:“居民頗有駱駝牲畜”,“以農業牲畜為主”。可見當時此城還是一派興盛祥和的景象。

黑水城東西長470米,南北寬384米,總面積18.05萬平方米。雖歷經700多年,黑水城仍不失當年的高大宏偉。它是“古絲綢之路”以北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古城遺址,這裡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西夏時期的《番漢合時掌中珠》、彩繪雙頭佛和元代紙幣等舉世無雙。2001年被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並納入居延遺址保護區。

黑水城人去城空,但是城中藏寶卻誘惑著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探險家。

1909年4月,俄羅斯“摸金校尉”、沙俄上校、俄國皇家地理學會會員科茲洛夫以所謂科考的名義,帶著全副武裝的俄國軍隊,進入黑水城,盜走10個大箱子的黑水城文物運到俄國彼得堡。1909年6月4,俄羅斯“摸金校尉”、科茲洛夫對黑水城展開了一次更大規模的盜掘。30多座佛塔塔身和塔基都被一一刨開,圍繞著黑水城的近千年的佛塔80%就這樣在一個考古強盜手中毀於一旦。沒來得及帶走的,他施展了破壞。

1926年,科茲洛夫對黑城進行了第三次也是最後一次盜掘。具體情況不詳。這位俄羅斯籍“摸金校尉”從黑水城盜寶無數,據稱直到1991年蘇聯解體都沒能整理完他所盜之寶的具體規模。


科茲洛夫從黑水城盜掘的文獻有舉世聞名的西夏文刊本和寫本達8000餘種,還有大量的漢文、藏文、回鶻文、蒙古文、波斯文等書籍和經卷,以及陶器、鐵器、織品、雕塑品和繪畫等珍貴文物。這些文物文獻數量很大,版本大都完整,是研究西夏王朝甚至於和西夏王朝同時的宋、遼、金王朝,還有元朝歷史的“無價之寶”。這批文獻數量之多,為整個世界所罕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