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份關於個人信用的維護攻略,你必須知道

這份關於個人信用的維護攻略,你必須知道

大到買房,小到逛超市,其實大部分人都多多少少,和銀行發生著“借貸”關係。尤其是當您需要“大錢”的時候,從銀行貸款,利率普遍會比其他渠道要優惠得多。很多人都有血淚經驗,“信用記錄”上的一些“汙點”,比如當年一不小心忘還了幾元錢的信用卡消費,可能會導致貸款受阻,或者利率上浮。

近日,北京出臺政策,將對個人信用評價打分,定期公示個人失信記錄,想必大家都有關注了,在這個信息化時代,未來信用對我們的影響,將會滲透到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當中。好的信用記錄將會讓我們的貸款和生活變得更加方便。那麼,個人的信用記錄又該如何維護呢?

建立個人信用記錄

“信用空白”不等於“信用良好”。一直以來,銀行面對信用空白的人,比擁有長期信用記錄但是有一兩次汙點的人要來的謹慎,信用空白的人在申請貸款時往往毫無優勢。因此,對於信用空白的人來說,可以先通過辦理信用卡來建立個人信用記錄。

滲透到生活當中的“信用”

不僅僅是銀行貸款和信用卡還款,在其他各類繳費當中,如水費、電費、煤氣費、電話費等各項生活繳費當中,都要注意及時繳納,避免發生拖欠的情況。激活或激活未使用的信用卡要及時註銷防止變成“睡眠卡”產生未繳年費而影響信用。日常生活中就要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把“信用”滲透到個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定期查詢自己的信用報告

一年查一次徵信報告,是很必要的!很多人沒有查徵信報告的習慣,大多數人除非與銀行發生業務,否則不會主動去查詢信用報告。關於央行徵信報告,個人每年都有3次免費查詢的機會。建議每年至少查一次,這樣如果一旦發現信用報告有問題,可以及時提出異議、及時解決,不要等到用到的時候才想起來去查它。

及時消除不實的不良記錄

在定期查詢自身徵信記錄時,一旦發現有不實的不良信用記錄,一定要設法儘快消除。比如,因個人信息被盜用導致產生的信用問題,可向公安機關報案,由銀行發起調查處理,一旦發現違約行為與本人無關,銀行會修改客戶的徵信信息。

妥善保管好身份證件

不要把個人身份證件、信用卡借給別人用。如果你的個人信息洩露被盜用的話會產生非常嚴重的後果。

總得來說,個人徵信已經滲透到社會活動的方方面面,影響著現代人衣食住行。在未來,不僅只是“無信不立”,甚是“無信寸步難行”,個人應該時時注意建立和維護自己的信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