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辦公出現,未來50%工作在家就行,房價還會繼續漲下去嗎?

先講一個我原先女同事的例子,這個世界不是所有人都想著留在一二線城市:

3年之前,在青島,當時她的工資已經6000+,屬於中等偏上。那時,青島市北區房價不過1萬出頭,對她來說,買房是很輕鬆的事情……

但是,她說,她太不喜歡青島啦,到處是車,特別到了夏天,旅遊季,上班時無論開車還是公交,不到10公里路需要1個多小時,堵車時2個小時……她說,她有時都崩潰啦。太不喜歡啦,房價那麼高,壓力那麼大。青島有的,她老家都有,對啦,她老家是日照。

虛擬辦公出現,未來50%工作在家就行,房價還會繼續漲下去嗎?

後來,義無反顧的把青島工作辭了,回到日照,從58同城裡也找到了符合自己專業的工作,五險一金都買齊,朝九晚五,月薪5000多,買的房子不到5千(現在日照房價均價七千),全款。沒有房貸壓力,上班到單位走著不到10分鐘,嫁給了愛情……生活過得幸福悠然,平時和雙方父母聚在一起,節假日小兩口開車出去旅遊,對啦,孩子以後上學是日照一中。日照一中是山東省名校,要比青島城陽黃島甚至市北區的很多原先的鄉鎮中學還要好吧……若是,想著來青島玩,開車兩個小時,並且日照到青島高鐵快要開通啦~~~

虛擬辦公出現,未來50%工作在家就行,房價還會繼續漲下去嗎?

隨著90後覺醒,隨著科技發展,隨著VR虛擬現實和人工智能發展,隨著虛擬辦公出現,未來50%工作不需要聚集完成,也就是說在家就行。隨著智慧城市,智慧交通,智慧購物出現,城市的聚集功能越來越弱。隨著老齡化人口增加,以城區為半徑的一小時車程養老圈形成,老人搬到城市近郊山清水秀的特色小鎮養老,那麼城區裡房子,還會那麼值錢嗎?那些相信房子漲價1萬年的人,是對科技的褻瀆,是靜止的短視。

所以,只要有一天大家放下執念,越來越多人想開時,隨著科技發展,即使不再調控,房地產也將終究退出歷史舞臺,從長遠看,房價如蔥,不是不可能……

虛擬辦公出現,未來50%工作在家就行,房價還會繼續漲下去嗎?

留給地產黃金時間已經不多啦,若是房子真的便宜起來,那麼它就真的只是一堆鋼筋混凝土。

所以,以未來、科技的眼光,而不是前二十年簡單經驗論看問題,你還會去囤房嗎?

很多人說唱空房價10年之前就有了,比如天涯牛刀的帖子等,房價不照樣翻了一倍多?不照樣被啪啪打臉。我想牛刀沒有錯,錯的是我們……因為,按照正常市場,那時,房價就開始偏離了正常軌道,錯的就是錯的,現在只是錯上加錯,若不繼續糾錯的話,這艘經濟航母誰也不知道終將怎樣,我們終究去到哪裡……若是這個時代繼續不糾錯,那麼並不會因為你有幾套房子,就獨善其身~~~

虛擬辦公出現,未來50%工作在家就行,房價還會繼續漲下去嗎?

或者換句話說,沒有15、16年極致量化寬鬆,沒有到了去庫存的緊急時刻(當時情況是無論怎樣,都解決不了庫存這個難題,開會比講供給側改革,必講去庫存。無論什麼會議。)。若有其他辦法,絕對不會使用漲價去庫存。若不為了去庫存,原先房產投資客和開發商還不知道去那裡哭呢?應該這麼講08年造成的庫存綁架了本次漲價,或者本次漲價是08年延續。關注過股市的朋友知道,牛市末期的最後一輪漲幅最快最為兇猛,往往是翻倍行情,之後就是慢慢熊途。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會嚴防庫存,沒有了庫存,房價上漲也就沒有了邏輯所在……

所以,錯誤可以錯一時,或者一個時期,但是終究會回到正軌的。曾經有一個提問,哪些看稀鬆平常實則驚心動魄的說法?

但是,無論如何區折,我相信,以我們智慧,彎路終究會走直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