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在貴州安順,有一棟建築,被稱為“中國現存最精緻的文廟”、“石雕藝術的殿堂”,讓很多專家歎為觀止。但很多貴州人,甚至不知道它的存在。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安順文廟,也就是當年的安順府學宮,始建於明代洪武初年,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600年的滄桑,幾經毀壞、重修,仍基本保持明代的建築風格,是西南地區較早建成的文廟之一,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文廟在全國不知有多少,可是,像安順文廟這種以石頭建築為主的文廟卻鳳毛麟角,它是貴州石頭文化與中原文化完美的結合,堪稱西南一絕。

安順文廟依“孔明丘”的緩坡而建,按規制沿中軸線對稱佈局建築,形成了一座典制齊備、佈局嚴謹、捭闔有致、工藝精巧絕倫的府級文廟。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文廟前有一座照壁,形如巨大門屏。文廟進門處有“禮門”、“義路”,分別為垂花門。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透雕石花宮牆

“禮門”、“義路”間,聳立一堵透雕石人、石花牆,稱“宮牆”,上方橫額書刻“宮牆數仞”四字,宮牆左側腳下,豎一塊條形石碑,刻“文武官員軍民人等在此下轎馬”稱為“下馬碑”。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泮池橋

文廟共有四進。第一進分上下兩院。由於就坡而建,四進建築物也隨之升高。入得文廟正門至第一院落,內有半月形水池,稱為泮池。在古代,凡中秀才得從石橋上過,名“游泮”。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第二進大院東西兩端,分別建一幢單間重簷歇山頂亭閣,稱“桂香閣”,“尊經閣”。是祭祀時張榜公佈祭孔官員名單處。

第三大院,是由正殿(大成殿)、兩廡和大成門合圍而成的一座四合院。兩條石龍宛如從天而降,龍身時隱時現,龍首遙相呼應,栩栩如生。柱礎石獅為雌雄二獅,雄獅足蹬繡球,雌獅懷哺幼獅,口含銅鈴。它們與大成門外的另兩根石龍柱,同被稱為

“文廟四大石雕瑰寶”。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大成殿前廊簷牆處,左右開一門,第四進由此進入。院中原有“崇聖祠”,已毀。

安順文廟最令人矚目的是石雕。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石雕牌坊欞星門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石獅

安順文廟石雕,體裁廣泛,技法多樣,圖案生動,寓意深遠。尤其是大成殿前一對整石鏤空雕雲龍石柱,不僅體現了中國傳統“天圓地方”的天地觀,而且集多種精湛石雕技法於一體,國內絕無僅有。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該龍柱通高5米,柱徑0.8米,內方外圓,內實外空。龍柱以透雕為主,兼集浮雕、圓雕、平雕等技法,栩栩如生地表現了若隱若現穿梭於雲中的巨龍形象。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龍柱工藝精湛,不但冠絕貴州,與北京國子監的龍柱相比,也毫不遜色。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柱基為一對石獅,躬身昂首,對天長號,似難承受翻騰巨龍的重力。

這巧奪天工的龍柱是誰的傑作呢?據《續安順府志》記載,它是清代道光年間一個人稱“蘇石匠”的高手所為。

據說當年為了要營造這兩根龍柱,官府張榜招募能工巧匠,宣稱誰有本事雕成,就按雕琢下來的碎石重量,付給同樣重的銀子。蘇石匠選了一塊石料,幾天便雕成了一架可以撥動珠子的算盤。有人說,算盤固然精巧,但畢竟是件死物,能不能雕活物呢?蘇石匠在幾天內又雕出了一隻畫眉,拍翅欲飛,足可以假亂真。當下,監修的人便把他聘請來,花了幾年功夫,終於雕刻出這對龍柱。

貴州這個古建築舉世無雙,令人驚歎!99%的人不知道,它牛在哪裡

著名古建築專家單士元、祁英濤先生考察安順文廟時,曾為之驚歎,誇讚為“石雕藝術的殿堂”。

安順文廟這樣規模宏大的石頭建築,在國內是極其罕見的,這兩根龍柱更是濃縮了石雕藝術的精華,舉世無雙。即使在貴州這個“石頭世界”裡,這樣珍貴的藝術品,也值得我們去仔細品評欣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