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茶館,是喝茶人經常聚集的地方,也是人們休息、娛樂和交際的場所。中國的茶館歷史十分悠久,早在兩晉時期已有茶館的雛形,那時稱為,正式出現是在唐朝開元年間,稱為茗鋪。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老舍曾說:茶館是三教九流會面之處,可以容納各色人物。一個大茶館就是一個小社會。由於地域文化和經營模式、規模大小的不同,茶館衍生出許多稱謂,比如茶樓、茶肆、茶坊、茶寮、茶社、茶室等。

如果按照經營的內容來分類,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清茶館、書茶館、棋茶館、野茶館、大茶館。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清茶館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清茶館只賣茶兼營各種精緻的茶點,不伺候茶後進餐的酒飯,飲茶的主題比較突出。茶館內一般擺放著方桌木椅,陳設雅潔簡樸,茶客可自帶茶葉,入座買水,消費不高普通家庭均可承受。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來清茶館的客人一般以喝茶、聊天為主,春、夏、秋三季茶客較多,會在門外或內院搭涼棚,前棚坐散客,室內是常客,院內是雅座。早晨茶客們在這裡談論時事,聊聊工作,談談家常,說說瑣事,相互八卦,逗逗鳥,下下棋,都是清茶館的韻事。

書茶館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書茶館是眾多茶館中最具代表性的茶館,它是在清茶館的基礎上,增加評書、相聲、大鼓等節目,來豐富茶館內容,以此吸引更多顧客。清末民初,北京出現了很多以短評書為主的茶館,這種茶館,上午賣清茶,下午和晚上請藝人臨場說評書,行話為"白天"、"燈晚兒"。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一般在這些書茶館都座無虛席,飲茶是次要的,聽評書才是主要目的。評書是老百姓最喜聞樂見的一種曲藝形式,老話說得好,聽書比聽戲還入迷,足見其藝術魅力之一斑。

書茶館直接把茶與文學相聯繫,客人一面飲茶一面欣賞評書人的說演,既能學到很多文化知識,又可達到消閒、娛樂的目的,可謂老少皆宜。

棋茶館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棋茶館,是指賣茶帶下棋的茶館,是北京的一大特色。茶館內的設備比較簡陋,桌子是一拉溜的大長條桌,寬度為能放下一幅棋盤。桌子兩邊還能各放一套蓋碗兒的尺寸,凳子也是一拉溜的長條凳,一排一排的非常整齊。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櫃檯上預備著數十副象棋,每天都有很多棋迷前來下棋喝茶。這些棋茶館只收茶錢不用另收其他的錢,所以來這裡的顧客多以勞動市民和無業者或者一些愛好下棋的顧客為主,邊飲茶,邊對奕,以茶助奕興。這樣的茶館,生意並不好,一般都不怎會賺錢。

野茶館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野茶館,顧名思義就是開在荒郊野外的茶館。與其他茶館相比,在鄉野間路邊設立的野茶館比較安靜清雅。人們去郊外遊玩時在這裡閒坐片刻,喝喝茶聊聊天閒坐一會兒,會感覺非常輕鬆、自在、舒暢。

當時比較有名的野茶館有:麥子店茶館、六鋪炕野茶館、河北綠柳軒野茶館、白石橋野茶館。

大茶館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前,北京大茶館林立,規模大,有前廳、過廳、後堂之分,分別設有散座和雅座,可滿足不同檔次的茶客需求,相當於我們現在的大飯店和酒樓,其來歷和清朝的統治制度有很大關係。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以前大茶館的顧客,以旗人的中層人物為主,小京官、章京和商賈階層亦常光顧。大茶館不僅賣茶,也賣各種點心、吃食。點心多為月餅、元宵、芙蓉糕等,吃食一般有“爛肉面”、“小碗炒肉”。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現在大茶館喝茶既實惠又方便,如喝到早飯之時需要回家吃飯,或有事外出的,可以將茶碗扣於桌上,吩咐堂倌一聲,回來便可繼續品用。因用蓋碗,一包茶葉可分二次用,茶錢一天只付一次。

同治年間比較有名的大茶館有:天匯軒、天全軒、天仁軒、天啟軒、天壽軒、天福軒、天德軒、天頤軒,並稱 “京城八大軒”。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普洱阿清|中國茶館,原來分類這麼多!

茶館走過漫長的歲月,已形成獨特的文化體系,如今茶館依然在傳承、演變、發展,在茶館內每天還會繼續上演著一幕幕當今世間百態。

各位茶友空閒的時候,也可以帶上自己的愛茶,約上三五為朋友,一起去茶館喝喝茶,感受不一樣的喝茶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