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徑34千米!最大和最小相距12070公里,“海衛九”是撞出來的?

在科學之中,宇宙的探索科學家們也進行了很久了,包括各大行星的重新定義,例如冥王星的歸屬。所以說人類宇宙突破成就還是很多,根據《自然》雜誌最新研究表明,科學家們在海王星的邊緣發現了“最小衛星”,初步命名為“馬頭魚尾怪”(Hippocamp),對於它的來源,科學家們認為可能是從海王星另一衛星,海衛八(Proteus)脫離的一個古老碎片。

直徑34千米!最大和最小相距12070公里,“海衛九”是撞出來的?

當然對於這項研究成果,我們初步也是進行猜測的。在1982年"旅行者2號"探測器發現6顆海王星內衛星,分別為海衛三(Naiad)、海衛四(Thalassa)、海衛五(Despina)、海衛六(Galatea)、海衛七(Larissa)和海衛八(Proteus)。之後科學家們就覺得海王星的衛星可能並不止這點,確實經過幾年的努力,科學家們在2013年找到了這一顆海王星內新衛星,將其命名為"馬頭魚尾怪",相當於就是“海衛九”。

直徑34千米!最大和最小相距12070公里,“海衛九”是撞出來的?

在所有的衛星之中,海衛八是體積最大,平均直徑為420千米(公里),僅次於2顆海王星外衛星,海衛一(Triton)和海衛二(Nereid)。而這顆"馬頭魚尾怪"是最小的海王星衛星,直徑僅16-20千米(據其他數據,最大直徑為34千米)。所以暫時大小也不能確定,但是可以看出來它確實比其他的衛星小很多,不然也難以發現。

直徑34千米!最大和最小相距12070公里,“海衛九”是撞出來的?

“馬頭魚尾怪”(Hippocamp)的軌道是所有內衛星最為“奇怪”的,因為離海衛八距離非常的近,這也是科學家們懷疑它是來自海衛八一部分的主要原因。根據初步測量顯示,兩顆衛星的距離只有12070公里。為了解釋“海衛九”的存在,科學家們做了一個假設,就是認為"馬頭魚尾怪"是因海衛八與另一天體撞擊而產生。

直徑34千米!最大和最小相距12070公里,“海衛九”是撞出來的?

當然說到撞擊可能就牽涉到了“天體 ”之間的撞擊,科學家們認為,在海王星內衛星出現於數十億年前,海衛一被海王星從柯伊伯帶“俘獲”的時候。海衛一的出現破壞了海王星衛星的原始體系,但它們的碎片隨著時間的推移形成了現有的內衛星。一段時間過後,由於與彗星相撞,一塊碎片從海衛八脫離,形成了"馬頭魚尾怪"。1989年"旅行者2號"探測器拍攝的圖像也印證了這一假設。圖像顯示,海衛八上有一個巨大的火山口。

直徑34千米!最大和最小相距12070公里,“海衛九”是撞出來的?

而這個火山口也是“撞擊”的標誌,類似於我們的火星“隕石”坑或地球“隕石坑”一樣,這些都是一個標誌,當然雖然有這些證據的說明,但是“海衛九”是否真的是撞擊形成的,科學家們也需要進一步去確認,宇宙的天體撞擊一般都會產生相互的“軌道”變化,如果“海衛九”是被撞擊出來的,那也說明了未來如果再次出現撞擊,兩個衛星可能合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