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媽後,情人節還過不過?

01

今天是情人節,你還記得嗎?

很多的寶媽談到情人節,會下意識的說,哪還有心情過情人節,那都是年輕人秀恩愛的節日。

自從有娃後,我們媽媽把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了寶寶身上,情人節已不在是有娃前的情人節。

那麼當媽後情人節還過不過?怎麼過?在我看來,關鍵是你怎麼看待情人節,你想過一個什麼樣的生活。

02

每個孩子內心都有一個美好的願望,那就是父母相愛!這份愛比父母單獨愛孩子本身,更能讓孩子感到幸福和安心。

心理學家Susan Orenstein說:父母之間秀恩愛,可以讓孩子感到安全和穩定。

記得,果果3歲多的時候,我和他一起閱讀繪本《存起來的吻》。故事裡講到,放假了,小斑馬要去夏令營玩。爸爸媽媽給他準備了很多東西,還將吻裝進盒子,一同放進包裡。火車上,一個小寶寶想爸爸媽媽了,小斑馬拿出盒子,把爸爸媽媽的吻分享給小朋友們。

當媽後,情人節還過不過?

講完這個故事,我親了果果一下,他開心地笑了,因為他知道,我在用這樣的行動表達對他的愛。之後,他說,媽媽親爸爸,爸爸親媽媽。

當時,我和他爸爸真的極度尷尬,我們受傳統文化的影響,表達愛的方式也很內斂含蓄,我們的父母輩,一般都不會當著孩子的面牽手擁抱,更談不上親吻,所以,我和爸爸四目相對,愣在那裡,都不知道該怎麼辦。

結果,果果執意地說,媽媽親。於是,在果果的面前,我第一次親了果果爸爸一下。果果開心地笑了,說,媽媽愛爸爸,爸爸愛媽媽。

當媽後,情人節還過不過?

就像武志紅所說:孩子樂於看到父母相愛,而不是都到他這裡來爭奪愛。如果父母相愛,孩子就會安心地去做一個快樂的孩子。

謝謝果果讓我明白,夫妻關係高於親子關係的真理。

從那天起,不只是節日,我們在生活中也經常秀恩愛。一句溫情的話語,一個深情的擁抱,一個充滿愛意的眼神,一段坦誠的談話,都可以讓彼此感受到溫暖和愛。

當然,我們的婚姻也有稜角,有分歧和衝突,但我們願意用愛去細細打磨。於我而言,每天都過著充滿愛的日子就是給孩子最好的愛。

因為,為人父母,最重要的不是教給孩子怎麼做,而是他在一旁看著你過著怎樣的生活。

03

儀式感讓生活成為生活,而不是簡單的生存。

這就好像,我們需要婚禮儀式、畢業典禮、節日慶典等等一樣,就是需要儀式感給自己的未來賦予新的意義,或者讓自己和過去做一個正式的告別。

《小王子》裡說:儀式是什麼?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情人節就在提醒我們,生活需要愛的儀式。在西方國家,其實情人節並不單單是情侶及愛人之間的節日,同時也是一個傳遞愛心的節日。

當媽後,情人節還過不過?

比如在美國,情人節就是一個“全民狂歡”的節日,男女老幼都會參與其中,甚至連中小學,幼兒園都會舉辦情人節派對。這一天,孩子們會收到老師送給他們的糖果、卡片,每個孩子也會準備好小禮物在班裡互相贈,用以表達感情、增進友誼。

當媽後,情人節還過不過?

我在ienglish上讀到一本繪本《Franklin'sValentines》(《富蘭克林的情人節禮物》)。小烏龜富蘭克林,這次要過情人節,給同學們送賀卡。但是他遇到了一個麻煩,情人節賀卡不見了,他拿什麼送給好朋友呢?

最終富蘭克林回家重新制作了卡片,第二天送給朋友。朋友們說,今天不是情人節了,富蘭克林回答道:“這是為朋友節準備的。如果你願意,每一天都可以是朋友節。”

當媽後,情人節還過不過?

你看,小朋友的情人節都如此有儀式感,我們成人世界更需要。儀式感不是讓我們一定要有玫瑰巧克力,而是關乎一個人內心深處的生活態度。人生需要這樣的感動和驚喜,讓自己更加珍惜身邊深愛的人!

04

情人節,當我們對對方說出“我愛你”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了愛自己。

叔本華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說“我愛你”的人一定先有一個完整的“我”字,倘若沒有“我”字,“我愛你”也就不存在。

是啊,如果一個人連“我”都活丟了,還談什麼愛別人呢?連去愛的主體都已經消失不存在了,那樣也就意味著愛也不存在了。

當媽後,情人節還過不過?

愛自己,不是自私,不是自我,而是自愛。因為我們給不了別人我們自己沒有的東西,當我們學會好好愛自己,自己的愛才是充盈的,我們才能在生活中體會到愛的味道。

而愛自己,它不是停留在物質層面上,過節給自己買禮物,去旅行,真正的愛自己是悅納自己,接納那個最真實的自己。

05

其實情人節這樣的節日,會讓沒有感受到愛情的人內心失落和焦慮,比如說:很多人會有刻板印象,覺得單親家庭的孩子在情感上會存在缺陷,沒有安全感,不善言談,敏感!於是單親家庭的媽媽會很擔心孩子的未來。

孫儷與鄧超的愛情生活讓很多人豔羨,其實他們兩個人的原生家庭都是單親家庭。

最初,孫儷憎恨父親,不相信婚姻,怕重蹈母親的覆轍。但是遇到鄧超之後,她卻從原生家庭的經歷中,摸索出適合他們夫妻兩人的相處之道。在婚後,他們夫妻二人跳出原生家庭,關注在自我的成長上,終於贏得了屬於他們自己的幸福。

當媽後,情人節還過不過?

單親家庭的孩子會不會缺愛,會不會幸福,關鍵還是在於你的態度,你是否能悅納自己的狀態,是否願意面對真實的自我,是否真正愛自己,是否能把這份態度傳遞給孩子,讓孩子有愛自己的能力,面對未來的能力。

如果你試著去尋找愛,感受到了愛,好好愛自己,願意讓每天的日子都充滿愛,那每天都是充滿愛意的情人節!


當媽後,情人節還過不過?

情人節給了我們機會去思索,為什麼愛和被愛在人的生命中如此美好。它提醒我們去過一種有儀式感的生活,讓生活更加有趣。它的存在,也是讓我們去體會生命中愛的喜悅!

誰說當媽後,情人節就是個扎心的節日?我們無需去比較外在禮物的多少,如果心中有愛,每天都是情人節,每天都享受愛的滋養!

祝福所有的朋友,情人節快樂!

我是果媽李璇,喜歡我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