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

前陣子,在微博上看到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上了熱門話題,很多父母參與討論。

其實孩子的安全感,取決於他的生長環境以及父母對待孩子的態度。

演員黃奕就曾在星空演講中講到童年生活,是一個典型的留守兒童。年邁的爺爺奶奶帶著她生活,她常常練完琴,一回頭家裡就黑漆漆的。每當這個時候她都很害怕,這讓她極其缺乏安全感。

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

02

那麼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了什麼樣子?

查看微博話題中的討論故事和相關心理學研究,發現缺乏安全感的孩子很容易出現以下6種表現。

1、自卑

因為缺乏安全感,導致自卑。覺得自己哪裡都不如別人,別人為什麼都這麼優秀,而我好像一無是處。對生活極度悲觀,對自己失望,沒有信心,也很消極。

對任何事情都覺得自己不行,總是用一種逃避的方式來處理,從不正面解決,也會給自己找出很多的藉口。

2、處理不好人際關係

因為缺乏安全感,也會導致孩子長大後處理不好人際關係。在人際交往過程中,他會很害怕自己會說錯話,或是辦錯事得罪別人。

對自己的行為畏手畏腳,過於在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總是獨來獨往,融入不了集體中。

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

3、不會輕易相信別人

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不會輕易相信別人。因為他們不相信人,很少能交到朋友。朋友對他好,他也會覺得他是有目的的,有所圖。

既然不能真心的對待別人,就更不會換來別人的真心了。

4、過分敏感

相信我們每一個都會有些敏感,而過分敏感就會讓自己和周圍的人很累。看到有幾個他認識的人在一起說話,就會覺得是在說他。

他覺得什麼事情都跟他有關係,他生怕自己惹事,給別人造成困擾。不管什麼事,他都先想到自己,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而這種敏感的行為全因小時候缺乏安全感所致。

5、多疑

多疑與過分敏感有些類似,這種表現多表現在與最親近的人之間。例如在談戀愛的時候,查對方的手機、QQ,喜歡胡思亂想,總覺得你所說的話都是騙人的。

6、情緒不穩定

情緒不穩定,可以解釋為在很正常的時候一切都很好,但是突然之間因為某一件你覺得看似很小的事情,她的情緒就會爆發,弄得周圍的人都很不快。

其實他也是在用外表的彪悍,來保護自己脆弱的內心。

03

既然缺乏安全感,會對我們孩子有這麼大的影響。那麼我們作為父母,如何讓孩子不缺安全感呢?在這裡跟你分享我的3個建議。

1、陪伴是首要條件

平常忙工作忙事業,哪裡有那麼多時間去陪伴孩子呢?

但是能陪伴孩子的時光就那麼幾年,當你不忙了,想陪伴孩子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已不在你身邊,他也去忙他的事情了。

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

不管有多忙,多陪陪孩子。陪孩子的時候,就用心給到高質量陪伴,不要一邊弄著手機或是忙著工作。這種看似在陪伴的方式並不能代表你做到了專情的陪伴。

如果你實在沒辦法陪伴孩子,寫封信、留個紙條、打個電話也是一種很好的陪伴方式。

2、把我們的愛之杯蓄滿

“愛之杯”這個詞是我從《遊戲力》學到的,書中寫到: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與孩子建立良好的關係,即建立聯結。

引用本書作者形象的比喻,就是用我們的愛,把孩子的杯子裝滿。

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

親子關係重於一切,作為父母,當我們與孩子的關係有很好的聯結,孩子願意和我們說心裡話,願意在我們的面前釋放情緒,而我們也能做到接納她的情緒,積極傾聽,把我們的愛之杯蓄滿,孩子的安全感就會一點點建立起來。

3、放過自己,接納不完美的自己

在做父母的這幾年,有過太多的焦慮和糾結的時候,當孩子出現不當的行為表現,又或者因為我的照顧不好生病,又或者衝孩子大吼大叫甚至動手的時候,我都會很痛恨自己。

用不過分的話來形容,就是不能放過自己。所以,很長一段時間,我自己就沉浸在這種狀態中出不來。現在回想,孩子看到我這個樣子,他怎會有安全感?

從小缺乏安全感的孩子,長大後會怎樣?

他最愛的媽媽都是這種沒有安全感的狀態,勢必一定會影響到他。

04

在果媽閱讀學習周志建老師的《擁抱不完美》,我慢慢的學習放過自己。我是一個媽媽,但我也是一個普通平凡的新手媽媽,我也是在摸索中學習如何做一個好媽媽。

就算我有很多缺點很多問題,也是很正常的。我也要接納自己的不完美,當我自己的狀態好了,孩子自然而然的也會有安全感。

育兒先育己,讓我們自己先成長起來,才能讓我們的孩子在一種良好的生長環境中成長為一個有安全感的人!

此文作者為果媽閱讀會員小薇,喜歡這篇文章歡迎轉發評論。

我是果媽李璇,喜歡我歡迎點擊上方加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