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忽略了賺錢的順序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獲取職場乾貨,完全免費分享!

你忽略了賺錢的順序

最近,我招了一個員工申申,孩子媽媽。一開始,我挺猶豫的,害怕她沒有太多的時間用於工作。但我看身邊很多媽媽時間利用率很高,就打消了這個疑慮。

在招人上,我非常謹慎,不太相信簡歷和一些簡單的面試,還是喜歡大家有一個互相瞭解的過程,也就是試用期。

我先讓申申發了一個自我介紹,瞭解到她的職業背景。

她有一段經歷是幼師,我讓她從今日頭條上找30個幼師相關的問題,用自己的看法回答,主要想看看她的文筆,回答問題的思路,還有是否重視這份工作。

沒想到,申申只用了一天的時間,並把30個問題回答得很不錯。這時,我才決定和她談合作。

申申也是一個嘗試心態,在沒有確定我是否決定和她合作時,盡力做了很多工作,以此來展現自己的能力。

在談錢之前,你有什麼能力嗎?

我的期望不是很高,因為在過去招人的過程中,很多人都說得特別好,也很有決心。

但一讓她做事情,才發現大打折扣或者沒有下文了。要麼就一直追問:“在你這裡,我能學到什麼呢?你可以付我最高薪水是多少?”

還有一些人,態度挺好,但腦子懶,只想你告訴她做什麼,最好不要自己用一點腦子。

我曾推薦過幾本書,後臺就會收到這樣的問題:在哪裡買?我說網上;她接著問哪個網上?我回答:噹噹或京東。她繼續問,如何買?…….

問類似問題的人非常多,所以,在招人上我非常警惕這種思維方式的人,培養出來要花費大力氣,還不一定有效果。

在以前工作上,我已經飽受這樣的人之苦,那是人事幫我招的人沒有辦法,自己做事業了肯定不能犯以前的錯誤。


你忽略了賺錢的順序


在上海,我經歷了一次很重要的轉折,就是成為語姐的員工。

一開始,她也不相信我能力,建議我看書,寫一些案子的軟文。當做好這些時,我自然就獲得了工作機會。

無論任何時候,你都要看看你可以提供什麼,你說:“我不會,可以學。”我不相信你的答案。

我相信有這樣一群人,她先自學了某個能力或者擁有這個能力,並且能夠勝任我這邊的工作,我才會給機會,給了機會就會給錢。

如果你在過去有突出的成績,並強到大家都爭搶你,就可以直接談條件了。

可是在你沒有足夠能力證明你可以做,你又還想做時,就要做一些工作,證明自己有潛力做好,這樣才可以獲得機會。

你忽略了賺錢的順序

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都有一個邏輯順序,我做好這件事情才能夠賺到錢;而不是你給我錢,我才能做到這件事情。

第一步不做好,你永遠不可能獲得這個機會。就像語姐創業時,接第一個諮詢案子是白菜價,這還是靠過去關係才拿到的。做成之後,再拿著這個當成功案例,語姐才接到第二第三的案子,價格才能逐步提升。


先從簡單的事情合作,逐步深入。

我們先從簡單的事情合作,在這期間,我們還拿出了晚上2-3個小時,進入了深入交流,也可以更瞭解彼此。有了這個前提,合作才會越來越順暢。

這時,我就根據工作量付薪水,薪水要比市場價略高一點。如果她沒有做前面的事情,我不會選擇和她合作。

她能夠勝任這件事情,我不付錢就是耍流氓了。合作一段時間,我會根據她的能力逐步加工作量,合作也會深入。

你忽略了賺錢的順序

賺錢就是這個道理,想明白先後順序,就可以賺到錢了。

我們會付高薪水給一個能做事情的人,而不是付很高薪水去培養一個什麼不會的人。

我們會培養人,但薪水高低絕對是隨著你能勝任的事情而增加的。


除了招人這件事情,近來還有兩件事情很觸動我。


我和語姐經常一起去做理療,這個理療和傳統美容店的按摩不一樣,它結合了心理學的很多方法,俗稱身心療愈

療愈師很多都是心理學本科畢業,理論和實踐都很專業。

語姐曾上過他們專業班的課,感覺很不錯。我先辦了一張最低充值金額的卡,感覺不錯的話再續卡。

最近,我們倆都不怎麼去了,房間太冷了,每次換上衣服按摩都快凍死了。療愈師一邊做,還一邊強調要保暖,可空調卻一點都不管用。

這個問題反應幾次了,可一直沒有解決,但銷售顧問還天天追著續卡。

你忽略了賺錢的順序

私底下,我和語姐討論,冬天這麼冷,哪怕買一個油汀放在房間,費用也不會太高。最後,我倆決定再一次和他們溝通空調問題,看看下次去能否解決,若不能的話,到期就不會續卡了。

其實,他們家比市面上很多家都專業,可就是不太會做生意,天天想著如何節約成本,可能有難處,覺得利潤薄,可是這樣下去就惡性循環了。

同樣的問題發生在我經常去的一家健身房,要不是很喜歡教練,我已經決定不去這家了。

這家健身房已經換過一個老闆,冬天很冷每次我穿著厚羽絨服去健身房,一開始熱身羽絨服都不敢脫,只能身體熱起來再脫掉。

這個體驗太差了,尤其鍛鍊一個小時後總要休息,但只要停下來,瞬間就冷下來了,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感冒。

我問教練:“你們生意肯定很少吧?”

她說:“對呀,冬天太冷了,大家都懶得出來鍛鍊了。”

誰說冬天冷,大家都不出門了,你去那些生意好的健身房看看,人特別多。

你忽略了賺錢的順序

這麼冷的天,我去調養身體和健身,如果房間暖和肯定多去。

在現實生活中,我遇到過很多類似的情況,比如有些飯店生意冷清,就給顧客吃剩菜,大家覺得難吃就不會再來了。

很多事情,不是賺了錢才會如何;而是我先提供了優質的服務或產品,才能賺到錢。

一開始,你可以提供大家最需要的,比如健身房,器械可以沒那麼多,裝修也一般,但先解決取暖的問題,冬天大家才會過來。


任何事情順序錯了,結果就完全不一樣了。


你工作賺錢,基本上都是被低估的,只有在原有崗位做到高於一級的工作,才可能升職加薪。而不是公司先多給錢,你再去幹活和成長。

舉一個更通俗的例子,你喜歡一姑娘,你告訴她,先結婚成為我老婆,我才會對你好的?還是你先對姑娘好,在交往過程中得到姑娘認可,她才會嫁給你呢?

你忽略了賺錢的順序

從大概率上講,那些發展好的賺錢多的人都一個特質:遵循人生的邏輯順序,往小了說,就是遵循賺錢的邏輯順序。

我看到知乎一網友對這一點有一個很棒的總結。

很多人的人生失敗,就是人生有些邏輯順序顛倒了。

想要賺錢,卻把賺錢能力的提升放在後面,想著有錢了再去提升;

想要擁有一樣東西卻不想付出,想著擁有了再付出;

想要改變卻不去突破,想著改變了再去突破。

所以,我們一定要懂得人生有些邏輯順序的先後,否則吃苦頭的肯定是我們自己。

想要有錢,就先要值錢;你值錢了,錢就自然而然就來了;

想要有成長,就先要承擔,而不是先成長了再承擔;

想要會,就先要做,而不是會了再去做。

對於同樣一件事情,不同的人做法可能完全不一樣,這和他的認知方式相關。

認知方式表現為,一個人習慣於採取什麼方式對外界事物進行認知。他對事物的看法和態度,影響他的行為,進而產生不一樣的效果。

我堅信:付出了才會有反饋,幫助我更好地做事情;涉及錢的事情沒有傻子,所以要拿出誠意好好做事情。

有的人堅信:人不可信,我不能多付出,要不然讓那個傻X佔便宜了。

同樣,他會堅持他的想法做事情。

一個人的認知方式不改變,行為很難改變。

如果你還沒有賺到錢,不妨想想到底是哪裡出問題;反思一下自己的認知方式,明白了賺錢的順序,做事情才更容易成功。

楊小米:自媒體【遇見小mi】創始人,《行動變現》一書作者,心理學科班出身,定居在上海的山東人,3年從普通職員到市場總監,並創業,分享職場經驗和成長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