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反擊了,莫迪導演的連續劇該如何收場?

近日,印巴兩國的緊張關係持續升級。

巴基斯坦反擊了,莫迪導演的連續劇該如何收場?


▲ 據《印度時報》報道,2月26日下午5點半開始,巴基斯坦使用重型武器向印度三個地區的12個地點發動了猛烈炮擊,造成5名印度士兵受傷,2間房屋損毀。

在印度大選日益臨近的背景下,巴基斯坦針鋒相對的反擊勢必讓印度總理陷入兩難選擇——要麼選擇報復,導致兩國兵戎相見;要麼找藉口息事寧人,但軟弱形象勢必會損及選舉。

不過,造成這種兩難局面真怪不得別人。


巴基斯坦反擊了,莫迪導演的連續劇該如何收場?

印度總理莫迪在競選集會(資料圖)


近期以來,印度似乎開啟了躁動模式,“開掛”劇情不斷上演。根據慣例,今年4月、5月,印度將迎來第15任總理的大選。作為現任總理,已在2018年地方選舉中吃了敗仗的莫迪,要守住總理寶座焉能不躁動。於是,為了達到國內政治選舉的目的,莫迪採取了一系列不惜將地區和平穩定置於危險之中的做法,而這些做法多半可能得不償失。


鬥狠勁:派戰機空襲巴控克什米爾

巴基斯坦反擊了,莫迪導演的連續劇該如何收場?


▲ 本月14日,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發生一起自殺式爆炸襲擊,導致印方44名軍警死亡,宗教極端主義武裝組織“穆罕默德軍”宣稱對該事件負責。這是近兩年來印度安全部隊在克什米爾地區遭受的較嚴重襲擊。


巴基斯坦反擊了,莫迪導演的連續劇該如何收場?


▲ 印度總理莫迪立即在社交媒體發文,對襲擊事件表示強烈譴責,對死者家屬表示慰問,希望傷者儘快康復。他還說,遇難者“不會白白犧牲”。


巴基斯坦反擊了,莫迪導演的連續劇該如何收場?


▲ 印度外交部當天也發表聲明,強烈譴責襲擊事件是“令人髮指的卑鄙行為”,指責巴基斯坦對發動襲擊的組織提供支持,還承諾印度政府“會採取一切必要措施來維護國家安全”。

長期以來,克什米爾一直是印巴衝突的焦點。印控克什米爾的襲擊事件發生後,印度政府和軍方一口認定,是巴基斯坦在幕後推動了襲擊事件,誓言報復。


巴基斯坦反擊了,莫迪導演的連續劇該如何收場?

CNN截圖

儘管巴方發表聲明否認指控,但終究未能阻止已備戰就緒的印軍空襲。印度宣稱,其戰鬥機摧毀了巴控克什米爾境內一個重要的“恐怖組織”營地,超過300人被炸死。

不甘示弱的巴基斯坦第一時間站出來“打臉”,稱巴空軍出動JF-17對印度軍機予以攔截,導致印軍飛機拋出不明裝載物後倉皇逃離,未造成任何傷亡或損失。但印度堅稱印軍空襲炸死300名武裝人員。


巴基斯坦反擊了,莫迪導演的連續劇該如何收場?

印度軍機拋出的不明裝載物(左)以及空襲後的現場照片(右下)

印巴歷來是一對老冤家,長期相互對立。每逢印度國內政治變動,印巴緊張關係通常都會如約而至。今年是印度大選年,在距離總理選舉僅有兩三個月的當下,面對印度遭遇不明襲擊,莫迪決不能顯得軟弱。

簡單來說,為了獲得四分五裂的選票,莫迪必須要與老冤家巴基斯坦鬥狠勁。這對於深諳印度民族主義的莫迪而言,重要性不言而喻。

為此,印度揚言要建水壩限制對巴基斯坦供水,“報復克什米爾恐襲”。印度交通部長尼廷·加德卡里2月21日表示,印度政府決定建造水壩以限制從印度向巴基斯坦輸送淡水。


拉贊助:親自為沙特王儲接機

巴基斯坦反擊了,莫迪導演的連續劇該如何收場?


▲ 2月19日,莫迪以超過常規的禮遇來迎接沙特王儲。他親自趕赴機場,在沙特王儲邁下舷梯之後立即上前與其擁抱。而按照常規,印度總理一般不親自到機場迎接來訪外賓,而是派部長級官員前往。

莫迪2014年上臺後強勢推動國內改革,其引以為傲的“印度製造”計劃和廢鈔運動高開低走,逐漸成為印度經濟繼續高速發展的掣肘因素,也成為莫迪繼續執政的負資產。

在國內動力不夠強勁的情況下,引入投資是莫迪繼續推行改革的必然選擇。這就不難理解,在沙特王儲身陷沙特記者卡舒吉事件醜聞的背景下,莫迪為何不惜打破常規親自為沙特王儲接機。


巴基斯坦反擊了,莫迪導演的連續劇該如何收場?


據悉,訪問期間,沙特王儲表示對印度多個領域頗為看好,如能源、農業和技術,期待今後兩年向印度投資超過1000億美元。雙方簽署了合作協議,涉及投資、旅遊、房產、信息和廣播五大方面。在印度大選前夕,這對莫迪的選情無疑是利好籌碼。

除此之外,莫迪親自接機可能還有另一個因素——沙特王儲前腳剛剛和巴基斯坦簽訂了總額達200億美元的投資協議,沙特還承諾將增加對巴基斯坦的原油供應。


巴基斯坦反擊了,莫迪導演的連續劇該如何收場?

2月17日,沙特王儲本·薩勒曼(左)與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汗在伊斯蘭堡會面。


當然,對身陷巨大爭議的沙特王儲如此“獻殷勤”,也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副作用,不少印度網民抗議並指責莫迪。


示強硬:赴中印邊境爭議區造勢


由於歷史原因,中印在邊境地區還存在領土糾紛,這也是中印關係平穩發展的一大掣肘因素。在邊境領土問題上,印度一直表現得相對強硬,經常挑釁中方的利益和底線。洞朗對峙就是這樣的例子。

據外媒報道,印度總理莫迪於2月9日赴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活動。這已不是第一次了。2018年春節,莫迪為其所在的執政黨印度人民黨助選,高調訪問該地區。他還放話,以後印度中央政府的官員會經常到這裡活動。

所謂的“阿魯納恰爾邦”就是印度非法佔領的中國藏南地區。該地區的存在已經成為印度解決國內難題的“良方”,印度政府官員前來活動造勢,基本上都是出於國內選舉的政治需要。


巴基斯坦反擊了,莫迪導演的連續劇該如何收場?


很顯然,連續幾年選擇在中國的春節期間來此高調活動,旨在向中國顯示強硬,但姿態卻是做給印度選民看的。在印度民族主義市場上,對中國示強、赴中印邊境爭議區活動造勢的做法常常是很“吃香”的。

但實際上,莫迪老生常談的做法只能應付國內選舉,無助於解決領土糾紛。

目前,印度大選臨近,各方政客都已進入“戰鬥”狀態,現任總理莫迪想要捍衛總理寶座,必須使出渾身解數奮力一搏,“開掛”的連續劇不免頻頻上演。但在對待自己的老冤家巴基斯坦方面,印度還需要悠著點,“開掛”太猛,劇情勢必超出“腳本”。


撰文 / 李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