蔗農不賺錢,糖價下滑糖企不賺錢,甘蔗為何“兩頭”都不甜?

(央視財經《經濟信息聯播》)1月28日,南寧糖業發佈2018年公告,顯示該公司2018年預虧13.1億元至13.95億元。其中第四季度,公司就虧損約6億至7億元。而2017年,南寧糖業已經虧損1.93億元。

蔗农不赚钱,糖价下滑糖企不赚钱,甘蔗为何“两头”都不甜?

廣西:成本售價倒掛 製糖企業大面積虧損

近兩年,國內白糖價格持續走低,是製糖企業虧損的主要原因。2017到2018榨季,白糖價格同比下跌了將近1000元/噸,跌幅超過14%。而2018到2019新榨季開始以來,價格更是進一步大幅下跌。 江溟在南寧糖業幹了15年的銷售,他介紹說,近幾年遇到像去年那種白糖現貨成交價每噸6000元左右的情況並不多,現在新榨季開始了,價格卻在去年的基礎上,又在下跌。

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江溟 :今年的平均銷售價的話,明陽糖廠大概是5200多。像明陽那這邊做得比較好的廠,(成本)至少要5600(元/噸)以上,一噸要虧幾百塊錢。

蔗农不赚钱,糖价下滑糖企不赚钱,甘蔗为何“两头”都不甜?

江溟介紹,現在的糖價,已經達到了2016/17榨季以來,成交價的最低點,2016年11月底,經他手的糖價為每噸7260元,之後逐年下跌,2018年初降到每噸6000元,今年初繼續下跌到每噸5200元,跌幅高達26%。售價與成本倒掛,導致製糖企業虧損嚴重。但即便虧錢,糖還是得賣。

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江溟 :四個月的榨季我們要付完農民的甘蔗款。今年一行貸款比較困難,我們都是便宜賣。賣的話,我們是心裡面滴血,賣多少虧多少。

在糖價一路大幅下跌的同時,製糖企業的成本,變化並不大。唐新陽是南寧糖業明陽糖廠的廠長,他介紹說,成本中一直居高不下的,就是原料甘蔗的價格。目前南寧製糖行業中甘蔗的收購價約為每噸560元,而榨出一噸糖平均需要用約9噸甘蔗,僅甘蔗的成本,一噸糖就需要約5040元,而這隻佔到了榨糖成本的70%到75%。

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明陽糖廠廠長 唐新陽:我們的剛性成本都擺在那裡,企業的生產經營就很困難,還是屬於虧損的狀態。

成本難降 種甘蔗靠價格支撐面積

虧損,成為廣西製糖企業的普遍現象。一些小型糖廠抵禦不住衝擊春節過後一直未開工,其實一直以來,原料甘蔗的價格都是政府定價。在製糖企業大面積虧損的情況下,甘蔗的價格為什麼降不下來,又有沒有下降的可能呢?

種了一輩子甘蔗的梁創洪,正在地裡割新一季的甘蔗,今年他種的是良種甘蔗,地頭收購價是520元,這是政府定價,也是他種植成本的反映。

蔗农不赚钱,糖价下滑糖企不赚钱,甘蔗为何“两头”都不甜?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江南區吳圩鎮壇白村蔗農 梁創洪 :現在工價很高了,請一個工人要150、160一天,從這地裡面拉到路邊推放都要50塊錢一噸了。這個是當然是砍的,那個肥料還不算。

梁創洪介紹,種甘蔗一年下來一畝地只能賺兩三百塊錢,這比當地種植桉樹等產品和外出打工的收入,都低了不少。現在因為在地裡穿插著種植西瓜,梁創洪才選擇繼續種下去。

廣西壯族自治區南寧市江南區吳圩鎮壇白村蔗農 梁創洪 :(甘蔗價格)再低下去就不想種了。如果到450元一噸,我就不種了。

近幾年因為甘蔗收購價提升到每噸500多元,國內甘蔗種植面積才小幅增加,由2016/17年度的1760萬畝,增加到2018/19年度的1824萬畝。可即便現在,無甘蔗可榨,也是製糖企業面臨的問題之一,這也直接影響了國內白糖的供應總量。

蔗农不赚钱,糖价下滑糖企不赚钱,甘蔗为何“两头”都不甜?

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焦念民:中國食糖是國內生產大概1000萬噸多一點,我們的消費量是1500萬噸,缺口在500萬噸,那麼這個缺口是靠進口來補充。

每年需要進口500萬噸來補充缺口,使得產不足需的國內食糖價格,直接受到國際糖價影響。2017年以來,受全球食糖增產近11%影響,國際原糖主力合約的價格由2017年初的21美分/磅跌到現在的13美分/磅,跌幅達到38%。而在價格跟隨國際糖價波動的同時,國內企業居高不下的製糖成本,遠高於國際水平,這也成為近兩年國內糖價格倒掛的主要原因。

廣西洋浦南華糖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 焦念民:同樣是一個亞洲的廠商大國泰國,他們的糖料蔗的收購價是,進廠價是210塊錢,我們大概是它的兩倍多,一噸(成本)也要差2000多塊錢。

社會庫存降低 白糖市場交易清淡

2017年5月份,我國開始實施為期三年的食糖配額外進口保障措施關稅,雖然有一定效果,但因為成本的巨大差異,加上走私糖的衝擊,國內糖價依然持續下跌。而出於買漲不買跌的心理,持續下降的白糖價格,也讓白糖貿易市場較為冷清,貿易商庫存也明顯減低。

阮少隊做了多年的白糖貿易,新榨季以來,他的交易量比往年同期少了20%,庫存量也降低了很多。

廣西糖好商貿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阮少隊:買了三五千噸作為庫存,算是比較少了,如果是我們覺得行情好的話,可能會買個兩三萬噸。不會存太長時間,隨買隨賣。

不僅是貿易商隨買隨賣,很多用糖企業也都採取隨用隨採策略,以降低價格下跌帶來的風險。

南寧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 江溟 :以前有某個大的企業一次採購就是11000萬的給我採購,現在變成兩三千噸。他肯定是把1萬噸的採購量分成十次來採購,或者是五次來採購。我們預計交易量能少三分之一吧。

對於後期糖價走勢,分析人士認為,從國際市場來看,2018/19年度全球糖市過剩量在217萬噸,糖市結轉庫存較多,2019年供應過剩依然延續。2019年白糖價格處於底部區間震盪的趨勢。

蔗农不赚钱,糖价下滑糖企不赚钱,甘蔗为何“两头”都不甜?

卓創資訊白糖分析師 孫悅 :預計全年運行空間5000-5700元/噸。今年是增產週期的最後一年,而且產需之間缺口較大,下半年糖廠庫存逐步消耗,需求相對旺季,糖價可能迎來反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