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話說大唐開元初年的一個冬天,有個叫王灣的新科進士離開老家洛陽,溜達到江南去開眼界。他坐船經過長江邊上的北固山,在山下,他幹了一件和我們每個人都有關係的大事:寫了一首詩——《次北固山下》。為啥這詩和我們有關係?因為老師會要你背誦並默寫的。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請翻開初一語文課本第15頁

這首詩意思好懂:王灣在北固山下停船夜泊後,(“次”是停船)一大早就起來開船出發,船行進在青山綠水之間,潮水漲滿,岸與江平,江面開闊,輕風吹著船帆,此時夜還未消盡,但紅日已經從海上升起,江上春早,舊年未過,江中春意已現。寄出的家書現在到了何處?希望北歸的大雁把它捎到洛陽。

如果老師教得仔細點,還會告訴同學們,這首詩的中間兩聯“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寫得非常好,大氣且正氣,有種除舊佈新的力量,據說初唐宰相張說極喜愛“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還專門寫了懸掛在政事堂上。

只要你讀過中學,就應該背過這首詩。不過,能背不等於真懂。到目前為止,都只是從文字和詩意裡去理解這首詩,如果想進階一下,你得有點歷史和地理常識,才能理解得更深。


先來點初級的歷史地理常識:

北固山在江蘇鎮江,要你背誦並默寫全詩的

“京口瓜洲一水間”的“京口”就是鎮江古稱。唐朝的京口是個繁華的大碼頭,碼頭有座山,叫北固山,山上有座廟,叫甘露寺,寺裡有個老司機叫劉備,劉備對孫尚香說:今晚你要成為我的新娘。甘露寺邊還有座樓,叫北固樓,樓上有個辛棄疾,沒事就愛上樓拍欄杆,在他的努力下,欄杆雖然沒拍斷,但我們的詩詞背誦大樓裡卻多添了幾塊磚,多加了幾片瓦:“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生子當如孫仲謀。”“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望北固

京口自古便是江東重鎮,和它隔長江對望的就是瓜洲,瓜洲屬於揚州,是一個比北固山還繁華的超級碼頭。鎮江的北固山在歷史上是登高懷古思三國慕孫權的,而揚州卻是風花雪月思美人慕名妓的,詩人在京口寫男人,到揚州就寫女人,這裡有“春風十里揚州路”“豆蔻梢頭二月初”“楚腰纖細掌中輕”,是唐朝最著名的青樓妓院群,小說裡的名妓杜十娘就在瓜洲沉了百寶箱。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看個意思就好,清朝時,整個瓜洲都沉入長江了。

這隔江對望的揚州(瓜洲)和鎮江(京口北固山)自古就是重要的地標,歷史故事和詩詞歌賦數不勝數。它們之所以那麼繁華,是因為這裡是水上交通要道,連接錢塘江、長江、淮河、黃河的隋唐大運河就經過這裡,北固山和瓜州分據長江和大運河交匯口的南北兩岸,南來北往、東下西上的船全都要經過這兩大碼頭,想不繁華都不可能。白居易的《長相思》:“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這幾句詩的後面就是唐朝的水運常識。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總之,詩人們來到京口瓜州,鎮江揚州,總得寫下點什麼,不然也太不象詩人了。王灣當然也不例外,他一大早懶覺都不睡,就勤奮地給我們的詩詞背誦名單裡添了塊板磚——《次北固山下》。

在這樣的歷史地理常識下,再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就會從貌似寫景的文字裡,感受到一份歷史感和厚重感,就更能理解和體會王灣寫詩時的心境和情緒。

理解到這一步後,就應該繼續進階一下了。


認真的人如果仔細品味一下“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這兩聯詩,應該可以提出一個疑問,這兩聯詩又是潮,又是海的,怎麼感覺寫的不是長江,而是大海呢?可誰在鎮江江邊能看到海啊?難道是詩人想象力太豐富了?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現在的揚州、鎮江地圖

能想到這一步的人很牛,這是審問加慎思了,為了解決這個疑問,得博學加明辨,把歷史地理常識進階一下。

現在的揚州、鎮江的確看不到海,但你看看先秦時的長江口地形圖: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有沒有滄海桑田的感覺?

在秦漢時,南通的前後左右都沒出水,上海大部分地盤也沒影子,崇明島還在海底為了出人頭地攢沙子,這時揚州和鎮江就是長江的入海口,而且還是一個大喇叭形的入海口,到揚州、鎮江時江面縮窄,這種入海口地形最適合形成壯觀的湧潮,現在名滿天下的錢江潮就是因為有杭州灣這種大喇叭型入海口才形成的。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在唐朝之前,長江潮的名氣比錢江潮響多了。西漢枚乘 在《七發》寫:“將以八月之望,與諸侯遠方交遊兄弟,並往觀濤乎廣陵之曲江。”廣陵就是揚州的古稱,唐朝之前,“壯觀天下無”的是揚州的廣陵濤。《七發》裡描寫廣陵濤:“疾雷聞百里,江水逆流,海水上潮,山出內雲,日夜不止。”

總之,應該不會比現在的錢江潮遜色多少。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錢江潮

三國後,泥沙沉積,長江口往前推移到了江陰, 到隋朝時,長江入海口長成這幅模樣了: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這時,長江入海口移到了江陰以東,南通攢成了一個小島,叫胡逗洲,崇明島還要到唐朝之後才攢夠沙子露出水面。這時,揚州、鎮江雖然不是長江入海口了,但離入海口也不遠,而且揚州、鎮江之間的長江江面寬達二十多公里,現在揚州、鎮江之間的長江江面只有兩三公里寬,所以,你不能把現在在鎮江看到的長江當做唐朝人看到的長江。二十多公里寬的水域,加上還正好漲完潮,這江面還真有海的既視感。

初唐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裡說“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寫的也是初唐揚州的長江潮。唐宋時的人跑到揚州、鎮江邊咆哮一聲“大海啊,我的故鄉”是很正常的。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但現在的揚州已經看不到“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的湧潮了,千百年來物換星移、滄海桑田,長江口地形改變後,在唐朝中期,揚州的廣陵就沒有濤只有潮了。

比王灣晚幾年的李白寫過廣陵潮:

我來揚都市,送客回輕舠。因誇楚太子,便睹廣陵潮。

看個瀑布都能看出三千尺銀河來的李白,寫廣陵潮如此雲淡風輕,看來這時沒有怒浪滔天的廣陵濤了,成了廣陵潮了。

再看看李白寫錢江潮時的癲狂: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

唐以前的觀潮勝地在廣陵,唐以後,觀潮勝地就在杭州了。

唐朝的長江潮沒了觀賞性,但潮水還是一樣會每天漲兩次退兩次。今天的長江潮水能上溯到安徽蕪湖一帶。


這是第二階段的歷史地理常識。如果再進階一點,我們還可以從“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裡推測出為什麼王灣要在北固山下停船夜泊,並且判斷出他要去的方向。

河流的漲潮退潮是江河行船的重要動力,尤其是在沒發動機的時代。對古人來說,如果行船方向與潮水方向相反,就必須停船避潮,如果行船方向與潮水一致,那麼哪怕是深更半夜也得起來乘潮趕路。水上出行,能乘潮卻不乘潮,是傻子,如果不僅不乘潮還逆潮行船,那必定是力能扛鼎閒得蛋疼要與天鬥與地鬥勇於作死的瘋子。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欣賞下潮水的威力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弄潮兒乘潮上溯

王灣早上看到的“潮平兩岸闊”有兩層意思,一是潮水漲得很高,長江兩岸之間更顯寬闊;二是潮水漲滿後,水不再滔滔而上,江面漸漸平靜。這應該是農曆初一、十五左右的大潮。

鎮江的潮水從開始漲潮到漲滿,需要三個小時,如果王灣要往長江上游走的話,他在潮水開始漲的時候就要開船乘潮,等鎮江水域“潮平兩岸闊”時,他已經隨著潮水到南京了。

但王灣沒跟著漲潮的水往上游走,卻在北固山下停船,等到水漲滿後才開船。 王灣既不傻也不瘋,他的船老大也不想作死,他停船自然是因為他要去的地方是長江下游,所以他要躲避漲潮的潮水,等潮水漲完,快退潮時,才開船向下游出發。


揚州、鎮江從前居然長這樣!沒點歷史地理常識,有些詩還真看不懂

這一等就等到“海日生殘夜”的清晨。潮漲滿了,太陽也從茫茫大江中湧出,這時候不僅“潮平”了,風還很正。“風正一帆懸”表示這時的風是王灣需要的風,是順風,江南一帶在冬末春初吹西北風,王灣要去的長江下游是東南方向,所以,帆懸起來,借風行船。既順風,又順水,船伕可以翹起二郎腿喝喝茶了。

詩品到這裡,也該歇息喝茶了。但歇之前,先複習下中小學時背誦並默寫過這些詩詞吧:

泊船瓜洲

北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南鄉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南宋 辛棄疾

何處望神州,滿眼風光北固樓。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年少萬兜鍪,坐斷東南戰未休。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生子當如孫仲謀”出自《三國志》裴松之的注,當年曹操打孫權,久攻不下,讓曹操對孫權的愛恨情仇達到了高潮,於是有了這句微妙難言的名句。不知道曹植、曹丕當時可在場。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南宋 辛棄疾

千古江山,英雄無覓,孫仲謀處。舞榭歌臺,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贏得倉皇北顧。四十三年,望中猶記,烽火揚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鴉社鼓。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


贈別

唐 杜牧

娉娉嫋嫋十三餘,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捲上珠簾總不如。


遣懷

唐 杜牧

落魄江南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


長相思唐 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頭。吳山點點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歸時方始休。月明人倚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