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只漲不跌的4個真相!

大家都知道國人喜歡的就是買房,因為在傳統的觀念之中,住著自己的房才是家。

加上過去10多年房價的急劇上漲,大眾心裡形成了房子“只能漲不會跌”的印象

於是,除了自住之外,但凡是有點閒錢的人,都會貪得無厭的再去買套房投資,更甚至加槓槓、全球瘋搶,幾乎剎不住車。

但其實,在買房這件事情上,買了房的人無不盼望大漲,沒買的無不盼望大跌,我們幾乎很少看到有異常冷靜的市民或理性的炒房客。

1、不讓降價是下跌機制還沒想好

特別是今年樓市遇冷,有些房地產商頂不住資金壓力或想快速回籠資金的,在部分區域實行降價售樓的政策,引發了老業主打砸售樓部維權的事件,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最後在有關部門協調下很多樓盤都變成了降價未遂。


房價只漲不跌的4個真相!


房產本就是“商品”,受市場和供求關係的影響,房價上漲、下跌都是可能的。就跟你買輛車一樣,難道車輛降價,貶值了,你就要去砸4S店或廠家麼?

賺了,你不吭聲,虧了,你就要死要活的,你當你是誰啊?

這說明,現階段的樓市投資者還沒像股市的投資者一樣成熟。因為,起碼股災時大部分股民還是認虧的。

所以現階段我認為還是樓市投資者風險教育的階段,在房地產長效機制尚在研究、還未完全建立之際(為了民心),監管層還會偶爾調控一下,來照顧一下大家的心情。

有句話怎麼說來著,先讓子彈飛一會兒。

2、調控房價的目的是鎖住流動性

從2008年10月到2014年9月,短短几年時間,我們國家的外匯儲備從1.88萬億上漲到了3.97萬億美元。

一下湧進來那麼多錢,這是什麼概念?難不成你以為都是我們國家出口貿易賺回來的?

普及一下:我們的外匯儲備有3.97萬億美元並不意味這些錢都是我們的,比如1個外國人到中國投資了1億元,這時候我們的外匯儲備中有1億實際上不屬於我們,如果對方在我國賺了2億元,退出中國,我們的外匯儲備就會相對減少3億。

回過頭來,看看這些錢進來後。2014年我們遇到了股市泡沫,這個泡沫整整吹了1年,到2015年6月破滅了;

緊跟著樓市又來了,2015年到2018年我們的房價漲了多少?不用多說吧。


房價只漲不跌的4個真相!


國際上的資本,通過拉高槓杆,創造泡沫,成功把債務和槓桿留給了我們這些接盤俠。

如果沒有國家嚴格的外匯管制及樓市限購限售,等資本全部賺得盆滿缽滿開溜了,97年的東南亞危機未必不會在我們身上重演。

所以,最近很多地方都在傳言樓市調控要放鬆,這其實是一部分人的誤讀,外加一些既得利益者的煽風點火,說直白點就是謠言。

我相信,未來,只會越來越多的城市出臺限購政策,通過房產的購買資格、首付比例,來限制房產的流動性,既能防止房價下跌,又能將熱錢深套,提高了炒作成本,有些人自然見好就收。

短期樓市算是被凍住了,漲價預期發生了逆轉,目前的主基調是防暴跌,比如深圳出了個15%的幅度控制。

3、房價泡沫問題只會溫和處理

上面也講了,自2008年後,貨幣超發。為什麼我們的物價卻一直相對穩定?而一二線城市的房價卻漲幅3倍以上。

沒錯,是高房價抑制了高物價!

近期刷屏的一張股票房產總市值概覽圖中顯示,中國房產總市值達65萬億美元,按照6.93的匯率粗略估算,總市值已達450萬億元人民幣,差不多是大A股總市值的11倍。


房價只漲不跌的4個真相!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按照圖示數據,中國房產總市值已超過美國(房產總市值為30萬億美元)+歐盟(20萬億美元)+日本(10萬億美元)的總和。

由此可見,我們的房產可謂是富可敵國啊。泡沫多少是有點的,但也正是因為有了這層難以消化的泡沫,才有了抗跌的護身符。

你想象一下,如果任由房價暴跌,現在哪個投資標的能消化掉這450萬億元人民幣?物價還不得馬上水漲船高啊,到時買菜是不是都得拎一捆錢去買啊?

日本房價泡沫的時候,曾經日本有人口出狂言,日本可以把美國買下來,因為日本房價很高。現在我們來看看,我們的一、二線城市房價如果全部加在一起,基本也可以差不多快把美國買下來了。

大家都知道,後來日本房價泡沫破裂,日本經濟付出了巨大代價,據說是相當於20年的經濟成果毀於一旦。

炒股的朋友應該更能體會,從頂部一下摔到底部的感覺。

我們的房價泡沫甚至比人家更嚴重,我們的問題複雜得多,我們還涉及到社會問題,還涉及到貧富差距的問題,大家說我們能這樣嗎?我們能讓它短期下跌15%,三年下跌50%,你們說行嗎?

肯定不行!

且不說,房貸斷供,小型的房地產公司、銀行等金融機構破產,那些把房子抵押融資的企業也極有可能因此而破產。

那樣對中國的經濟傷害絕對會特別大,甚至會嚴重影響到社會穩定。

所以說,房價泡沫問題只會溫和處理,畢竟在中國,都是政策市。未來3到5年,基本不會出現大漲或大跌的情況。

4、剛需巨大,房價依然看漲

一個很重要的思考題:大城市資源多、生活更便捷,大量背井離鄉的白領(農村人口)不斷湧向城市,再過個十幾二十年,等農村老人大量去世後,空置的小鄉村會不會退出歷史的舞臺?

有人說,這個毋庸置疑,因為父母在,家還在。父母不在了,回不回去也就已無所謂了。

農村老年人的去世,會讓年輕一輩減少更多的鄉土情結,降低人口迴流,農村沒了常住人口,村落間合併再合併,隨著人口銳減,總有一天,偏遠的小村落便會退出歷史的舞臺。

相反,城市化是大勢所趨,幾大核心城市的人口會越來越多。

當然,也曾有人提出過一個假設,就是把農民都安排進城,這樣有利於加快城市化進程,發展經濟。

因為如果你把農村裡一年只能掙到一萬塊錢的務農人員轉移到城裡,讓他到工廠裡工作,哪怕一個月三千,一年也起碼有3萬多的收入,整個GDP不就上去了麼?

當然,這只是假設,畢竟也有很多農村人口,年輕時出來了,但老了又回農村去了,並沒有順利實現市民化。

可如果有一天,當國家放開戶籍管制,公共服務和社會保障均等時,你還願意回到農村去麼?

所以說,農轉非這麼大的人口市場,剛需缺口巨大。

而且我們還處在城市化進程的中間階段,房地產的發展不可能在這個時候中斷。


房價只漲不跌的4個真相!


通過近期各大房企在一二線城市瘋狂拿地,可見房企對於未來幾年的預期是看好的。有剛需,就算不能大漲,起碼也不會出現大跌。

11月7日,廣州集中掛牌了18宗地塊,總起拍價約316.8億元,刷新了今年起拍總價紀錄;同日,濟南一口氣推出12宗土地,總面積約為45萬平方米,總起始價約為46.49億元。土地稀缺的深圳,也開始加推地塊。
據深圳土地交易中心官網顯示,截至目前,11月共計有11宗地塊出讓,其中包括居住用地4宗,商業辦公地5宗,物流用地和工業用地各1宗。
據不完全統計,一線城市11月供應土地合計高達90宗,刷新了最近幾年紀錄,而二線城市供應量也有所上漲,11月供應了土地合計1400宗,創年內新高。

所以說,網上那些講新盤滯銷、房地產寒冬之類的說辭,不過是說給上面的人看的罷了。寒冬,怎麼還顧得上拿地啊?

說得這麼慘,無非是想讓上面的人鬆鬆口子。

滯銷,那是因為沒錢的實在買不起,有錢的卻被限制著不讓買。如果你現在放開調控試試?房價還不得再蹭蹭往上漲。

所以,房價不能跌,泡沫風險也需要排除,那麼我估計就只能再印些錢出來這條路走了。

錢多了,自然就貶值,那麼居民債務也就容易化解了。

更重要的是,炒房熱錢在這輪泡沫上賺的錢也會相應貶值。可以有效減輕外匯儲備的兌付壓力,穩住匯率。

綜上,我認為,當下經濟只允許房價穩定,會不會繼續漲我不知道,但錢十有八九會貶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