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為什麼文如其人,我字差人品就差嗎?

文如其人、字如其人,這些話我們都聽過很多遍了。但是稍微仔細想想,又會發現這種說法今天看起來有點兒可疑。《水滸傳》裡的那個大奸臣蔡京,就是北宋著名的書法家。你看,這種反例已經存在了近千年了,字能不能代表一個人的品格,按說應該早就有了答案。那為什麼“字如其人”這說法還堅挺地存在呢?

中國古代為什麼文如其人,我字差人品就差嗎?

如果只是選學寫字的範本,你可以選王羲之、趙孟頫,這是審美選擇。但是,把一個人的書法奉為經典,提倡人人都學他的字體,在官方的文書中都用這個字體,這就到了政治層面了。沒有國家推行,這件事是做不起來的。那國家為什麼要這麼幹呢?因為樹立書法經典,是文化政策的一部分。

第一個這麼幹的人,是唐太宗。唐太宗隨父親起兵滅隋,建立唐朝,開拓疆土。他在軍事上完成統一之後,也想要從文化上重新統一中國。他搞了一系列文化政策,比如設立弘文館、徵集圖書、建立地方學校等等。樹立一個書法經典,就是他整體計劃的一部分。唐太宗這麼做,對他來說好處很明顯。國家樹立的書法經典是文化權力的象徵,能幫助他推行整體的文化政策。他這麼想,是因為他有一個現成的選擇——王羲之。

中國古代為什麼文如其人,我字差人品就差嗎?

這裡我們稍微解釋一下。從漢末到唐初,世家大族形成的士族階層是當時政治的主導力量。王羲之的家族琅琊王氏,就是其中的代表。因為王家在兩晉時期聲望特別高。他們家族裡最著名的人叫王導,是東晉的建國功臣,也是三朝老臣,權力很大。兩晉之後,王氏一直是南方士族精英階層的代表,有很大的影響力和號召力。

中國古代為什麼文如其人,我字差人品就差嗎?

在兩晉之後的150多年的時間裡,南北朝長期對峙,一個政權平均也就持續35年。這些不太穩固的政權,都很想拉攏像王氏家族這樣的世家大族,獲得他們的支持。這些政權就得想辦法表達自己拉攏的意願吧。這時候,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就成了他們表達這個意願的工具。因為士族階層覺得王羲之的書法是他們文化的代表,所以,南北朝的很多皇帝都推崇王羲之的書法,他們會花大力氣收集王羲之的真跡。這樣來看,王羲之的字除了好看,還被加上了一層文化正統的意義。到了唐太宗的時候,這已經成了一種傳統。而且唐初的時候,南方士族階層依然很有權勢。唐太宗想要獲得他們的支持,樹立王羲之成為國家經典,就是一種簡潔高效的政治手段。

中國古代為什麼文如其人,我字差人品就差嗎?

唐太宗也花了很大力氣蒐集王羲之書法的真跡。他還讓宮廷書法家,都來臨摹王羲之,再把摹本賜給其他的官員,作為官方範本。推崇到了這個份兒上,王羲之的書法很快就在國家層面上成了經典。他的風格也就成了官方認定的風格,我們叫它王氏書風。後來宋朝也繼承了這個傳統。在宋代早期官方的書法教材《淳化閣帖》裡,有一半都是王羲之和他兒子王獻之的字。從唐代到宋代,士族、官員,都學王羲之。各種手抄的書籍、官方的文書還有考卷上,也都是用的王氏書風來寫字。

中國古代為什麼文如其人,我字差人品就差嗎?

但是,從唐朝到宋朝,中國的社會結構發生了一個重大的變化,士族階層衰落了。所以推崇王羲之書法在政治上的好處,就不存在了。光剩下寫得好這一點,還想保持國家級經典的地位,可就有點立不住了。更重要的是,士族衰落的同時,和他們先天對立的文人士大夫階層興起了。文化權力從士族手中,轉移到了文人士大夫手中。新掌權的階層,當然希望樹立自己的文化權威,他們就得推翻之前士族的舊文化,推出一套代表自己的新文化。

宋代文人中,以歐陽修為代表的文人群體,掀起了一場聲勢浩大的文化改革。他們把改革的矛頭首先指向了文章,這就是我們在語文課上學過的古文運動。古文運動的核心主張,就是反對當時形式大於內容的寫作風格,提倡文章要言之有物。當時流行的文章風格,為了寫得漂亮,喜歡運用對仗、排比、用典等等各種修辭方法。這些修辭一旦氾濫,就成了為了修辭而修辭,為了炫技而炫技。文章想說什麼,反而讓人覺得不知所云了。

中國古代為什麼文如其人,我字差人品就差嗎?

這場文化改革,還涉及好多其他的文化藝術門類。而在書法領域,批評的焦點就是王氏書風。宋代文人批評王氏書風的理由,跟古文運動的理由其實差不多。如果你看過王羲之的字,你就會發現,他的運筆非常華麗,筆畫中含有誇張的起伏波動。這種特點,很難形容,我強烈建議你重新看一下《蘭亭序》,體會一下。如果勉強形容一下的話,可以說就像是舞蹈的動作。而在宋代文人看來,後人模仿王氏書風,已經演變成了一場大型的炫技表演。模仿出來的這些字,就是做作的舞蹈動作,跟當時流行的華麗文風一樣,形式大於內容。

中國古代為什麼文如其人,我字差人品就差嗎?

所以說,宋代新崛起的文人士大夫階層是從整體上批評前代所有的舊文化。他們覺得形式大於內容,就是士族文化傳統最核心的弊病。這個問題可不只在文化層面上,更體現在思想層面。這是什麼意思呢?在當時的文人看來,文化藝術應該是君子人格的外化。《論語》裡孔子說過一句話,“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文和質,可以簡單理解成外在和內在,形式和內容。這句話不僅用來形容人,也用來形容文章、書畫。只有形式和內容都很美好,才稱得上是君子所為。換句話說就是道德是審美的前提。文人覺得,推崇王羲之只考慮了外在審美,沒有考慮內在道德。所以,他們迫切地想要找到一種新的書法風格,來扭轉這樣的風氣。這種新的書法風格,就成了讓整個社會恢復儒家文化傳統的一個切入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