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最勾魂的風景:海濱凝望白鷺飛 歡嬉聲裡聽漁歌


喜歡攝影,於是我就將鏡頭對準了青島美麗的大自然,在按動快門時,收穫了大自然無限的饋贈。

有一天,我全神貫注地在青島西海岸新區一條河的入海口一帶拍攝海鷗的時候,一群“白衣飄飄”的鳥兒集體闖進了我的鏡頭。它們身體潔白,舞姿瀟灑,宛如精靈。

毫無準備的我,先是一愣,接著立刻手忙腳亂地為相機換上長焦距鏡頭,按動快門,便是鳥兒們歡嬉的無數精彩。我時而用長焦定格這些白色的鳥兒;時而用廣角拍下鳥兒們的歡歌,用珍愛大自然的心,把這群鳥兒舞動的倩影刻寫進了相機的cf卡。

這是一個個精美的瞬間,我在電腦前被自己定格在鏡間的這些美麗的鳥兒陶醉。

把這些鳥兒的圖片通過網絡發給在廈門大學讀書的侄兒看,請教鳥兒是“何方神聖?”侄兒是個“學霸”。

接到鳥兒圖片的侄兒立即回覆我說:這些潔白的鳥兒叫白鷺!我問他:為啥這樣肯定地說是白鷺?侄兒說:我讀書的廈門到處都能見到這種可人的白鷺鳥兒,它是廈門的市鳥,我們廈門還叫“鷺島”呀!

白鷺,白鷺!這些鳥兒是被唐朝大詩人劉禹錫讚頌過的《白鷺兒》嗎?幾年前讀《唐詩小札》時,對這首詩印象深刻:

白鷺兒,最高格。 毛衣新成雪不敵,眾禽喧呼獨凝寂。 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 前山正無雲,飛去入遙碧。

就這樣,在我的攝影檔案中,又多出了一個文件夾《白鷺》。只要有時間,我就會在白鷺遷徙往返路過青島的日子裡,去記錄白鷺們的美麗。就這樣,《白鷺》這個文件夾的內容越來越厚重,集群為成百上千只,每每打開,都會滌盪出美妙的旋律。

拍攝白鷺久了,我才知道,白鷺是一種和平、祥和的象徵。白鷺屬鳥綱鷺科,又稱鷺鷥,一種非常美麗的水鳥,為世界珍稀鳥類。

在祖國的國土上,分佈有小白鷺、中白鷺、大白鷺、中國鷺和巖鷺,這也是至今我國記錄的僅有的五種。由於它們體羽除巖鷺為暗灰色外,均為雪白色,因此,人們通常統稱這五種鷺為白鷺。其中以小白鷺和中白鷺的數量最多,且較為常見。

為了拍好白鷺,我專門向青島林業部門的鳥類專家王老師做了請教。王老師告訴我:白鷺在夏羽的成鳥繁殖時為純白色,頸背生著兩條狹長而軟的矛狀羽,狀若雙辮,稱辮羽,肩和胸著生蓑羽,雪白潔淨,纖瘦修長,姿態輕盈、優雅。

白鷺古時又稱雪客,因其白如雪、飛如客得其名。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為其優美的姿態和高雅的氣質所傾倒,不惜潑墨揮毫極盡讚美之意,它逐漸成為中國人心中詩情畫意的一部分。

我拍攝的白鷺,大多為白鷺和中白鷺,它們全身披著潔白如雪的羽毛,猶如一位高貴的白雪公主。

青島之所以吸引白鷺翩躚飛來,是因為這裡入海口一帶人文厚重,魚蝦豐富,適宜的環境讓這白色精靈來了就不願意離開。

白鷺飄飛的季節,也就是我分享大自然賜予最美視覺盛宴的季節。

拍攝白鷺的過程,其實也就是親近鳥類的過程,心靈得到徹底的淨化和提升。有的時候,我跟著白鷺在陽光明媚的日子裡翩翩起舞;有的時候,我跟著白鷺為生存的空間遭到破壞黯然神傷;還有的時候我跟著白鷺展翅高飛,深情地俯瞰著美麗的家園……

從我認識白鷺之後,杜牧的《鷺鷥》詩不離我們的左右:

雪衣雪發青玉嘴,群捕魚兒溪影中。 驚飛遠映碧山去,一樹梨花落晚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