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樣的秋天,一樣的清冷,不一樣的古城不一樣的街!

有人問過我,你喜歡什麼的旅遊類型 ?我想了想,說:就喜歡去一個沒有人認識我的地方住一住。又接著問:那喜歡去大城市還是小城鎮呢?我說:其實我喜歡去古鎮...有人表示不解,古鎮有什麼好的?長的都差不多,有的還是現代復建的,歷史底蘊不那麼足,風景也不見得多好看,又不像現代化大都市那麼繁華可以買買買!我說:我也不知道為什麼,反正就是覺得古鎮老街,能帶給我寧靜的感覺。

說起來巧了,今年秋天,連續去了平遙古城和陽朔西街,兩處都是我特別喜歡的調調,一時覺得自己幸福的快要飛起來了。

初秋的時候去的平遙,說起來之前我根本沒去過山西,對山西的印象還停留在“煤”這種認知上,然而,平遙讓我對山西有了全新的認識。

作為有著三千年歷史,晚清時期中國的金融中心,這裡的晉商文化氣息之濃厚讓人感慨不已。古城保存完好,走在青石小路上,似有穿越千年的感覺,恍惚間,會覺得四周會有平行空間,那些歷史書中的人兒,就在你的周圍。

一樣的秋天,一樣的清冷,不一樣的古城不一樣的街!

去平遙的那幾天居然下雨了,當地人說平遙雨水不多,說明有貴人!下了雨的平遙有點冷,空氣溼溼的,讓我感覺似是來到了煙雨濛濛的江南小鎮。我選擇的是一家有炕房的酒店,一進門,那興奮勁兒就別提了,作為一個南方人,炕只存在電視劇中,原來坐在床上吃喝是真的(我在家裡可不敢這麼幹)。因為下雨天冷,我的平遙第一天就是在炕上度過的...

第二天早,雨還淅淅瀝瀝地,但小了很多,出了酒店,打著傘,在古城裡隨意的走走,路上人不多,周遭有很多店鋪,依稀可以想象當年的輝煌,還有票號鋪子這些在別的古城幾乎看不到的店。

一樣的秋天,一樣的清冷,不一樣的古城不一樣的街!

古城裡的主要景點大約有20多個,主要就是古城牆、華北鏢局、清虛觀、文廟、馬家大院等,可以買通票,每個景點都可以進去一次。人流量不是很多,可以慢慢逛,細細品。趁著人少,登上平遙古城牆,古城全貌一覽無餘,精美的南門城樓尤其值得一賞,看看古城居民的生活,也是一種奇妙的享受。

一樣的秋天,一樣的清冷,不一樣的古城不一樣的街!

到了晚間,華燈初上,有很多店家都點亮了紅燈籠,這個時候,就顯示出了古鎮的熱鬧來,沿街各種雜貨、點心、陳醋、漆器店裡琳琅滿目。在這個商業化的時代,仔細挑挑,也許會有不同的發現哦!

一樣的秋天,一樣的清冷,不一樣的古城不一樣的街!

從平遙回來不久,就有機會去桂林了,其實桂林去過好幾次,灕江雖美,但遊人如織,總覺得過度開發配不上灕江的美,即使乘著輪渡賞景,聽到的似乎也都是機械化的介紹臺詞罷了。

但是去陽朔,我就很開心了,因為我喜歡陽朔西街。有很多人戲稱西街就是“酒吧一條街”,可不完全,這是一條既有中國傳統文化,又包容西方開放思想的獨特街道。1400多年前,這條街就“出生”了,東臨灕江,側依碧蓮峰,清代遺留下來的磚瓦房低低矮矮,矗立兩旁,嶺南建築古樸中居然透出些典雅來。再後來,西街就開起了一家家的咖啡店、西餐廳、酒店民宿也漸漸多了起來。當時這裡是外國遊人的度假勝地。再再後來,酒吧也多起來了,國內的遊人也跟著多起來了,這裡真正的成為了陽朔最繁華、最值得來體驗的一片樂土。

一樣的秋天,一樣的清冷,不一樣的古城不一樣的街!

坐在街角也可,呆在某個店鋪的二樓也行,看著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覺得這就是真實,這就是人間。有興致的時候,小酌一杯,或是點上一支喜歡的老歌,和朋友聊聊天,說說閒話,或是和當地人拉拉家常,一百分!

一樣的秋天,一樣的清冷,不一樣的古城不一樣的街!

平遙古城、陽朔西街。都是我喜歡的景,喜歡的地兒,你呢?喜歡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