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常鬆在包扶點樺南縣調研時強調:要切實走好產業脫貧之路

東北網1月24日訊(記者 雷蕾)1月23日至24日,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王常松深入到包扶點樺南縣,就脫貧工作開展調研,強調脫貧工作要認真落實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著力增強造血功能,實施精準脫貧,切實走好產業脫貧之路。

調研中,王常松實地察看了梨樹鄉民主村光伏發電項目用地現場、華騰食用菌研發中心、德昱成實業集團肉雞養殖產業扶貧項目和政務服務中心、智慧城市建設、鉑勝雲農電商扶貧項目,與鄉鎮幹部、貧困村幹部、第一書記、名譽村書記、名譽村主任、產業脫貧帶頭人、貧困戶代表以及縣扶貧辦、農業局等相關部門負責同志進行了座談,深入到貧困戶、老黨員、老幹部家中走訪慰問,給他們送去了黨的溫暖和春節祝福,並看望了縣紀委監察局機關幹部。

王常松肯定了佳木斯市及樺南縣的脫貧工作。指出,佳木斯市委市政府、樺南縣委縣政府堅持把脫貧主體責任扛在肩上,想方設法幫助貧困村民提升勞動技能,培育壯大木耳養殖、大棚蔬菜種植、紅樹莓栽培等產業項目,實行了掛任村第一書記和名譽村書記、村主任等包扶措施,樺南縣已有1.9萬戶近5萬人實現脫貧,脫貧工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

王常松強調,脫貧工作很艱難,但只要大家齊心協力,難也不難。實現脫貧,根本出路是要走出一條產業發展的新路子。樺南縣要發揮好自身的資源優勢,堅持適合種什麼就種什麼,什麼有特色就發展什麼,著力把紫蘇、木耳、白瓜子、雜糧、元蔥、稻米等優勢資源利用好,打造自己的特色品牌,打造財稅貢獻辦大、就業拉動力強、脫貧效果好的支柱型產業項目。要搞好貧困戶與合作社、龍頭企業的對接,實施訂單農業,幫助農戶解決好農產品銷售問題,探索走出一條“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具有樺南特色的產業脫貧新路子。各級黨委政府和包扶單位要堅持“真扶貧”,縣鄉黨委要幫助選好村支部書記和致富帶頭人,謀劃好特色產業路子;省市縣包扶單位要幫助解決好項目資金、配套設備、特色品牌、產品銷售以及農民外出務工等實際困難;各包扶幹部要把農村當成自己的家,把農民當成自己的親人,不斷增強包扶的責任感和自豪感,共同幫助農民儘快脫貧致富,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