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搖滾樂壇天才歌手死亡記,絕密探索……

紀念約翰·列儂,英國搖滾樂壇里程碑式的天才歌手

1980年12月8日夜晚10點49分,美國紐約曼哈頓的達科塔公寓門前,連續緊湊的五聲槍響,驚擾了即將安睡和已經進入睡夢中的人們。一個名叫馬克·查普曼(Mark Chapman)的男人懷揣一張約翰·列儂(John Lennon)的簽名專輯,對著面前滄桑憂鬱的男人輕輕喚了聲“列儂先生”,然後舉槍送出五顆子彈,結束了傳奇歌手約翰·列儂年僅40歲的生命。

英國搖滾樂壇天才歌手死亡記,絕密探索……

兇手馬克·查普曼是一名精神病患者,事發後很快落網並被判處20年監禁。但法律的公正也無法彌補全世界失去列儂的損失,聽眾與歌迷永遠失去了列儂無與倫比的音樂智慧和優美動人的獨特歌聲,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搖滾音樂靈魂的開拓者——像列儂這樣世間少有的搖滾音樂天才。

英國搖滾樂壇天才歌手死亡記,絕密探索……

而關於馬克·查普曼槍殺列儂的原因,網上流傳著很多版本,至今仍未得到證實。

英國搖滾樂壇天才歌手死亡記,絕密探索……

第一種說法是列儂因拒絕為人簽名而被人槍殺。

當時的The Beatles(披頭士樂隊,又名甲殼蟲樂隊)風靡全球,不到8年的時間共發行了18套唱片,受到青少年音樂愛好者的狂熱崇拜,還獲得了英國政府特意頒發的大英帝國勳章。

作為樂隊核心成員的列儂不僅演唱非常出色,還創作了很多風靡樂壇的歌曲。才華的傾瀉加劇了列儂的名聲大振,也加劇了歌迷對列儂的狂熱崇拜,許多人都以能得到列儂的簽名為榮。因此,人們猜測兇手可能是因為索要簽名被拒,惱羞成怒憤而開搶射殺了列儂。

但是這種說法很快被推翻了,據說兇手被捕時懷揣著的正是列儂的簽名專輯。

英國搖滾樂壇天才歌手死亡記,絕密探索……

第二種說法是兇手製造轟動事件博出位。

有人引用約翰·列農遺孀小野洋子的看法, 認為”兇手可能是糊塗人”。這類人思想極端做事不計後果,常想用製造轟動的事件來使自己出名。於是,兇手選擇了名震世界的搖滾樂天才約翰·列儂。然而,在完全沒有事實依據的情況下,大多數人並不贊同這個觀點。

英國搖滾樂壇天才歌手死亡記,絕密探索……

第三種說法認為列儂的遇害是一次謀殺。

據稱是有官方記錄可以證明,列儂的遇害並不是一次突發事件,而是精心策劃的謀殺,兇手為槍殺列儂做了周密的佈置。

兇手在列儂遇害前幾天趕到紐約,和所有崇拜者守在列儂的公寓門前,列儂遇害的當天下午,兇手成功守到列儂並索要簽名,列儂急速草草簽完名字,隨即上車離去。

在獲得簽名之後的幾個小時,兇手再一次守在列儂的公寓門前等候列儂,伴隨著黑暗中兇手輕聲地稱呼“列儂先生”,第一發子彈飛快地穿進了列儂的胸膛,接著連擊四槍,倒在血泊中的列儂短短几分鐘後就停止了呼吸。兇手被捕時,身上還帶著列儂簽過名的專輯。

有人推測兇手可能是個偏執狂或者歇斯底里症患者,情緒激動時無法控制自己的行為。雖然事後證實兇手的確患有精神病,但是這種說法也滿載疑點,雖然好事者分析了整件事情的經過,但是並沒有得到有關任何謀殺說法論的證據,比如謀殺的目的和動機。

英國搖滾樂壇天才歌手死亡記,絕密探索……

第四種說法是有藝術界人士認為列農被槍殺的主要原因在於他的政治傾向。

列儂天性奔放自我,更加傾向政治, 很多後期的作品包含對社會的評論,導致列儂常處於易受攻擊的地位, 甚至有被殺的可能。事實上, 不管是在錄音室, 還是在音樂會上, 列農曾多次遭受到他人的攻擊和生命威脅。早在1964年法國“The Beatles”音樂會上,列儂在後臺收到了一張紙條:“我要在今天晚上九點鐘把你打死”,因此,很多人推斷列儂死於敵對思想的暗殺,槍殺列儂的兇手可能不滿列儂的政治傾向,也可能受僱於人。

英國搖滾樂壇天才歌手死亡記,絕密探索……

第五種說法是兇手仇視列儂的成就。

據兇手“自己”描述,謀殺列儂的念頭始於The Beatles樂隊的《佩珀軍士孤獨心俱樂部》專輯,兇手覺得列儂太有成就,而自己什麼都不是,仇恨瞬時充滿了內心。於是兇手守候在列儂公寓門前,當列儂與他擦肩而過時,他連續扣動扳機射殺了列儂。這種說法也並沒有什麼事實依據,不過反社會人格的思想,也不是一般人所能理解的。

英國搖滾樂壇天才歌手死亡記,絕密探索……

第六種說法是兇手愛慕列儂美籍日裔的妻子小野洋子。

小野洋子是列儂的第二任妻子,是一個非常新奇大膽的先鋒藝術家和音樂家。據稱槍殺列儂的兇手非常喜歡列儂的妻子小野洋子,在媒體傳出列儂虐妻醜聞後,憤怒外加嚴重精神分裂的兇手,以歌迷的身份守候列儂,在列儂給他簽名的時候,連擊五槍射殺了絲毫沒有察覺到惡意的列儂。這個說法勾起了廣大群眾的八卦之心,據說當時小野洋子親眼目睹了列儂的遇害,想來小野洋子毫髮未損全身而退,可能真的是因為這個原因。不過大多數人還是認為這種說法來源於廣大歌迷的臆想,畢竟沒有什麼事實依據。

英國搖滾樂壇天才歌手死亡記,絕密探索……

無論1980年的那個夜晚小野洋子有沒有目睹列儂遇害的現場,兇手已然伏法,而列儂的逝去也已成為無可挽回的事實。

英國搖滾樂壇天才歌手死亡記,絕密探索……

或許是由於無辜早逝而被廣大聽眾和歌迷過於神化和盲目崇拜,關於列儂的諸多評價都無可避免的有所誇大,人們對列儂音樂智慧和才華過高的讚譽掩蓋了他人格的缺失,關於列儂偽善者、搖滾音樂的追隨者而非開創者、病態撒謊者、脾氣暴躁對兒子精神虐待以及毆打妻子的負面評論,鋪天蓋地席捲而來,列儂的兒子、妻子、朋友、隊友紛紛公開揭露他的偽善與暴力,然而,無論是列儂的才華橫溢還是劣跡斑斑,都已隨著列儂的逝去而煙消雲散。

逝者為大。

約翰·列儂傳奇而短暫的一生,給聽眾和歌迷帶來了無限的悲痛與懷念。作為The Beatles的靈魂主唱,列儂帶領The Beatles不僅創造了英國搖滾樂史上最為燦爛輝煌的成就,也非常成功的在美國上演了一番“英國入侵”的偉大局面。

英國搖滾樂壇天才歌手死亡記,絕密探索……

The Beatles的十年,獲得了無數的成就與榮耀。

1988年進入搖滾名人堂。

2012年在英國官方排行榜公司公佈的“英國最暢銷樂隊排行榜”上,The Beatles以2210萬次的單曲銷售量名列榜首。

截至2016年,The Beatles有15張專輯獲得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專輯榜冠軍,有17首單曲獲得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單曲榜冠軍,創下獲得英國流行音樂排行榜專輯榜、單曲榜冠軍次數最多的紀錄。

在美國公告牌榜單上,The Beatles有19張冠軍專輯以及20首冠軍單曲,創下獲得美國公告牌專輯榜、單曲榜冠軍次數最多的紀錄。

列儂本人的個人成就也不遜色於The Beatles的團隊成就。

1994年,約翰·列儂入選搖滾名人堂。

2004年,約翰·列儂入選《滾石》雜誌評出的“歷史上最偉大的50位流行音樂家”。

列儂已經離世多年,可他至今依舊矗立在搖滾樂壇享有一席之地。

1980-2017,祭奠逝去的約翰·列儂,謝謝他曾帶給聽眾與歌迷激情和狂歡的搖滾音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