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2018年10月19日下午4時許,一架身批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原裝塗裝、編號6626的F-16V單座戰機,降落臺灣嘉義空軍基地。這架戰機就是在8月底試飛曝光,經美方多次測試後,首架完成性能提升的F-16V戰機,其餘首批3架將於2019年春完成交付,剩餘139架F-16戰機,將以1年改裝20到24架的進度,陸續完成升級,預計2022年全部升級完畢。

作為F-16家族的新成員,F-16V戰鬥機做了那些改進,性能如何?又會給臺空軍帶來哪些提升,我們不妨一探究竟。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家族“新丁”

說起F-16戰鬥機,從1975年開始生產以來,已經有超過4500架的F-16戰鬥機外銷至近30個國家和地區,有“國際戰鬥機”之譽。因此,F-16這款生產數量最大的第三代戰機,也成為了衡量對比各種三代機的一個關鍵標杆。

特別是由於該機設計理念先進, 至今仍有一定繼續改進的餘地,而且相比F-35等先進機型,F-16後勤維護成本較低,二手的F-16戰鬥機在一些國家也成為引進的對象。例如,2013年羅馬尼亞還批准了從葡萄牙引進了部分二手F-16戰鬥機。

作為一個時代的象徵,F-16戰鬥機到目前為止都是洛·馬公司的“搖錢樹”。除了拿下了為埃及、阿曼和伊拉克生產F-16戰鬥機的鉅額訂單外,F-16的改進項目還在多個國家和地區也積極展開,其中就有為韓國和中國臺灣的F-16戰鬥機升級計劃。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臺灣空軍現役的F-16C戰鬥機

作為F-16戰鬥機的最新型號,F-16V早前就在2012年的新加坡航展上,用於命名當年阿聯酋所購買F-16E/F戰鬥機的Block 60批次。而當時,洛·馬公司還將Block 60批次命名為F-16IN,參與印度的戰鬥機競標。

此次試飛成功的F-16V戰鬥機,自然與之前的Block 60批次不同,其所帶的“V”是指“Viper”,意思是“毒蛇”,並作為這個F-16戰鬥機家族“新丁”所特有的綽號。

之所以要有F-16V型號,還要從2012年說起。當時美國空軍因為F-35戰鬥機服役一再推遲,提出一項涉及350架戰機的F-16升級計劃,即通過安裝新的電子設備和雷達使老式F-16A/B Block 40/42和Block 50/52系列戰鬥機性能接近F-16最新型號Block 60的水平。這一項目很快受到臺灣、韓國和新加坡的注意,他們也希望通過搭美軍“順風車”降低升級成本。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美國之前試飛的F-16V,機上還是美國空軍編號

特別是臺灣對新型號的F-16更是“寄予厚望”。眾所周知,2012年一度吵得沸沸揚揚,甚至當年5月18日,美眾議院還通過66架F-16C/D向臺軍售案,由於各種原因而破局。於是同年7月27日,臺灣與美國簽署38億美元的軍購合同,美國開始為臺灣升級145架F-16 A/B戰鬥機。

但到了2014年,美國空軍面臨經費大規模削減,決定僅對F-16戰鬥機做相對簡單的延壽升級,稱為SLEP項目。然而,SLEP項目所簡化的一個重要項目是將不涉及更換新型的AN/APG-83雷達。

對此,韓國、新加坡打起了退堂鼓。然而,臺灣還在對F-16戰鬥機性能提升“望穿秋水”,不得已承擔起F-16升級項目的大部分研製費用,並使得F-16V成為美方口中為臺灣需求而研製的。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為臺灣改裝的首架F-16V戰鬥機,注意機上編號是6626

“牽一髮而動全身”

F-16V戰鬥機首飛成功之後,洛·馬公司的推特網頁同步更新了F-16V戰鬥機的簡介,其中提到,F-16V既可以全新生產,也可以現役F-16戰鬥機升級而來。

洛·馬公司副總裁、總經理羅德·麥克萊恩也對外宣稱:“新F-16V構型包括了許多改進,設計目的是保持F-16處於國際安全領域的前沿,鞏固其作為世界上最好的、經過實戰檢驗的第四代戰鬥機的地位。”

從洛·馬公司的官網所公佈的試飛照片看,F-16V外觀上並沒有明顯改變,其主要的升級自然位於內部。其中關鍵的,在於加裝了一部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的AN/APG-83型AESA(電掃有源相控陣)雷達。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天線

該雷達所帶有的有源電掃相控陣天線,又是該型雷達的性能核心所在。一般來說,電掃相控陣天線,可使戰機的空空連續多目標跟蹤與截獲、空中格鬥、空地跟蹤、武器投放和抗電子千擾能力大大增強,而且AESA的每個輻射器都配裝有一個發射、接收(T/R)組件,毎一個組件都能自己產生、接收電磁波,不需要做機載式旋轉掃描,便能對目標進行不間斷的掃描。

可以說, 通過相位控制天線掃描,AESA有許多突出的優點,主要表現有三個方面:

一是雷達探測距離增加。這主要是由於T/R組件的數量大,大量組件輻射的功率在空間相加,可得到相當可觀的功率,並由此使雷達的探測距離有很大增加;

ニ是可靠性增加。這主要由於AESA由數百仍至上千個T/R組件組成,因此少數組件失效對系統性能影響不大。有試驗表明,10%組件失效時,對系統性能影響不明顯;30%組件失效時,仍可維持其基本工作性能。

三是同時多功能。由於AESA可實現波束瞬時捷變,使AESA可以時間分割的方式實現多功能,因而能同時跟蹤多個目標,相當於用一部雷達完成多部常規雷達的功能。如AESA可以根據不同任務的需求,形成不同形狀的波束。空對空工作時採用窄波束,空對地工作(如地圖測繪時)採用寬波束等。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已經交付臺灣的首架F-16V戰鬥機

不過要將AESA搬到2000年前後交付的三代機上,其難度絕非普通人設想中的“換個雷達、換個發動機”這麼簡單。

有源相控陣雷達的耗電和散熱都比傳統雷達高了許多,因此需要比以前更加強大的動力供應和散熱設計,重新構建佈局新一代數據總線等設備,這使得換雷達這個工作不能像普通電腦升級內存一樣輕易插拔就能完成。真可謂,“牽一髮而動全身”。

於是,F-16V所裝備的AN/APG-83型AESA雷達就在F-16 E/F戰機的AN/APG-80雷達的基礎進行了簡化。這種簡化,更多的是基於臺灣現有F-16戰機的冷卻、動力系統而研製的,因此在T/R模塊數量上有所限制,相應的也就降低了雷達的探測距離,因而功能僅為AN/APG-80雷達的80%左右。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臺灣F-16戰鬥機現在使用的是APG-68脈衝多普勒雷達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阿聯酋的F-16E戰鬥機上裝備的APG-80雷達。APG-83就是該雷達的簡化版

儘管性能有所“折扣”,但是在汲取F-22、F-35的雷達技術的基礎上,AN/APG-83型雷達的遠程探測能力是現有F-16雷達的2倍,使戰機可以同時執行搜索、追蹤並鎖定多個目標,並具有迎頭攻擊6個目標的能力。

除了核心的雷達升級項目, 根據臺美所達成的升級合同(臺成為“鳳展項目”),F-16V還配備了新型的座艙顯示器,更先進的任務計算機,頭盔瞄準系統等。

特別是,F-16V所加裝了新型敵我識別系統, 真正具備了混戰中超視距空戰能力;座艙罩上的電磁波吸附塗層,顯著提升了戰機的隱身性能;增設的戰術終端,則可以通過LINK-16數據鏈,將戰機與臺軍的預警機連為一體,獲得現代化的聯合網絡作戰能力。

此外,F-16V還可以使用最新型的AIM-9X“響尾蛇”空對空導彈, 將成為臺軍心目中戰力最強大的F-16戰機。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升級至F-16V後的座艙界面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網傳的殲-10B座艙

戰力如何

對於“簡約而不簡單”的F-16V,洛·馬公司曾表示,F-16V代表的正是F-16系列戰機升級的新標準,意謂洛馬公司將針對全球大部分的F-16戰機進行升級,使其成為F-16V,並計劃將其認定為各國取得第五代戰機之前的最佳過渡機種。目前,美國空軍已排定至少300架F-16戰機升級成F-16V。

然而,不論如何高調宣示,都難掩F-16V只是“最新版”卻未必是“最強版”這樣一個現實。在F-16層出不窮的改型當中,國際公認的最強配置是洛·馬為阿聯酋打造的F-16E/F(Block 60)型,後者的大推力發動機、APG-80型AESA雷達都是最先進的裝備。但價格“貴到沒朋友”,據說當年“土豪”阿聯酋的採購單價高達5500萬美元,因此該型F-16連美軍都沒錢大量裝備,在國際市場上也乏人問津。所謂的最新版F-16V,其實只是上述戰機的“簡配版”而已。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臺灣F-16現在使用的是F100-PW-220發動機

而且F-16V戰機“引以為傲”的AN/APG-83有源相控陣雷達,雖然其技術水平在10年前,還只有美國空軍自己的F-22戰機才能使用,但到了現在,包括中國在內的幾個主要國家都已經能生產同樣水準的先進雷達。

即便這樣,不少美臺媒體都宣稱,改進後的F-16V戰機能超越包括解放軍殲-10B在內的各種戰鬥機,甚至重新奪回臺軍在臺海上空的優勢。

但實際卻是,殲-10B已經量產多年,F-16V試飛的進度再快,全面改裝也要到2022年完成。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殲-10B戰機

與此同時,採用新型發動機和有源相控陣雷達的殲-10C、殲-16等戰鬥機都也已經投入量產,殲-11D也已經開始試飛,更不用說殲-20這樣已正式列裝解放軍空軍的下一代戰鬥機。

有媒體稱,殲-10C的綜合作戰性能,已經超越美空軍現役的F-16最新型號。殲10C裝備有更為先進的雷達設備,可同時跟蹤12個目標,並打擊其中威脅最大的6個目標。其駕駛艙設置了更先進的國產衍射平顯。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殲-10C戰機

此外殲-10C除了裝備有較為先進的PL-12中距空空導彈外,傳聞還將裝備更為先進的PL-13遠程空空導彈和PL-10近距離格鬥彈。而PL-13遠程空空導彈將賦予殲-10C對敵方預警機的打擊能力。加裝了激光制導吊艙的殲-10C,還能投射多種激光制導炸彈,進一步提高了戰機的對地精確打擊能力。

事實上,對F-16V能給臺軍奪取空優帶來多大勝算,臺軍有位將領就曾說過,戰機只不過是個“載具”,以後的空戰,根本不可能纏鬥,大家都打視距外的導彈,神龍見首不見尾,戰機新舊,不見得是關鍵,反而配掛各型精準且先進的導彈較重要。

且不論該說法是對或錯,至少表明了空戰的優勢實際上並不僅僅取決於飛機的性能,還包括信息系統、機載武器等等許多方面的因素,以及戰機之外空戰體系是否完備先進。

F-16V——“凱子軍購”追捧的超級英雄
有消息稱,臺灣未來還將為F-16V戰鬥機換裝推力更大的F100-PW-229發動機

因而,“不求最好,但求最貴”這樣的標籤似乎更加適合F-16V。就在今年7月,美方宣佈已與韓國空軍達成協議,後者將花費25億美元將150架F-16升級為F-16V。相比之下,臺灣升級145架F-16的預算則高達58億美元。這種天差地別的價格,或許有臺灣戰機更老舊的因素,除了安裝雷達和電子設備的費用,還要涉及到延壽升級, 更換髮動機等項目。

有臺灣媒體報道,臺灣可能將其現役F-16的F100-PW-220型發動機更換為F100-PW-229型,推力提高20%左右。但無論如何,外界對臺灣“凱子軍購”的印象,恐怕又要增加幾分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