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娘娘碧霞元君

泰山娘娘碧霞元君

為了滿足廣大婦女特別是人們生子慾望的需要,人們修建了成千成萬的娘娘廟。以北京為例,過去的娘娘廟有40來座,總數排在關帝廟、觀音廟、土地廟、真武廟之後,名列第四(關帝廟、觀音廟數字十分接近,可並列第一)

娘娘廟中供奉眾多的娘娘,主要有王母娘娘、天妃娘娘(媽祖)、九天玄女娘娘和泰山娘娘等。

泰山娘娘又叫碧霞元君,全稱是天仙聖母碧霞元君。“元君”是道教對女仙的尊稱。碧霞元君在北方尤其華北最受崇拜,因為她的“老家”在山東泰山。

泰山娘娘碧霞元君

關於碧霞元君的來歷有如下說法:

一、她的前身是玉女。據說漢朝時,宮中一座殿內有金童玉女雕像,到了五代,大殿塌圮,金童風化,玉女則掉進池中。宋朝時,真宗到泰山封禪,來到池邊洗手,忽然冒出一個石人。真宗派人撈出,洗乾淨一看,正是玉女雕像。於是真宗下令在泰山建祠供祀,以其為聖帝之女,因而封為“天仙玉女碧霞元君”。

明朝時將碧霞元君祠擴建升格為碧霞靈佑宮,清朝時又改回。

二、碧霞元君本是黃帝手下的一個仙女。說是黃帝建岱嶽觀時,曾派七位仙女,雲冠羽衣,迎接西崑崙真人。其中一位仙女隨真人刻苦修行,終於得道,成為碧霞元君。

三、《玉女卷》說,漢明帝時有個大善人叫石守道,他的太太金氏生了個女神童,慧穎無比;3歲知人倫;7歲通曉諸法,日夜禮拜西王母;14歲得曹仙長指點,入泰山黃花洞修煉,道成飛昇,做了碧霞元君

四、道教稱碧霞元君乃應九以生,受玉帝之命,證位天仙,統攝嶽府神兵,遍察人間善惡。這是道教賦於這位女仙護國佑民的職責。

五、碧霞元君是東嶽大帝的女兒

泰山娘娘碧霞元君

以上諸說以碧霞元君為東嶽大帝之女的說法最為流行。傳說他們父女都住在泰山上,故霞碧元君又叫“泰山娘娘”泰”字在《易經·泰卦》內表示“天地交而萬物通”之意,故人們附會為婦女生子之意,又說她“岱居本位,其色惟碧東方主生,一本乎坤元資生萬物”,就是說這位女神滋生萬物,主生,所以民間又把她視為“送子娘娘

泰山的碧霞元君祠在極頂南面,宋代創建,明清均有增修。山門內正殿五間、殿瓦、吻等均為銅鑄,殿內正中供奉碧霞元君銅像,為明代所鑄,東西配殿鐵瓦覆頂,殿內供奉送生、眼光二神銅像,廟內還有明代銅碑。這組高山建築範銅鑄鐵,玲瓏精巧,國內罕見。

泰山娘娘碧霞元君

北京四方都建有碧霞元君廟,分別叫“東頂”、“南頂”西頂”、“北頂”。妙峰山的碧霞元君廟最有名,稱“金頂”金頂四月初一開廟時,人聲鼎沸,熱鬧非凡。當年,慈禧太后曾經為其子同治皇帝載淳祈求發痘平安,令廟裡先等她進香後再開廟,這叫“燒頭香”。儘管如此,碧霞元君還是沒能得載淳性命,他最終仍然發痘而死。

泰山娘娘碧霞元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