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這一點,讓你的職場從又忙又累到又忙又美

做到這一點,讓你的職場從又忙又累到又忙又美

最近有HR同行給我留言,發了十幾條,洋洋灑灑上千字,詳細的描述了她所在公司的情況,以及她現在的處境,面臨的問題。大概情況是這樣的,他在一家百人規模的小公司做HR,辦公室三個人,她做HR的事務性工作,一個小姑娘做行政,還有一個經理。

這個HR朋友,鬱悶的是,今年上半年,她的上司離職了,平時的工作中,她做的事情是那個行政小姑娘的2倍以上,說自己又做招聘,又做新員工培訓,又做薪資核算,還要負責一些領導隨時安排的事項,而那個行政的小姑娘,每天幾乎就做做辦公用品領用,打印打印文件,然後就坐著玩手機。

現在部門沒有負責人了,為什麼不讓自己升上去?還有三個人的工作分攤到兩個人,竟然不漲工資,只是發了月度獎金?自己這麼辛苦這麼累,那個同事小姑娘天天玩手機,為什麼不讓自己當經理,為什麼不給自己加工資?(感覺這些都是她應得的一樣~~~)

看完她的留言,我沒有回覆。年輕人,可能對比的範圍通常都只會是自己身邊的人,如果視野能夠大一點,再大一點,說不定很多想不通的事情,就都想得通了。

過了幾天,她又來留言了。因為不死心,覺得自己又忙又累(尤其是對比同部門的小姑娘,好像是關係戶來著),她認為現在自己必須和這個小姑娘區別對待,才能證明自己的付出得到了回報。於是,自己跑去找老闆娘談判,希望要麼替自己爭取到經理的職位,要麼能夠得到長期的加薪。結果你們猜怎麼樣了?

做到這一點,讓你的職場從又忙又累到又忙又美

沒錯,她失敗了,老闆娘用幾句安慰話就把她打發了。大意是,你的忙我都看在眼裡,我也認為你比那個小姑娘工作努力,公司也有意培養你,但是現在我們認為沒必要設置經理崗位了,只要把你們手上的事務性工作做好就可以了。等明年公司業務擴大了,管理加強了,經理的崗位一定是你的——看,當老闆的多會畫大餅啊!

這次留言,她沒有再提出新的問題,而是有些傷感,覺得職場太黑暗,自己的付出得不到認可,有點懷才不遇的憂鬱,也有點認命了。

我問她,你為什麼不選擇跳槽?她立馬回了一大堆理由,什麼小地方機會少,大多數公司都是這樣的管理不規範,沒有什麼像樣的機會讓自己去選;什麼未婚未育有風險,什麼家庭情況不太好……對了,她還說,公司大小事務都是她負責,公司不能沒有她,很多事情會亂套云云。

總之,她一邊滿腹牢騷的抱怨公司的問題和不公,一邊又想留下來獲得個頭銜的認可。你們有沒有覺得,身邊有很多很多這樣的HR。尤其是在同行群裡,幾乎每天都會聽到很多吐槽公司,吐槽老闆,吐槽同事的故事。但是你很少聽到他們誰說,因為公司不夠好,而自己足夠好,能力強,有自信,所以自己可以拋棄這個不識貨的公司,選擇更好的機會去——沒有,或者說,很少。

大部分一邊喊著自己又忙又累的人,一邊還是在原地踏步。因為他們拒絕改變,拒絕成長。

提問的HR有一句話說的非常棒:很多員工認為自己付出了很多,但在HR和領導的眼裡並沒有多少加薪的價值。這些人的職業生涯沒有大的意外,大概就會一直在事務性工作中蹉跎了。一邊抱怨,一邊幹活,一邊罵著,一邊累著。然而,這群人中,幾乎沒有人會去反思,到底為什麼加薪的人不是他們?

人和人之間,最大的差距,不是學歷,不是知識,不是經驗,也不是人脈,而是認知的差異。

做到這一點,讓你的職場從又忙又累到又忙又美

不可否認,職場上很多人,自從走出校門就不再看書學習了。每天就是完成任務似的完成工作,重複的技能用了三五年,甚至十幾年,從來沒有升級過自己的大腦和認知。比如我文章開頭提到的那個HR,在她的意識裡,不給她升職機會就是老闆娘故意刁難她,不喜歡她。而從來沒有想過自己的能力和經理崗位的要求到底有多大差距,該如何讓自己儘快達到哪個層次?她不會想這些問題,因為她的認知就在那裡。

還有一部分人,知道要學習,要進步,也願意花錢去投資自己,買課程,上直播,他們每天把學習安排的滿滿當當,不斷的聽課,不斷的求教。但是進步卻微乎其微,為什麼?因為,他們只知道吸收,卻沒有消化,聽到的都是別人的知識和經驗,根本沒吸收,內化為自己的東西。這種學習的認知,有些形式化了,基本上等於花錢撫平自己的認知焦慮。

真正在職場上越走越遠的人,不僅要學習,而且會學習,笨方法,只會事倍功半,前進的速度遠遠趕不上別人。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找到自己的學習目標,排除學習障礙,不斷總結反思,除了提升自己的崗位工作技能,還會在個人綜合素質,通用素質,比如溝通能力、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等方面,提高自己在職場的競爭力,從而掌握選擇的主動權。

那些職場大牛們,即便已經年入百萬,他們身居高位,財富豐盈,也還在不斷升級自己的認知體系,不斷去接觸更高層次的人,與高手對話,與牛人溝通。不斷把自己的知識、經驗和技能,進行歸納、梳理、迭代和輸出。

做到這一點,讓你的職場從又忙又累到又忙又美

我從來沒有見過真正厲害的人成功的人,每天以抱怨度日還能變得厲害或者成功的。最後講一個勵志的人物吧,我認識的一位女性創業者—

她常常一天工作18個小時,會議一個接著一個

一天之內往返北京和外地,早上飛過去,晚上飛回來

為了讓自己有時間學習,每天4點起床讀書寫作

為了保證身體素質跟得上,再忙她都會抽出1小時的鍛鍊時間

為了保持身材比例,她飯量很少,甚至吃東西用克稱計量

為了保證身體循環,她每天4L水,有專門的助理負責她什麼時間段喝什麼東西

你看,別人忙著越變越美,他們沒時間抱怨。我們雖然無法做到這樣努力又精緻的生活,但是起碼,不要讓自己成為一個整天抱怨的職場的“祥林嫂”。

學會換一種方式看待問題,讓自己的認知不斷升級突破,才能讓這種“又忙又累”的抱怨,成為一種“又忙又美”的勵志。


作者簡介:香草紫蘇,職場達人。三茅人力資源網專欄專家,資深HR,愛寫字,愛旅行。。文章理性不失溫度,願在育兒路上給你一點鼓勵和信心。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香草紫蘇,職場達人,人力資源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