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杭州日報》G20英文版的完美 浙大支援團隊通宵達旦

8月27日凌晨1時22分,本報G20英文版編輯發出一條微信消息:深夜又收到一篇譯文,杭州在奔跑,大家都在奔跑。

9月3日,G20峰會新聞中心內,土耳其國家電視臺的女記者指著《杭州日報》英文版上的圖片,告訴身邊的人:“我是沿著這條路來的,景色真是太美了!”

峰會倒計時30天,《杭州日報》推出了首個英文版。峰會期間,該英文版以每天4個版的頻率刊發,向外國記者講好杭州故事,傳遞這座城市的獨特韻味和別樣精彩,贏得了國際友人連連稱讚。

稱讚背後,除了記者和編輯,還有一支由浙江大學老師組成的強大翻譯團隊。

邊審邊譯通宵工作8小時

8月底9月初的西雙版納之行,註定是李淑敏老師畢生難忘的一段經歷。很早就為孩子計劃好的度假旅行,全然成了“工作回憶”。

“不是在賓館待著看電腦,就是一路上帶著電腦四處找電源,一看到餐廳就跟找到救星似的。”李淑敏回想起來還覺得挺有意思,“真的是見縫插針啊。”她印象最深的,就是有一天一家人去看大象表演,“大象在那兒演出,我看著電腦審稿,咱倆‘一起工作’。”

李淑敏是浙大外國語言文化與國際交流學院副教授,也是此次翻譯團隊的“牽頭人”。團隊的王之光副教授已從事英文翻譯工作幾十年;朱晨晨擅長同傳和口筆譯;還有劉曉傑和楊建平,都有著相當專業且豐富的經驗。

老師們的工作模式形成了一個“接力圓”,每個人既要翻譯自己的部分,又要審核別人翻譯的部分,互相審校,嚴防出錯。有的老師白天還有課,大部分翻譯工作放在了晚上,平均一晚工作四五個小時是常態,李淑敏最久的一次,從當天晚上10點翻譯到次日早上6點。

這些經歷,也令她對新聞工作者充滿了敬意。她說,無論自己多晚或多早和《杭州日報》的編輯聯繫、溝通,編輯都“在線”,說明大家都沒有休息,都是通宵達旦地在奮戰。

“我們共同努力讓這份報紙送進了峰會新聞中心和外國記者駐地,這令我感到榮幸和欣慰。”李淑敏說。

貴在較真一個單詞就要改十幾次

翻譯這組英文版的稿件,最大難度在哪裡?

翻譯《老房子煥發新活力》一文,為了一個單詞,李淑敏與記者、編輯從9月2日下午開始一直討論到晚上8點,反覆斟酌,修改了十幾次。

“翻譯稿件,最重要的是要對新聞、對原文理解透徹。”李淑敏說,有時候要根據上下文,對原有句子重新組合,或者適當加以補充和過渡,使人容易讀懂。

9月5日的茶文化篇,提到“錢塘生天竺、靈隱二寺”,還寫到了“穀雨”節氣。這些古詩文、傳統名詞對翻譯都是不小的考驗,也是王之光的“執念”:“新聞貴在細節,刪除後似乎文章言而無物,一定要做出最佳翻譯。”

此外,新興的機構、組織名稱,也耗費了翻譯團隊極大的心力。在翻譯一處江干的新地標時,為了拿捏準確,劉曉傑老師直接致電江乾區委認真瞭解情況。

“不能見到‘時代廣場’就翻譯成Times Square。”這是李淑敏反覆強調的一個理念,“在外國人眼中,只有一個Times Square,千篇一律的翻譯或者翻譯不當,反而會引起他們的反感。”李淑敏說,外國人對於原創性、民族性、先進性的東西都會抱有好感,所以對於杭州一些特色建築、風情小鎮的名稱,“可能是最難翻譯的,也是我們最想翻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