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不懂!口碑平平的《黑豹》憑什麼獲得三項奧斯卡大獎?


首先恭喜漫威影業憑藉2018年的電影《黑豹》斬獲了奧斯卡的最佳服裝獎、最佳製作設計獎以及最佳原創配樂獎三大獎項!票房突破10億美元的《黑豹》幾乎在獲得奧斯卡提名時就被眾多人認定為種子選手,如今斬獲三個大獎也算是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電影《黑豹》的最佳服裝獎源於設計師卡特和比切勒的不懈努力,無論是外觀還是細節都確實樹立了滿滿的非洲未來主義感。配樂的路德維希·戈蘭森用他充滿能量的創意也為整部電影感官的塑造增添不許多色彩,出任藝術指導的漢娜·比奇與佈景師傑·哈特呈現出的瓦坎達也令觀眾驚歎連連。

儘管漫威已經成為了每年收益最高的票房巨頭,但至今為止卻從未有一部電影登上奧斯卡的頒獎臺,曾經獲獎的《大英雄6》、《蜘蛛俠2》以及《蜘蛛俠平行宇宙》都不是漫威自己製作的電影,所以如今《黑豹》的勝利對於漫威影業而言是足以讓漫威總裁凱文·費奇熱淚盈眶的結果!


但超越了《蝙蝠俠:黑暗騎士》以及《超人特工隊》兩項獎盃得主的《黑豹》卻在觀眾角度上口碑平平,這也是奧斯卡獎得主中很少會發生的情況,即使普通觀眾對電影沒興趣屬於正常,但很少有哪部電影在全球範圍內口碑走上了相當極端的分化。

在美國幾乎100%好評的《黑豹》在2018年進入中國影院時立馬就撞上了“中國式尷尬”,電影中的眾多劇情完全得不到中國觀眾的共鳴,豆瓣評分也一路跌到了6.5分,這幾乎是在以往漫威電影中難以想象的慘淡評價。

電影的成功之處很大程度上源自“政治正確”,《黑豹》大量採用的黑人演員以及各類階級的拔高几乎立馬讓美國大多數黑人“響應”,NBA雄鹿隊的前鋒賈巴里·帕克甚至包場邀請了120位黑人孩子觀看《黑豹》。

很難說這種趨勢究竟是好是壞,美國電影在加入亞洲元素嚐到甜頭之後,開始逐漸涉獵眾多蘊含特殊深度的元素,例如女權主義、種族主義等,甚至DC也在近期開始曝出“有色超人”的可能性,但無論如何暴君也認為比起“正確”,還是把重心放在“有趣”上更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