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理財的注意!利率越高收益就越多?很多人都輸給了付息方式!

如今隨著大家理財意識的加強,理財產品也是越來越多樣化。

而利率的高低,想必是大部分人挑選理財產品時,最優先考慮的一個標準。

愛理財的注意!利率越高收益就越多?很多人都輸給了付息方式!

那麼,利率越高,是否就意味著能帶給你的收益就越多呢?

假如,現在有兩份理財產品擺在你面前:

一份門檻10萬,期限三年,年利率為4.1%,到期一次性還本付息;

另一份,同樣是門檻10萬期限三年,年利率為4%,一個月付息一次,到期還本。

你會怎麼選?大部分人應該會毫不猶豫的選擇第一份吧?

愛理財的注意!利率越高收益就越多?很多人都輸給了付息方式!

咱們先來算一算兩者的到期收益:

第一份為100000×4.1%×3=12300元;

第二份每月收到的利息為100000×4%/12=333.33元,三年利息收益總和則為12000元。

咋一看,少了300,選擇第一份確實沒毛病。然而很多人忽略付息方式。

如果按照第一份理財產品的付息方式,就意味著12300元在這三年間,是毫無增值能力的。

而如果是按月付息,試想,如果我們將每個得到的333月進行二次理財,結果會怎麼樣呢?

就拿最簡單的貨幣基金來說,以目前2.8%的平均年利率,也就是2.8%/12的月利率:

第一個月的利息三年內有35個月可以用來投資,產生的總收益為:333×2.8%/12×35=27元。

以此類推,往後每月的利息可投資的月份依次遞減1個月,那麼三年內,這些利息總共產生的收益可達333×2.8%/12×(35+34+33+…+2+1)=490元。

愛理財的注意!利率越高收益就越多?很多人都輸給了付息方式!

這麼一對比,反而多出了190元。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兩款理財產品,如果年利率相差不大,那麼付息頻次越高則越划算。

大家理財,無非就是想利息多一些,所以在選擇產品的時候,還是需要多精打細算才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