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寫】配資10倍槓桿,暴富神話和被收割的韭菜們

記者 | 胡穎君

進入2019年,A股出現了久違的7連陽,曾消匿許久的場外配資重出江湖。在不少配資客眼裡,若能趕上這波行情,高槓杆的借錢炒股也是一樁“穩賺不賠”的生意。

“開年以來客戶還是很多的,我這邊最大的客戶是200萬本金在做,操作穩當的話基本都能賺。”某配資平臺客戶經理向界面新聞記者介紹道。

一、新老配資客們

90年的張路,從高中開始炒股,迄今已有10年,可謂一名不折不扣的“老股民”。

春節前的某一天,經朋友介紹,張路接觸到一家新成立的線上配資平臺,新用戶註冊即贈送6888元紅包,直接打進操盤賬戶中。除此之外,對比其他幾家平臺,這家管理費也相對較少。

張路躍躍欲試,但他同時又擔心:會不會是黑平臺?

所謂的黑平臺,是配資領域的行話,指不能對接實盤的虛擬盤,交易的錢無法進入市場,而是存放於黑平臺的資金池中,這類似於散戶與配資平臺之間的對賭遊戲。

穩妥起見,張路一開始投了5萬元,加10倍槓桿。就這樣,他的操盤資金搖身一變成了55萬元。

年後A股節節攀升,張路首戰告捷。在把本金和盈利的一部分成功提現之後,張路安心了。

就在上週五(2月22日),憑藉靈敏的投資嗅覺,張路趕在上漲之前順利捕獲一隻券商股。“春節前到現在,賺了百分之三四十,也就是本金的三四倍。”在炫耀完自己的戰績後,張路又“謙虛”地表示:“其實也不多。”

在他眼裡,民間靠一大波行情賺幾十倍幾百倍的大有人在,他們才是真正的高人。

張路還覺得,加槓桿根本不算事兒。“買房子不也是加槓桿?風險和槓桿沒關係,和倉位有關係。”

和張路比,96年的小龍就沒有那麼好的運氣了。

2015年年初,19歲的小龍從高中輟學了,在家無所事事的他在親戚的慫恿下開始炒股。父親給了他3萬塊錢,作為初始資金。“做的第一筆交易,賺了11個點,後來又給了10萬。”他說。

當年五月,小龍被一個不太熟悉的朋友帶到一家配資公司,在簽署完一份看不太懂的合同後拿到了新的證券賬戶。選擇5倍槓桿後,60幾萬的操盤資金很快打進了這隻賬戶中。

三週之後,A股行情急轉直下,大盤泥沙俱下,初涉股市的小龍也被“埋了”。“錢沒多久就被平倉了,最後十三萬本金一分沒剩。”

回憶起這段往事,小龍眼眶有些溼潤了。“因為這件事,跟我爸關係搞僵了,天天酗酒,幾次因為酒精中毒被送到醫院。懷疑被坑了,還跟那個朋友打了一架。”

小龍的配資故事並沒有因此結束。2017年,鬱鬱寡歡的小龍收到了發小打來的十萬塊錢,開始做起了場內配資,也就是融資融券。發小出錢,賬戶由小龍操盤。

小龍自稱風格激進,喜歡“一把梭”。“當時炒鈷概念,高位9塊多,滿倉殺進去,就被套了。在陸續加錢補倉後,兩融賬戶一度到了一百二十多萬,賺了幾萬塊沒出就一直套到現在,期間差點被證券公司強平。”

【特写】配资10倍杠杆,暴富神话和被收割的韭菜们

“直到現在也不知道加了多少,虧了多少。”

即便這樣,小龍也沒有考慮過“金盆洗手”。“目前是底部,我覺得來一輪牛市就能把虧掉的賺回來。”

最近,看著周圍炒股的朋友一個個賺的盆滿缽滿,小龍考慮做場外配資,但他又有些猶豫。“被套怕了”他說。

二、配資新玩法:8-10倍槓桿起步

三根長陽改變信仰。

熊了近三年的A股19年後開始接連上攻,並進入技術性牛市(指數漲幅達20%)。在此背景下,資金試探性的湧入市場,場外配資江湖又開始風起雲湧,新的平臺如雨後春筍般出現,張路選擇的平臺是2018年12月份才成立。

“配資新模式10倍槓桿,APP線上均可操作,資金三方監管絕對安全。”最近,無論是朋友圈還是QQ群,到處都充斥著類似的配資平臺的廣告,讓人彷彿嗅到一絲牛市的氣息。

界面新聞發現,配資平臺們推出的優惠活動也是五花八門。例如百度搜索排名前幾的某配資網站就推出存款送操盤金的活動,此外,新用戶在完成新手任務後即可獲得588元的現金獎勵,用於抵扣利息管理費。還有平臺打出了新用戶免息配資15天的優惠廣告。

而各大配資平臺的收費模式也是花樣繁多。

某配資網站客戶經理對界面新聞記者表示:“我們提供按天,按月,按周,免息配資方案,按天配資按天收取利息費用,按月配資按月收取利息費用,免息配資不收取利息費,分成用戶純盈利的20%。”

【特写】配资10倍杠杆,暴富神话和被收割的韭菜们

上述平臺中,槓桿倍數越高,日利率和月利率則相應越低,以按天配資計算(只算交易日),2-10倍槓桿對應的年化利率分別高達15%-25%不等,此外還須繳納不同程度的賬戶管理費。

而另一家平臺的則需要收取建倉費、遞延費(利息)以及盈利分成。下圖是該配資平臺中介給記者發來的幾種配資模式。以月息模式為例,客戶一個月內不需要收取利息,但建倉費高達320元/萬元,超過1個月,利息為10元/天/萬元,此外平臺收取8%的盈利分成。

【特写】配资10倍杠杆,暴富神话和被收割的韭菜们

與2015年的場外配資不同的是,當前配資方式以線上交易為主,避免了繁瑣的線下籤約流程,投資門檻更低,到賬速度更快,槓桿倍數也更高。

界面新聞梳理發現,目前大多數配資平臺門檻低至數百元,而開通券商融資融券業務需要50萬以上的個人資產,槓桿也僅為1倍。

某配資平臺中介表示,在平臺註冊賬號後,無需線下籤約,只需要實名綁卡充值便可。張路也向記者透露,他選擇的平臺出金很快,幾乎是一分鐘到賬。

曾在某配資公司工作的陳明告訴界面新聞記者,“2015年以4-5倍為主,而現在8-10倍起步,我聽說市面上還有15-20倍的。”

據瞭解,2017年下半年是線上配資平臺誕生的高峰期,而記者暗訪的幾家平臺便是2017年底成立。“17年情況還好,18年虧損的人就多了,因此不少平臺也開始轉型。而今年開年又冒出來許多新平臺。”陳明說。

高槓杆的配資平臺風險也不小。中介向記者透露,“散戶上午追一個高位,下午大跌,可能就直接穿倉了。”

為了確保出借資金的安全,配資公司對客戶買入的股票範圍和單隻股票倉位都做出了明確限定,並對客戶賬戶資金情況做實時監控以避免穿倉。

中介表示,“客戶不能購買ST股票和退市股,此外,也不能買連續漲停和連續跌停的股票。漲幅超過9%的也不能買。10天免息最多能買單票8萬一只,5天能買5萬,1天最多3萬。畢竟是配資,也是有一定風險的。所以為了保證客戶資金安全,限制了單票滿倉的操作。”

此外,配資公司還設定了嚴格的預警線和平倉線。“預警線是虧損達到60%會發送短信提醒,虧到80%就會強制平倉,不然有的票跌得太快會跌到我們的資金。”

三、牛市發動機

場外配資曾是2015年上半年大牛市中推波助瀾的重要力量。

瘋狂的場外資金引起了證監會的注意,2015年6月12日,證監會下發《關於加強證券公司信息接入系統外部接入管理的通知》,要求各個證監局應當敦促證券公司規範信息系統外部接入行為,一個月後,《關於清理整頓違法從事證券業務活動奪得意見》正式落地,開啟對場外違法配資行為的集中清理和整頓,大批配資公司就此銷聲匿跡。

“恆生電子有一個homs系統就是做股票配資的,2015年機構都在用,配資也是助推槓桿牛行情的發動機。”業內人士對界面記者表示。

然而,令行禁止之下,目前仍有不少券商與配資公司暗度陳倉,為其接入系統提供便利,用以進行分倉和盯盤。上述中介對記者表示“我們的子賬戶是和券商直接對接,賬戶開好後,交易通過券商買進實盤,就像在東方財富網上操作一樣。”

中介對記者表示,“很多老客戶都是加倉在做,開年以來基本都是賺的,並且客戶都是選擇高槓杆,8-10倍是主流,很少有選擇低倍數的。”

“做配資的散戶都是賭性比較大的,技術差,以跟著微信群買票為主,90%以上是韭菜。散戶大多控制不好倉位,做不好止盈止損。行情穩定的時候還好,行情大跌的時候就慘了。而且熱點轉換快,沒有持續行情的時候虧得多。”陳明總結道。

場外配資如火如荼,場內槓桿資金也在加速入場。Wind提供的數據顯示,在2月11日-2月21日期間,滬深兩市融資餘額實現了九連升,兩融餘額為7596.02億元,較2月1日增長426.51億元,增幅達5.95%。

與此同時,中國證監會也在近期宣佈,滬深交易所正在抓緊修訂《融資融券交易實施細則》,130%平倉線統一限制或將取消,兩融標的證券有望擴容。中原證券表示,槓桿資金通常具有路徑依賴,未來大概率延續流入的態勢,目前監管層對兩融業務更加包容,而對於場外配資的態度,則還需進一步觀察。

此外,上週五收盤後,證監會發布了《證券基金經營機構管理人中管理人(MOM)產品指引徵求意見稿》,也就是說MOM產品指引出來了,子證券賬戶重出江湖了!

再加上過年前,證監會發布了《證券公司交易信息系統外部接入管理暫行規定》公開徵求意見稿,這說明券商的股票交易接口要重新放開外部對接了。

槓桿本身是一把雙刃劍,合理地利用槓桿,有利於提高資金利用效率,增加股市流動性。而過高的槓桿卻極有可能成為刺傷投資者的利劍,市場的輕微波動便有可能引發平倉風險。

此外,由於場外配資具有“順週期”特徵,在市場下跌行情中,配資平臺的強平行為極有可能加速市場下行,從而引發羊群效應;而股市的上漲促進資金加速流入,造成行情的暴動。

“六根大陽線,配資槓桿膽大包天;七根大陽線,牛市真的要出現?”微博上流傳的段子生動刻畫了A股連陽引發的奇觀。

時隔5個月,滬指就將再度站上2900點,牛市究竟是否正式啟動,需要市場和時間來檢驗,但“穩賺不賠”永遠是別有用心者炮製出來的神話。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張路、小龍和陳明均為化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