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今日,你還記得嗎?甲午之殤,血染黃海!

  • 甲午之殤 血染黃海!!!

1894年的今天,清朝北洋艦隊與日本海軍在黃海大東溝海面上,展開了中日甲午戰爭中最為壯烈的一戰。北洋艦隊將領鄧世昌率“致遠”艦等拼死抗敵,並以受傷之艦撞向敵主力艦“吉野”號,全艦官兵250餘人全部殉國;林永升帶領官兵,在日艦的環攻中激戰,頭部中彈而亡……

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社會影響重大,而且對日本、朝鮮以及遠東政局都產生了廣泛而深刻的影響. 一、甲午中日戰爭對中國的影響 1. 甲午戰敗,宣告了洋務運動破產.從 19世紀 60年代起,面對內憂外患的局面,清政府內部出現了以李鴻章、左宗棠、曾國藩等人為代表的洋務派,主張利用西方先進科學技術來維護清朝統治,掀起了"師夷長技以自強"的洋務運動.然而,甲午戰爭慘敗,用事實證明了洋務運動並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也宣告了標榜"自強"、"求富"的洋務運動的破產.

甲午戰爭對遠東戰略格局產生了深刻的影響。日本既佔臺灣,又獲2.3億兩白銀的戰爭賠款,其資本主義經濟以此為契機更加迅速發展起來,並進一步擴軍備戰,開始成為遠東的主要戰爭策源地。而日本的崛起又改變了遠東地區英、俄對立和爭霸的原有格局。列強在遠東的角逐日趨激烈,預示著一個更加動盪不安的時代的到來。

甲午戰爭中國的失敗,使半殖民地化速度進一步加快,民族危機愈益深重,同時也促使中華民族日益覺醒,資產階級維新運動和義和團反帝愛國運動迅速高漲。清政府也在更加艱難的處境下,開始變革軍事制度,中國近代軍事改革開始進入實質性階段。

那年今日,你還記得嗎?甲午之殤,血染黃海!

那年今日,你還記得嗎?甲午之殤,血染黃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