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抗凍的手機是哪款?還能是哪款……

上週,筆者的一個朋友去滑雪。

回來之後,他在我面前使勁吐槽他的手機。原話是這樣的:

“簡直不敢相信,這麼貴的手機,前前後後一共只讓我用3個小時。”

“我就想在山頂拍張照片,結果你猜怎麼著?瞬間關機!”

“插上移動電源,可是完全充不上電!”

手機這麼怕冷,誰來關懷我們?

智能手機行業發展迅猛,的確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了轉變;為人們的生活質量帶來了提升。我們已經被由來已久的便利體驗所“慣壞”:倘若出於某些特殊原因,這些體驗被突然削弱或剝奪,我們將是恐慌的、惱怒的、無助的,就像我的這位朋友。

和其它依賴鋰電池的設備相同,智能手機很懼怕寒冷。低溫環境會令鋰電池的化學活性下降,從而令其內阻變大,無法輸出充足的電量。手機的續航能力也由此大幅縮短。

史上最抗凍的手機是哪款?還能是哪款……

我曾看到有研究人員實際對比了鋰電池在-20℃環境中與在常溫環境中的性能差異。結果顯示低溫令鋰電池的可釋放電量下降了約40%,其供電電壓和最大瞬時電流亦均有顯著下降。在這樣的情況下,手機的使用體驗固然會出現問題:很多應用都將不再順暢,甚至無法進行。特別是如面部解鎖、相機拍照等高功耗應用,其大電流需求可能會在寒冷環境中致使電池電壓驟降而令手機自動關機。

除此之外,作為掌上設備,手機產品與用戶之間幾乎全部的交互都依賴用戶的手指,而這在嚴冬或出奇寒冷地區就等同於悲劇。聽聞東北民間就有“冬天打死也不給手機上鎖”的“共識”。

地球上出奇寒冷的地方不在少數,多少人日日生活在滴水瞬間可成冰的嚴酷之中。對於這些地區數量龐大的用戶而言,智能手機的使用體驗是與其它“正常”地域全然不同的:在他們手中,似乎所有型號都只有半條命;似乎很多本屬“常規”的應用都成了只可YY而不能親試的幻象。

這些用戶需要的,是關注和關懷;是儘可能完整的手機使用體驗。

然而多年以來,似乎沒有哪一間製造商把這樣的關懷計劃提上日程,放任寒冷地區的用戶付出全款而只能享用半截體驗。對此,華為終於在2016年的時候於內部曾提出“只要是在人類可以活動的地方,手機就應該能夠正常工作”的觀念,並將大幅改善手機產品在寒冷環境中的綜合表現這一目標正式納入研發計劃。

要實現這個目標,一方面要確保手機在低溫環境裡基本的可用性和耐用性,另一方面要攻克大功耗應用的電流需求。

華為針對手機在寒冷環境中應用體驗的改善成果,在Mate 20系列上已經比較顯著地有所展現。各類媒體和不少達人在近期發佈了相關的體驗、測試內容,直觀展現了Mate 20系列產品在嚴寒中出色的適應性和耐用性。

例如專注戶外極限運動的敢玩在極限低溫下對華為Mate 20 與iPhone Xs上演一場酷寒對決的比拼。


華為Mate 20 與iPhone Xs酷寒對決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在冰封之地,華為Mate 20系列不僅僅是能夠正常運轉,還可以實現長時間進行照片、視頻拍攝等高負載作業,並且對手套操控表現出友好性,讓人確實地感知其於寒冷環境中的高可用性、高耐用性和高易用性。如果我的那位愛好滑雪的友人使用的是這樣的手機,恐怕他就不會再罵街了吧。

奇妙的體驗來自於全方位

那麼,華為到底做了什麼工作,才令Mate 20系列手機實現這種等級的耐寒特性?

據我調查,發現Mate 20系列產品不僅有行業領先的大容量電池組件,還具備比一般手機更多的溫控設備。另外,這裡面存在一套全新的、針對寒冷環境和嚴冬而特設的電源管理模式。這個模式不是一個顯性的模式,不可由用戶在菜單中自主操作調取,而是經由系統自動判別——當用戶攜帶Mate 20系列產品進入寒冷環境,該模式將會被動觸發。

史上最抗凍的手機是哪款?還能是哪款……

從上圖可以看出,Mate 20系列之所以有強大的抗寒能力,主要得益於四個方面的強化,即更優秀的電池、更低的關機門限、更即時的狀態監控和更有效的能源管理。那麼,我們來依次深挖。

首先是電池。

電池是華為手機的傳統優勢,這次也不例外。Mate 20系列採用了經過優化的電池組,其容量和性能都處於在業界前列,有著強悍的絕對續航能力。鋰電池容量大,意味著其內阻偏小,低溫適應性更好。同樣處於低溫環境,雖然任何一種鋰電池都會出現電量縮水的情況,但大容量鋰電池受氣溫的影響更小,可釋放的電量更多。

其二,Mate 20系列優化了關機電壓門限。

為了確保手機在低溫環境中不會輕易因電池電壓低於工作門限而導致關機,華為Mate20系列手機將AI技術與電源溫控管理系統進行了結合,採用多點溫度感應,當感知到外界溫度降低時,算法會相應地調整電源關機電壓門限,保證手機在低溫環境下釋放出儘可能多的電量,令手機在極寒環境中具有高可用性。同時,為了適配此變化,華為工程師為手機中所有用電模塊的變壓電路都做了相應的重構,付出了極為可觀的工作量。

其三,以硬件、軟件實時監控內部狀態和外部環境,確保模式調取及時。

Mate 20系列手機內建數枚溫控傳感器,大幅多於常規水平。這些溫控裝置為手機提供以秒為間隔單位的高頻次內外溫度信息採集,確保手機處於全時段的保護之下。一旦手機進入寒冷環境,系統將即刻啟用針對性的電源管理模式。

除了對溫度信息的監控外,系統對電池剩餘電量和手機的實時工作情況也實施同等強度的監控,時刻確保電源給出最優的供電方式,實現7×24的全應用場景能源保障,達到低溫環境中的最佳使用體驗。

其四,重中之重:通過設立針對低溫環境的專屬電 源管理來優化功耗。

Mate 20系列寒冷環境電源管理策略適配了多個低溫擋位和多種剩餘電量擋位,並據此對各種具體應用場景進行能耗優化,確保功能運轉正常的同時實現顯著的電力節約。

上面的表述略有云裡霧裡之嫌,不易領會。那麼就舉個例子——3D結構光面部解鎖,是典型的高功耗應用。在常規穩溫度環境中,它向電源索取的會是數安培的瞬時大電流,但這在低溫環境中是不可想象的,如果不對功耗進行針對性優化,直接應用的結果必然是關機。而Mate 20 Pro上由於內建針對性的功耗管理機制,可以有效降低面部解鎖功能所需的電流,從而避免手機關機。

同樣,影像拍攝也屬高能耗應用,有效的低溫環境電源管理可以令Mate 20系列手機在寒冷環境中長時間順暢、穩定地拍攝。

我想,之所以華為能以這樣全面的方式來構建、改良一項非顯性的並且是面向部分用戶的功能體驗,是因為他們兼有全局的視野、全面的技術和切實關懷全體用戶的品格。

說到關懷,前面提過的手套操作就不能不提。

冬季外出,何止是手機怕冷,人的保暖肯定更加重要,然而若戴了手套,往往無法順利操作手機,因為大多數產品的觸控屏對於手套操作的友好度都很低。據我瞭解,華為對手套模式的開發起始於數年前,積累了不少有價值的技術經驗,目前已經克服了幾個大的難題,如短距離防誤觸和靈敏度度兼容等。

Mate 20系列的手套模式具支持一定程度的厚重型手套,據稱最大可支持到4mm厚度,在真正的寒冷環境中,這意味著用戶可以穿戴保暖性更好的手套卻不用擔心無法使用手機。

史上最抗凍的手機是哪款?還能是哪款……

我又要說我那愛好滑雪的友人。那位仁兄不僅愛好滑雪,還喜好攝影,尤其喜好冬季戶外攝影。然而,靜態照片、動態視頻的拍攝對手機來說耗電量都不小,對於在寒冷環境中本就已經打折扣的續航能力來說無疑是大考驗。但如果使用Mate 20系列手機,他就可以放心大膽地隨便拍攝了,即便是連續拍攝數百張照片或者長時間錄製視頻都沒有問題。

對於冬季拍照,華為給予用戶的關懷還不止於此。

除了為拍攝提供充足的電力保障,Mate 20系列還具有針對雪景的獨特優化——華為工程師在雪景實驗室模型中、在雪景實地拍攝中反覆細緻試驗並調試,終於完成了優質的雪景拍攝模式。在這個模式中,用戶可以一鍵拍出曝光準確、色彩真實的雪景照片,徹底告別照片顏色偏灰、暗淡的問題。

史上最抗凍的手機是哪款?還能是哪款……

大廠風範

作為智能手機產品,華為Mate 20系列的很多特性令人印象深刻。其中,特別是對於寒冷環境的默默適配,是我認為最值得大聲稱讚的地方,因為這不僅體現了華為有業界領先的研發水平,更彰顯華為真正關懷用戶、服務用戶、儘可能為更多用戶提供無差別體驗的大廠風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