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城三都”怎麼建?行動計劃來啦~

2月14日,成都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推進‘三城三都’建設工作三年行動計劃”新聞發佈會,正式公佈了成都市建設世界文創名城、世界旅遊名城、世界賽事名城、國際美食之都、國際音樂之都、國際會展之都的六個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成都市建設世界文創名城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成都市建設世界旅遊名城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成都市建設世界賽事名城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成都建設國際美食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成都市建設國際音樂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成都市建設國際會展之都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

“三城三都”,被看作是成都建設世界文化名城的時代表達。為此,成都市還專門成立了推進“三城三都”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六個三年行動計劃公佈,明確了成都將如何建設“三城三都”以及“三城三都”的發展目標和實施路徑。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具體內容~

建設世界文創名城

“三城三都”怎么建?行动计划来啦~

成都建設世界文創名城的實施路徑是:

一是發展天府文化,深度挖掘天府文化核心內涵;

二是落實規劃佈局,“雙核兩帶三片”全域發展新格局;

三是促進跨採融合,形成文創新經濟,培育一批“獨角獸”“瞪羚”企業;

四是推進重點領域和載體建設,堅持以傳媒飲食業等八大產業為重點,加強載體建設;

五是推進重大項目,三年間策劃儲備、促建開工、建成達產127個以上推進世界文創名城建設重點項目;

六是發展文創金融,推進文創金融跨界融化;

七是

壯大市場主體,培育一批本土文創企業成為中國500強,民企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

八是加強文創開放合作,實施文化“走出去”“引進來”升級計劃。

建設世界旅遊名城

“三城三都”怎么建?行动计划来啦~

成都下一步將緊緊圍繞熊貓、交子、綠道、休閒、美食五大品牌,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融入價值鏈中高端,建設亞太旅遊大數據中心、生產力中心、研發中心、新業態培育中心、旅遊人才中心和亞太旅遊樞紐港,搭建旅遊經濟開放新平臺;

二是優化旅遊空間佈局,重塑旅遊產業經濟地理,形成“一區為核、一心為脈、雙城共興、多極璀璨”的旅遊發展格局;

三是釐清產業鏈條,重點建設大青城休閒旅遊集聚區等七大旅遊產業園區,集聚旅遊“產業生態圈”;

四是提升旅遊產業能級,打造世界級旅遊精品;

五是完善旅遊基礎配套,提升城市品質;

六是

推進智慧旅遊建設,加快旅遊現代化進程;

七是強化旅遊營銷合作,打響城市品牌;

八是著力優化旅遊環境,創造優質服務體驗。

建設世界賽事名城

“三城三都”怎么建?行动计划来啦~

建設世界賽事名城將通過以下四點舉措:

一是以“一城兩區多點”體育場館規劃為重點,著力構建均衡發展的公共體育設施空間佈局體系,統籌推進全市體育場館建設;

二是以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高級別品牌賽事培育為核心,築牢世界賽事名城的主體支撐;

三是以實施“體育+”工程為抓手,促進文商旅體融合發展的業態佈局;

四是以打造體育賽事運營管理核心團隊為重點,培育專業化、複合型的市場主體。

建設國際美食之都

“三城三都”怎么建?行动计划来啦~

《行動計劃》明確了6項主要推進舉措:

舉措一:科學規劃美食空間佈局。打造3-5個能代表成都形象和發展水平、符合國際化要求的特色餐飲集聚街區;二是依託城市新區建設,在城市新區高起點、高標準、高品位建設2-3個多元業態和特色文態有機融合的國際新區核心美食圈;三是依託龍門山、龍泉山旅遊帶和天府綠道遊憩帶等城市生態,發展形成一批主題鮮明、文化濃郁、獨具特色的美食消費場景。

舉措二:積極引育國際美食企業。一是加大對餐飲“老字號”的保護、傳承和開發。二是培育本土美食品牌,支持組建大型餐飲企業集團,支持川菜品牌企業走出去,開拓海外餐飲市場。三是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大力引進國內外知名企業,將成都打造成為國際餐飲品牌聚集高地。

舉措三:加快建設國際美食載體。

舉措四:大力發展國際美食產業、完善產業發展配套體系、大力發展食品加工業等。

舉措五:精心舉辦國際美食節會。一是深度策劃美食節會品牌;二是持續開展成都美食文化周等海外美食文化推廣活動。

舉措六:持續弘揚成都美食文化。

建設國際音樂之都

“三城三都”怎么建?行动计划来啦~

那麼,成都建設國際音樂之都有哪些舉措呢?

舉措一:將通過完善城市音樂演藝設施,力爭全市具有一定規模的大中型音樂演藝場所(音樂廳、劇場)超過40個;

舉措二:提升城市音樂演藝品質,力爭每年較高品質音樂演出達300餘場次;

舉措三:打造國際化城市音樂品牌;濃厚城市音樂氛圍,支持市場主體舉辦各類音樂節、明星演唱會,培育繁榮音樂演藝市場,力爭每年音樂演藝市場票房收入突破5億元;

舉措四:發展壯大市場主體,每年開展音樂產業招商推介3-9場,扶持培育面向全國、優勢突出、規模較大的本土音樂企業達10個以上。

建設國際會展之都

“三城三都”怎么建?行动计划来啦~

如何加快進程推進國際會展之都建設呢?主要有以下四點:

一是打造“名展”。積極引進舉辦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高品質、高品位、高人氣頂級展會,鼓勵具有成都標識的重大展會積極申請全球展覽業協會(UFI)認證;

二是培育“名企”。積極引進一批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組展機構、展覽專業服務企業,吸引國際會展組織來蓉設立機構,打造一批專業化會展配套知名企業;

三是建設“名館”。高標準建設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品牌場館,通過輸出管理人才、理念、模式和資本等形式,增強成都品牌的影響力、輻射力,提升成都會展服務中西部、服務全國乃至金球的能力;

四是壯大“名業”。加快推進天府國際會議中心建設,將西博城建設成為國際會展新高地、主場外交新載體和“一帶一路”國際化展貿新平臺。

“三城三都”怎么建?行动计划来啦~

相關鏈接>>>

三個關鍵詞解讀成都“三城三都”建設路徑圖

關鍵詞:國際化

姿態更開放

世界文創名城的目標指標,對“國際知名”“世界知名”“具有國際影響力”等指標做了量化要求。如到2020年,國際知名文創品牌要超過20個,世界知名博物館要超過5家等。瞄準“國家向西向南文化交往的國際門戶樞紐和泛歐泛亞有重要影響力的文化交往中心城市”目標,成都還將實施文化“走出去”“引進來”計劃,統籌對外文化交流、傳播和貿易。

在世界旅遊名城建設上,成都將充分挖掘世界遺產、大熊貓、古蜀文明等世界級旅遊資源潛力,推進熊貓之都、交子公園、天府綠道、美食之都等建設,培育成都旅遊世界級品牌。國際旅遊購物離境退稅和便捷支付體系、國際化旅遊諮詢集散服務體系、國際自駕旅遊服務體系、國際旅遊標識體系國際化配套也被納入考量。

在建設世界賽事名城方面,2018年至2020年間,2019年男、女子乒乓球世界盃,2019-2020年國際籃聯3×3世界巡迴大師賽等國際化重大賽事就有67項。

國際美食之都建設則強調對海內外知名美食品牌的引進及推動成都美食走向世界。成都將加快設立一批川菜海外推廣中心,並將推動國際美食傳播中心的建設。

建設國際音樂之都的“國際化”表現,最直接的就是推進世界著名樂團和經典音樂作品的引進,未來波士頓交響樂團、中央民族樂團、香港中樂團等知名樂團,《紅磨坊》《泱泱國風》《貓》等精品音樂劇目有望來蓉展演。

國際會展之都方面,成都將引進舉辦一批國際品牌展會,並將在標識標牌、涉外服務窗口、展品通關模式、交通連接等方面提升國際化公共服務水平。

關鍵詞:大項目

項目來推動

“三城三都”的建設,都將以重大項目來推動。

在建設世界文創名城方面,成都計劃用三年時間策劃儲備、促建開工、建成達產127個以上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約3480億元。並加快建設天府錦城、成都自然博物館、言幾又天府國際文創中心等標誌性項目。

2018年至2020年之間被納入重點推動範疇的重大旅遊項目則有44個,包括佳龍集團·天府國際旅遊度假區、都江堰萬達文化旅遊城、崇州隴海三郎國際旅遊度假區、金堂溫泉旅遊度假區等,預計總投資1295.24億元。

美食方面,鐵像寺美食街區、天府綠道美食景區、夜遊錦江美食街區、國際川菜小鎮、成都國際美食大會等19個重點項目已經在目標計劃表上了。

音樂領域的重點項目共計82個,分佈在品牌活動、賽事活動、載體建設等多個領域,包括“蓉城之秋”成都國際音樂季、仙人掌音樂節、春浪音樂節等。另據悉,成都將爭取柴可夫斯基國際青少年音樂大賽來蓉舉辦。

建設國際會展之都的重點項目達到了101個,其中產業類項目16個,投資總額566.212元。

關鍵詞:頂層設計

引領新格局

在空間格局上首先做好框架設計,也是這六個行動計劃的共同亮點。

建設世界文創名城明確了文創“雙核兩帶三片”的全域發展新格局,以推動文創產業集群化、特色化、差異化發展。同時,成都還將打造26個文創產業功能集聚區,包括少城國際文創硅谷、人民南路文創金融集聚區、龍門山旅遊休閒功能區等。

建設世界旅遊名城將優化旅遊空間佈局,重塑旅遊產業經濟地理,形成“一區為核、一心為脈、雙城共興、多極璀璨”的旅遊發展新格局,其中,“一區”為龍門山世界旅遊名城核心區,“一心”為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城市綠心,“雙城”為中心城區和東部城市新區,“多極”為多個旅遊發展極。

建設世界賽事名城的空間格局規劃主要體現在場館建設上。成都將著力構建均衡發展的體育設施空間佈局體系,統籌推進全市體育場館建設。重點突出天府奧體城的規劃建設在全市場館空間佈局中的核心引領作用。

依託城市有機更新、城市新區建設、城市生態品牌三大方面,成都也將對美食空間格局加以優化。除了對已有的例如寬窄巷子、太古裡等現有美食集聚區進行改造升級,一些新的城市區域,如成都天府新區、空港新城、簡州新城、淮州新城等,都規劃了與各自定位相適應的特色美食消費場景。

成都城市核心區域音樂空間佈局分為“東西南北中”五個區域,如中部就將依託四川大劇院、成都城市音樂廳、音樂坊和現有音樂演藝場館,以及四川音樂學院等,重點發展音樂演藝、音樂教育以及音樂出版、樂器和音樂設施設備等專業市場。

建設國際會展之都的空間佈局上,則強化全域會展功能,著力構建國際會展新空間。根據相關行動計劃,成都將按照“東進、南拓、西控、北改、中優”規劃設計“一市兩館、全域多點”的成都會展產業新空間。

(綜合 四川日報、成都日報、成都全搜索等)

圖文轉自:先鋒成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