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時期,日軍為什麼不大量裝備迫擊炮?真實原因只一個字

第二次世界大戰可以說是世界各國的一場噩夢,這場混戰中傷亡的人數、流失的資金、耗費的武器裝備,數量之巨大前所未有。因此,戰後很長時期,各國都在極力避免戰爭,而是一心恢復國力。即便如此,還是有一些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如英國、法國,在戰後逐漸沒落,不復往日輝煌。

二戰時期,日軍為什麼不大量裝備迫擊炮?真實原因只一個字

眾所周知,二戰東方戰場中,日本當時是亞洲軍事力量最強的國家,這個彈丸小國卻曾經幾乎橫掃整個亞洲。日軍之所以能夠一路暢通無阻,先進的武器裝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

眾所周知,迫擊炮是陸軍部隊的常規裝備,在火力壓制中具有強大優勢。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日軍當時為什麼不給軍隊配備迫擊炮呢?其實,說白了,真實原因只有一個字,就是窮!日軍也曾經專門研製過迫擊炮,但是由於生產費用過高,在陸軍中普及有些不切實際,因此計劃就此作罷。

二戰時期,日軍為什麼不大量裝備迫擊炮?真實原因只一個字

雖然當時的日軍比起我軍來說,要裝備精良得多,但是資金也沒有那麼豐裕。要知道,打仗是十分費錢的,而且日軍當時全部是遠離本土作戰。到了戰爭後期,戰線拉得很長,因此,物資並不一定能夠及時運送到戰場上,所以,相比迫擊炮來說,擲彈筒更加合適。

從性能方面,擲彈筒的火力雖然遠比不上迫擊炮,但是在精確度方面確實略勝一籌。而且,擲彈筒的造價要低得多,在戰時能夠迅速生產供應,滿足了日軍的作戰需求,性價比十分高。

二戰時期,日軍為什麼不大量裝備迫擊炮?真實原因只一個字

在抗戰劇中,我們也經常可以見到擲彈筒出現。當時,擲彈筒被日軍大量裝備,成為戰場的最得心應手的武器。不過,擲彈筒也有很多不足之處,對於新手來說,很難掌握精確度,一不小心就射偏,但是對付我軍的機關槍卻是綽綽有餘。因此,擲彈筒成為了日軍的殺手鐧,即使我軍使用重型機槍,在遇到擲彈筒後就難以發揮功用了。

二戰時期,日軍為什麼不大量裝備迫擊炮?真實原因只一個字

所以,日軍之所以在二戰時期沒有大量裝備迫擊炮,其實就是因為窮,資金沒有那麼充足,所以採用擲彈筒這一物美價廉的裝備來替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