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日報評論員:既要有溫度又要有尺度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新型政商關係,概括起來說就是“親”“清”兩個字。這為政商交往立了規矩、定了尺度。《惠州市關於推動構建新型政商關係的實施意見》則進一步列出“正面清單”和“負面清單”,給規範全市政商交往提供了具體指引。

“親”“清”二字,微言大義、涇渭分明。“親”是交往的態度,“清”是交往的底線。毫無疑問,有“親”的態度,才有服務的溫度;有“清”的底線,才有幹事的底氣。規範政商交往行為,營造良好政治生態,彼此須有界限,權力須守底線。事實上,只有清清白白交往、光明正大做事,領導幹部才會有底氣,也才能用心用力去幫扶企業;企業家才會有信心,也才能真心守法經營和創業創新。近年來,惠州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正是與良好的政治生態密切相關。

對領導幹部而言,所謂“親”,就是要坦蕩真誠同民營企業接觸交往,特別是在民營企業遇到困難和問題的情況下更要積極作為、靠前服務,對非公有制經濟人士多關注、多談心、多引導,幫助解決實際困難;所謂“清”,就是同民營企業家的關係要清白、純潔,不能有貪心私心,不能以權謀私,不能搞權錢交易。對民營企業家而言,所謂“親”,就是積極主動同各級黨委和政府及部門多溝通多交流,講真話、說實情、諫諍言,滿腔熱情支持地方發展;所謂“清”,就是要潔身自好、走正道,做到遵紀守法辦企業、光明正大搞經營。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不守規則,難修正果。政商有道,有交集不能有交換,有交往不能有交易。但保持必要距離,並非要官商之間退避三舍、刻意遠離。總之,政商交往既要“親”又要“清”,過遠、過近都不可取。我們堅信,幹部坦坦蕩蕩、服務盡心盡力,企業正正當當、經營盡善盡美,政商交往有邊有界,經濟發展持續穩定,一個充滿活力而健康有序的現代社會才真正可期。

“親”是態度,更是責任擔當的使命;“清”是原則,更是繼續前進的初心。唯有“親”“清”共振共融,官商交往既有溫度又有尺度,政商關係才能良性發展而充滿活力,推動經濟社會健康發展。可以說,圍繞“親”“清”構建的新型政商關係,是新形勢下充分發揮政府、市場“兩隻手”作用的又一重要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