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行業有了正高級職稱!看看你有資格嗎?

近日,人社部、財政部近日印發《關於深化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提出要完善會計人員職稱層級,增設會計人員正高級職稱。其中,初級職稱只設助理級,高級職稱分設副高級和正高級,形成初級、中級、高級層次清晰、相互銜接、體系完整的會計人員職稱評價體系。初級、中級、副高級和正高級職稱名稱依次為助理會計師、會計師、高級會計師和正高級會計師。

这个行业有了正高级职称!看看你有资格吗?

《意見》指出,要完善會計人員評價標準,突出評價會計人員職業道德,要求會計人員廉潔自律、不做假賬,對學術不端、弄虛作假行為實行“一票否決”。充分體現會計人員職業特點,破除“四唯”傾向,注重評價會計人員能力素質和實際貢獻,論文不作為會計人員職稱評審的限制性條件,進一步淡化學歷、獎項和任職年限要求。向優秀會計人員和艱苦邊遠地區會計人員傾斜,長期在艱苦邊遠地區工作的會計人員,適當放寬學歷和科研能力要求。

“要創新評價機制,豐富評價方式,建立同行專家評審制度,科學界定、合理下放職稱評審權限。”人社部有關負責人說,要探索建立會計與審計、經濟等屬性相近職稱系列(專業)的銜接措施,財經領域職業資格考試的相同或相近科目實行互認互免。

《意見》明確,會計人員職稱制度改革涉及面廣,改革工作比較複雜,要按照國家統一部署,加強組織領導,抓好貫徹落實,各地、各有關部門和單位要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和配套辦法,加強政策銜接,妥善做好新老人員過渡和新舊政策銜接工作,不得隨意降低評價標準,不得擅自擴大評審範圍。

滑動查看會計人員職稱評價基本標準條件↓↓

會計人員職稱評價基本標準條件

一、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國家統一的會計制度等法律法規。

二、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無嚴重違反財經紀律的行為。

三、熱愛會計工作,具備相應的會計專業知識和業務技能。

四、按照要求參加繼續教育。

五、會計人員參加各層級會計人員職稱評價,除必須達到上述標準條件外,還應分別具備以下標準條件:

(一)助理會計師

1.基本掌握會計基礎知識和業務技能。

2.能正確理解並執行財經政策、會計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3.能獨立處理一個方面或某個重要崗位的會計工作。

4.具備國家教育部門認可的高中畢業(含高中、中專、職高、技校)以上學歷。

(二)會計師

1.系統掌握會計基礎知識和業務技能。

2.掌握並能正確執行財經政策、會計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

3.具有紮實的專業判斷和分析能力,能獨立負責某領域會計工作。

4.具備博士學位;或具備碩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1年;或具備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從事會計工作滿2年;或具備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從事會計工作滿4年;或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從事會計工作滿5年。

(三)高級會計師

1.系統掌握和應用經濟與管理理論、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

2.具有較高的政策水平和豐富的會計工作經驗,能獨立負責某領域或一個單位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

3.工作業績較為突出,有效提高了會計管理水平或經濟效益。

4.有較強的科研能力,取得一定的會計相關理論研究成果,或主持完成會計相關研究課題、調研報告、管理方法或制度創新等。

5.具備博士學位,取得會計師職稱後,從事與會計師職責相關工作滿2年;或具備碩士學位,或第二學士學位或研究生班畢業,或大學本科學歷或學士學位,取得會計師職稱後,從事與會計師職責相關工作滿5年;或具備大學專科學歷,取得會計師職稱後,從事與會計師職責相關工作滿10年。

(四)正高級會計師

1.系統掌握和應用經濟與管理理論、財務會計理論與實務,把握工作規律。

2.政策水平高,工作經驗豐富,能積極參與一個單位的生產經營決策。

3.工作業績突出,主持完成會計相關領域重大項目,解決重大會計相關疑難問題或關鍵性業務問題,提高單位管理效率或經濟效益。

4.科研能力強,取得重大會計相關理論研究成果,或其他創造性會計相關研究成果,推動會計行業發展。

5.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或學士以上學位,取得高級會計師職稱後,從事與高級會計師職責相關工作滿5年。

省級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工程畢業學員,視同具備前述第1至第4項標準條件,滿足第5項條件,即可申報評審正高級會計師職稱。全國高端會計人才培養工程畢業學員,按程序由正高級職稱評審委員會認定取得正高級會計師職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