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識】西裝其實來源於休閒裝

男子穿西裝的傳統起源於18世紀的法國,當時流行由外套、馬甲和長褲組成的套裝,面料、款式和顏色卻五花八門。這些服裝都非常寬鬆,甚至有些肥大,都是在鄉野郊外等休閒場合穿的服裝,被稱為“休閒裝”。19世紀60年代,人們開始喜歡穿面料統一的成套休閒裝。休閒裝是騎馬時的常用著裝,因此顧客總是要求裁縫在後背上裁開一道口子,當代西裝的騎馬衩就來源於此。

【趣識】西裝其實來源於休閒裝


【趣識】西裝其實來源於休閒裝

西裝的另一個突出設計也出自人們的實際需要,被稱為翻領釦眼的小孔是用來係扣子的,而不是為插花設計的,在寒冷的日子裡,可以把休閒裝的領子豎起來,將兩個領子扣在一起。紳士們意識到休閒裝非常舒適,於是漸漸地開始在城裡也穿這種服裝。裁縫們改進了裁剪工藝。到了19世紀90年代,曾經的休閒套裝終於變成了體面的公務正裝。


推薦收聽《迷你百科脫口秀》:

1.

2.

3

4

5

【趣識】西裝其實來源於休閒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