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瓜女婿診所出整形事故 整形出事如何追責

美麗是上天賜予的,保持美麗是自己精心呵護的,有人為了想要擁有一副完美的面孔而選擇整形,但殊不知整形是有風險的,有可能成為“妖精臉”,也有可能為此喪生。


大陸女子在胡瓜女婿診所整形突然休克 送醫後不治

臺灣藝人胡瓜女婿、整型名醫李進良位於臺北市忠孝東路四段開設的醫美診所,今天晚上一名在診所內的大陸女子突然休克,雖經過CPR並送往國泰醫院急救,最後仍告不治,截至目前李進良並未出面說明。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24日報道,來自大陸的馬姓女子,23日晚間前往北市東區李進良開設的醫美診所接受整形手術,手術進行到一半該女子突然發生不適,診所醫師展開急救,並送往國泰醫院急救,仍告不治。轄區大安警分局據報正依“涉嫌業務過失致死”罪嫌,傳喚執刀醫師到案接受調查中。

報道稱,大陸籍的42歲馬姓女子,日前偕同2名友人搭機來臺,並於23日晚傍晚6時左右,前往位於忠孝東路4段李進良開設的醫美診所,接受整形手術。該女子經過麻醉進行手術至一半時,人突然發生不適,呼吸心跳均告停止,現場醫師展開急救,並打119電話報案,將馬女送往國泰醫院急救,延至8時宣告不治。(環球網)

整形出事如何追責

隨著現代醫學技術的進步,整形開始風靡,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有人為了美不惜遠赴臺灣、韓國等地。可殊不知整形是有風險的,也是有可能失敗的,若不幸失敗,又該如何追責呢?

有人提出美容整形失敗是否可以構成醫療事故,其實這一問題關係到因美容整形引發的損害賠償案件能否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以及《醫療事故處理條例》。

實踐中一般認為,關於因整形美容手術造成毀容或容貌受損的事件究竟是否屬於醫療事故不能一概而論,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胡瓜女婿診所出整形事故 整形出事如何追責

確定美容損害是否構成醫療事故的關鍵在於為病人實施美容手術的主體。如果病人是去各種正式的醫療機構接受美容,發生不良後果符合醫療事故構成條件的,即應按醫療事故處理。

按衛生部頒發的《醫療機構管理條例》之有關規定,醫療機構是指經衛生行政部門審核合格,予以登記併發給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的從事疾病診斷、治療活動的醫院、衛生院、門診部、診所、衛生所等。

如果病人是去一般美容院接受美容,發生不良後果則不屬於醫療事故,而是一般的侵權案件。

但是,由於在實踐中,美容整形只可以分為兩類,其一為醫療美容,其二為一般美容。

《醫療美容服務管理條例》規定:本辦法所稱醫療美容,是指運用手術、藥物、醫療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創傷性或者侵入性的醫學技術方法對人的容貌和人體各部位形態進行的修復與再塑。醫療美容在性質上屬於醫療行為,即使不是由正式的醫療機構進行的,如果造成損害也應該屬於醫療事故。

只是根據《醫療事故處理條例》的規定,似不應該適用該條例,但是《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4條,關於舉證責任倒置的規定仍然應該適用。至於一般美容,有時也稱為生活美容,由於其不屬於醫療行為,故不僅不適用《醫療事故處理條例》,也不應該適用上述最高人民法院的規定。

上述分析只是告訴大家在整形失敗之後以何種法律依據來維護自己的權利,具體的維權還應從以下方面進行:

如果是醫療美容失敗則可以依據醫療事故進行索賠處理,若僅僅是一般的美容在失敗後只能按侵權或合同處理。

因為根據我國《合同法》規定,“因當事人一方的違約行為,侵害對方人身、財產權益的,受損害方有權選擇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擔違約責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擔侵權責任。”

消費者到美容院做美容手術,消費者和美容院之間已形成合同關係,美容院因手術失敗可能會侵害您的身體權、健康權,不僅違約,而且侵權,構成涉及民法的責任競合,消費者可在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中選擇一種責任提出請求,而在侵權之訴中,還可以同時要求精神損害賠償,因《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八條的規定,“受害人或者死者近親屬遭受精神損害,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請求賠償精神損害撫慰金的,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於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予以確定。”因此,整容失敗時消費者可以起訴美容院承擔侵權責任,並要求精神損害賠償,或要求其承擔合同違約責任。

如果消費者選擇的是醫療機構或進行的醫療美容,在失敗後要到當地的權威的醫療機構做一個醫療鑑定,待拿到鑑定結果後到當地的有關主管部門,便可根據《醫療事故處理辦法》,申請醫療事故鑑定,並提出賠償手術費、護理費、交通費以及整個過程中的誤工費。如果受到的傷害已經符合傷殘評定標準,還可在評殘後要求美容院承擔傷殘補助費。當然消費者也可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請求法院判令整容院賠償上述損失。

如果消費者選擇的整容機構未經登記核准,或者不具備相應資質,或者實施手術人員無醫師資格,那麼就屬欺詐行為,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美容院應雙倍返還手術費,並賠償護理費、交通費、誤工費和傷殘補助費等。消費者可與美容院協商解決賠償問題,也可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

雖然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副完美的面孔,但再小的手術都會有創傷,有創傷就會有風險。對於人來講最重要的是生命,如果疾病危及生命,應該盡全力治療,對整形美容手術就不必如此執著。對待整形美容,一定要有一個健康良好的心態,不能痴迷其中,否則結果受到傷害的人始終是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