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經濟寒冬下,土豆反而會漲價?

——兼論醫藥行業的“土豆效應”

據萬事達卡統計,次貸危機後的2008年10月,全美高端消費品(指1000美元以上商品)銷售出現明顯萎縮,奢侈品銷量更下滑20.1%,幾乎任何一種商品,只要售價超過1000美元,全都面臨巨大銷售壓力。然而在2008年,沃爾瑪宣稱其10月份零售增長佔到全美零售增長的一半。在經濟危機下,不少中高收入家庭資產大幅縮水,即使外出用餐,都儘量避免到高級餐廳消費,而更多去大型廉價超市採購,自己做飯!

在國際經濟危機面前,民生成為第一要義,相對高端產品來說,中低端產品和必需品大行其道,不僅沒有受到影響,部分產品還出現了銷售上升和漲價趨勢。這就是“土豆效應”在發揮作用。在大蕭條時期,消費者捨棄高端奢侈品而轉向中低端產品和必需品,並導致對後者的需求上升,進而推高低成本產品的價格和銷售。無論經濟處於什麼狀態,人總得吃飯,有錢吃好的、貴的,缺錢可以吃差些、便宜些的食品。在經濟大蕭條時期,用於食品消費的錢會壓縮,但食品總消費量不可能減少。

經濟危機十年一輪迴非常有規律,1978年美國能源危機引發經濟危機,1988年美國儲貸危機引發嚴重通脹,1998年泰銖貶值引發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美國次貸引發全球金融危機,那麼2018年很多新興市場出現了股債匯三殺,“潘多拉的盒子”又要再次打開。

為什麼經濟寒冬下,土豆反而會漲價?

在全行業危機的臨界點下,醫藥行業不可能倖免,甚至首當其衝!其實經濟危機對一個行業最直觀的影響就是企業的戰略性裁員和削減預算。儘管大家普遍認為經濟危機對醫藥行業的影響遠沒有地產、金融和製造業那麼廣泛和深刻,但實際上據Dr.2瞭解,多家跨國藥企忙裁員,多家國內藥企砍預算,而且大批藥企緊急削減市場預算的幅度超過一半,甚至達到2/3、3/4。

裁員、減預算一方面是外在經濟危機的壓力,另一方面自於國內醫改政策的壓力。藥價虛高被認為是看病貴的重要推手。而在藥品價格構成中,居高不下的營銷成本一直是各方詬病的焦點,其中往往還伴隨著涉醫腐敗和醜聞。為此,國家多次在文件中提出4+7帶量採購、以量換價。一旦銷量有了保證,一方面企業可以合理安排生產、降低邊際成本,另一方面也不再有回扣“促銷”的必要,相應成本也會降下來。在4+7帶量集中採購的模式下,“帶金銷售”將得到遏制,中選藥品的成本結構將發生變化,這對中標企業來說,將是一個重新構建營銷模式的機會。

在醫藥行業寒冬、裁員、減預算、重新構建營銷模式的多重因素下,毋庸置疑,藥企必須選擇合規、性價比更高的低成本營銷方案。之前藥企開展數字營銷普遍成本偏高,而且效果和成本不成比例,有的項目單個產品某活動的項目預算就高達百萬以上,(這類項目將在明後年不可持續,由於項目延續性部分項目最多進行到明年中期)。要知道單次的活動再好也不可能達到那麼多效果,除非是通過統方兌費等不合規的形式開展,這種不惜花重金想達到一次見效的想法,十有八九是白白賠上一筆,空手而歸!

為什麼經濟寒冬下,土豆反而會漲價?

合規數字營銷重在長期性、可持續性、培養用戶使用行為、醫生處方行為以及在長期多點觸達下形成的長尾效應。低成本廣覆蓋的數字營銷方案才是藥企在嚴酷形式下的選擇。

醫庫數字營銷一直實行年費制(多種形式、不限次數)模式則充分考慮企業的利益和需求。和項目制收費不同,年費制就意味著產品營銷以年為單位,一年內,通過多種營銷形式,多重活動,多點觸達,廣覆蓋目標群體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營銷目的。在醫藥行業寒冬和“土豆效應”經濟規律將發生作用,醫庫年費制服務將開始供不應求,春節後將全面提價30%。已經簽署的合同兩年之內價格不變!不管是千億級別的製藥企業,還是中小型藥企,我們都會做一個可信賴的合作伙伴,需要時與你同行。而且我們醫庫有一個競爭排他條款:根據企業列出的直接競品,醫庫與該產品合作期間不會再與其他同類競品合作,保證與企業長期背靠背發展。

經濟寒冬,藥企危機之下,我們會堅定不移地繼續支持藥企的合規轉型與學術推廣,歡迎各大醫藥器械企業與我們洽談(Dr.2微信號:medicool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