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美食114——我的待客拿手飯

民間美食114---我的待客拿手飯

齊鳳池

我在鄉村下鄉時候,趕上農忙活累時,伙房就做秫米乾飯老豆腐腦。據說這道飯營養價值高經餓。秫米不好消化,老豆腐蛋白質高,是幹體力活的最好的飯菜。

回城後,一天三頓是細糧,粗糧開始離我們的飯桌越來越遠了。據說由於高粱產量低,連農民也不種了。因此,吃秫米乾飯的機會就更少了。

隨著大陸糧食價格的開放,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再加上醫學專家們的宣傳,粗糧又回到了我們的飯桌上,而且成了飯桌上的時尚主食。

現在市場上的粗糧價格比細糧還貴。過去拿糧本買一斤秫米一毛錢,現在市場上達到兩塊。甚至還有上漲的趨勢。而最好的優質大米才賣到一塊二,最高價時也沒超過一塊五毛錢。

糧食價格的上升,使得一些粗糧食品身價倍增,一些飯店掛著粗糧細做的招牌,吸引來高朋滿座,吃者如雲。飯店門前高檔的豪華汽車象召開高級會議,去晚了不但找不到車位,而且只能將車停在路邊。有時造成交通堵塞,這都是粗糧惹的禍。

儘管粗糧飯花樣齊全,但我最喜歡吃的還是秫米飯老豆腐。因為它不僅好吃,而且有一種特殊的懷舊感。

秫米飯是用雪白的大高粱碾成的,老豆腐是用豆腐腦蒸老了做成的。吃老豆腐,一是吃的老豆腐的那種筋斗勁;二是吃的滷.滷是用紅鹹菜丁做成的。小料有韭菜花,蒜末,滷蝦油,辣椒油。我每次去飯店吃,總感覺飯店的滷打的不好,不如我做的正宗。我的做法是:將紅鹹菜洗淨,用熱水泡軟,切成小丁;用半斤豬肉餡在鍋裡炒熟,放入鹹菜丁煸炒,然後再放入配料。配料有木耳,雞蛋。這樣打出的滷,不但顏色好看,而且吃起來特別香。

每年到了秋後,我總給家人做上這道新鮮飯菜,給家裡的日子增加溫暖,給平淡的生活增添點特殊味道。

有時,我還用這道飯招待朋友,朋友們吃完這頓後,臨走總要留下一句:“啥時候再請我們吃,可不要時間太長了。”我答應:“只要你們什麼時候想吃,提前打招呼,我好有準備。要麼。佐料不全,不好吃。”

朋友們一抹嘴走了,我做的秫米飯老豆腐又成了下次迎接朋友的待客拿手飯。


分享到:


相關文章: